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你SOHO了吗?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04-3-8 |
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就是在家里办公、小型办公的意思。SOHO是人们对自由职业者的另一种称谓,同时亦代表一种自由、弹性的工作方式。
网络时代的新SOHO一族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SOHO成为人们争相追逐的时髦词汇之一,专门为SOHO族设计的房屋、家具、用品也成为商家的新卖点,一时间风光无限。
几年前,人们所说的SOHO一族还大多指那些专门的自由职业者:自由撰稿人、平面设计师、工艺品设计人员、艺术家等。而近两年,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及电脑、传真机、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在家庭中的普及,SOHO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尝试的一种工作方式,而它的内涵与形式也在发生着变化。
在网上就活跃着这么一群人,他们不隶属于任何公司,却在为各个公司打工;他们游离于各大媒体之外,但又和媒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没有固定的老板,自己就是自己的老板;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想何时工作就何时工作;他们就像是倒挂在网上的蝙蝠,独来独往、昼伏夜出——他们就是网上的SOHO一族。也许是制作网页的高手,也许是网络写手出身的自由作者,也许是时尚新鲜的网络主持人,也许是广告公司的创意天才……总之,是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赖以工作和生活的大平台。
互联网同样为一些原来的上班族提供了体验SOHO的机会。在朋友眼里,在杂志社工作的方先生正在慢慢变成幸福的SOHO族,自从家里买齐了电脑、传真机,他就不怎么去单位了。电话联系采访,上网查阅资料,通过e-mail约稿,所有的工作几乎都在家里完成。到了发稿的日子,只需携带一张软盘去单位进行必要的处理。而方先生也渐渐习惯了在家里宽松舒适的条件下工作,那份悠闲自得让他的工作效率比在办公室里还要高。
方先生的新房在离城较远的郊区,朋友们担心他上班不方便,方先生轻松地回答:“再过几年,都在家里办公了,谁还天天朝单位赶呀?”
SOHO——未来主流?
种种迹象表明