|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媒体江湖:痛并快乐着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03-11-19 |
记得那首歌是这样唱的:走出去的时候/才知道原来风起只是/为留住我的脚步/可我还钟情于远方/那里有鲜花、阳光/有我的梦想/爱人啊,风雨起时/我不祈求眼泪/请赠我夕阳/没有尽头的河叫不叫流浪/没有回程的票叫不叫远方……
媒体江湖:痛并快乐着
大三那年,我很幸运能参与重庆第一家都市生活报《渝州服务导报》的工作。我们模仿的是《精品购物指南》和《申江服务导报》,每一个栏目的具体内容都需要我们采编人员自己策划。我在非常便利部门,是一个注重服务的部门,那些日子我把自己所有的热情都投入到了这家新周刊的工作中。
几个月后,崭新的《渝州服务导报》投向市场了,我们每个采编人员要亲自到市场上去买试刊号。那些天,我们有些沾沾自喜:成功克隆了上海的《申江服务导报》,《渝州服务导报》是重庆的《申江服务导报》。
接下来的日子,我白天一大早就从学校的集体宿舍出发,挎一个公文包到歇台子的报社上班。然后很晚了才从报社回学校。记得有天晚上签清样,我12点多钟才从报社回学校,那时到了北桥头没了公共汽车,又没钱打的,那真是难堪极了。后来,好不容易回到学校,宿舍早就关了门,然后叫醒守大门的老大爷,说了一箩筐的好话,他才把我放进去。
在渝报的那些日子,虽然很辛苦,但学到了许多关于组稿、编稿以及采访等经验,为我以后在媒体工作打下了基础。几个月后,报社的其他人都成了正式工,而我们几个学生却不得不离开报社,老总说你们没毕业生以后有机会再来工作。此处不留爷,至有留爷人,年轻气盛的我们都离开了渝报。
离开渝报后,我到了课堂内外的《新作文》杂志。杂志的主任写一个儿童文学家,他问我大学读过些什么书时,我说什么书都没有读过,他叹了一口气说:“那你注定成不了一好编辑。”他接着又说我还年轻,只要努力学习也是可以成为大家的。我没有回答,也许我真是成为不为了一个好编辑的,因为每天要从早上8:30坐班到下午5:30,我真是受不了,而中途休息也只能到走廊抽支烟。几个月后,我离开了《新作文》。接着我又到了《重庆法制报》,干了几个月后,我也离开了。大学毕业后又到过《旅游新报》、《消费导报》,都没有干多长时间。后来看到一家报刊招聘启示说,“拒绝新闻油子,拒绝两年内跳槽两次的人”,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情感沙漠:我这个你不爱的人
在颠沛流漓的生活中,也经历过几次爱情,每一次都让我心伤不已,后来自己也变得麻木了,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恨。虽然我仍然在等待,但梦里总是身是客啊!
在大学校园里,我那么地爱过一个女孩,最后她还是离开了我,因而当另外一个女孩和我好上后,我毫不犹豫地和她分手中,看到她眼中真挚的泪水,我心里有一种很痛快淋漓的感觉,现在想来她原来才是一片真心。
就在伤痛即将忘却的时候,我却遇上了此生最痛,她犹如古龙的短刀击中了我,虽毫发末损,却五脏俱焚。
那时我还在《渝州服务导报》工作,一天下班时在校园里的小店里吃米线碰上的,她叫柳莎莎,比我小两个年级,一个很清纯的女孩。那天,我们坐在一张坐了吃完一碗米线时,我们已经熟悉如一对老朋友了。可能“想见恨晚”就是那种感觉吧!
后来,天空上缀满了许多星星,我和杉杉在校园的林荫道上走了一遍又了遍。穿过树梢的星光斑驳陆离地映在地上,有些像我纷乱的心情。然后我们去看了一场电影。她睿智的观点和语言让我欢喜不已。我觉得她是极富个性的女孩,充满了温柔与才气。我们的交往仍然是淡淡的,但我已经深深爱上了她。
就这样,我毕业了,我在重庆的媒体游走,我们偶尔打几个电话,但她每一句话都会让我举旗不定,她的每一个眼神都会让我心动不已。但我们那时就很少在一起了。就在我对柳莎绝望之时,她终于向我散开了心扉。
2002年3月的一天,我一个电视台的朋友从永川来看我,我和柳莎莎宏声广场上等了他们很久,在那等待的过程中我们很自然地牵手相拥,我有一种眩晕的感觉,上天对我不薄!然后我们等到他们再一起到了南山公园。
在南山公园,我和柳莎莎去骑马,别人都是一人骑一匹马,而我和莎莎两人却骑上同一匹骏马,她紧紧地拥在我的身后,我们感到是那样快乐。后来我们一起到水寨,再一起到黄山,再到一棵树看夜景,有莎莎在一起的时候,我感觉到一种深深的幸福。
当天晚上,我和莎莎相拥而别,我看到是自己无比快乐,也看到了莎莎同样的幸福。然后一周后,莎莎却告诉她的家人给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她很苦恼,同时她说我们分手。那天晚上,我心痛无比,也许真的是相爱并非一定要拥有。第二天,我若无其事地离开了久别的校园,但我伤得麻木。
再后来,我又有了其他的女友,但都没有那种真爱,但我不在乎,只在乎自己的情欲,也不管别人的感受。就这样,少有的分分合合也让自己万般地寂寞。
自由撰稿:一种随意的生活方式
从重庆法制报出来后,我试着做起了自由撰稿人,虽然我知道如今的自由撰稿人已经不再那么令人喜欢,但我仍然不悔,因为除了文字我一无所长,所以只得选择自由撰稿这条路了。
在离开法制报时我就写了两个稿子《苍天在上,我成了给打工仔打官司的“专业户”》、《500万巨奖离散一对恩爱夫妻》。从此,我就把自己撰稿定位在写纪实稿件上,偶尔写些 千字文啊什么的。
当时作自由撰稿人很辛苦,因为稿费来的周期太慢了,从把稿子投出去,到发表,到收到稿费,就要等大半年的时间。那时我过得很狼狈,我总是安慰自己:“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那时我没有电脑,就到朋友林子的公司上网,白天他要上班,就晚上和他到办公室上网、发电子邮件,上到12点时林子就回宿舍睡觉,我一个人还在那儿给编辑发稿子,只要一断线,我记不到密码上不了网,我只好一个人从林子的办公楼出来,然后一个走在清冷的大街上,心里很忧郁。
有时候,我身上剩下的钱连吃一碗盒饭都不够。我想,我本来是应该回家乡教书的,一个人到这个都市里打拼,不知道未来的路走起来真的很苦。同样,不是报社正式的记者自己采访时首先就胆怯了一份,所以有时干脆就不采访就编嘛!这样,每个月的上稿率也低,收入更是有限,这样恶情循环下来更是糟糕。
那时,我的名片上写着:“一支破笔东涂西,半张歪嘴说南道北;沉浮于茫茫人海,寄情于苍苍蒹葭;读唐诗宋词,写悲情文章;看沧海横流……”朋友就说我迂,写这些东西干嘛!你以你是谁啊!诚惶恐慌地回应了几句,然后就不敢反名片给别人了。
我那时常常给朋友说,我的稿子发在某某刊物上了,估计稿费就要到了,可稿费迟迟不见踪影。后来,我自己就没有了信心,对这种生活感到了失望。但我干不来其它的营生,我想我在坚持,等待着蚕蛹破茧而出的那一刻。
网上漫行:青春路上没有回头
渐渐地,收到了一些稿费,生活有了些改观,我的心情才慢慢地好了起来,写稿写得更勤了。从2002年3月份开始,每个月都能收到3千多块钱的稿费,能够勉强够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这年5月,知音的子刊《打工》的赵编辑到重庆组稿,和他进行了友好交流,后给他写了几个稿子,这年就发了好几个稿子,接近1万块的稿费,让我的收入稳定了些。同时,也让我在努力为三流期刊写稿时,同时也给一些高稿酬的大刊写稿。
这时,我和一个人才报的编辑在两路口合租了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有了一个固定的“家”。我装了电话,并上了网,这给我写稿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每天从报刊、电视寻找新闻线索,然后找当事人采写,再花过一天时间,写个6000字左右的纪实稿件,每一个稿件可以“卖”个2000块钱左右。
在家上了网后,我有空就以网上溜达,在西陆、西祠、天涯等社区的写手论论上发些贴子,特别是在西祠胡同上的撰稿人之家,我和一些同道中的朋友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为了更好地撰稿,2002年9月,我创建了“雾都传媒”(wuducm.xiloo.com)网,致力于纪实新闻的写作,团结了一批立志于写纪实稿的写手,为我的写稿更添加了一人平台。同时,我们在纪实撰稿的同时,还负责为一些企业撰写商务稿件,希望代理一部的媒体广告。
做自由撰稿人是艰辛的,但只要你坚信你能挺住,最终都是会有收获的。
通联:(400015)重庆市邮政递送局上清寺递送局B-9号
|
|
|
浏览次数:1303--
|
----上篇文章:近期停办、变更报刊名单
----下篇文章:《辽宁青年》编辑宋凌燕向大家约稿!(最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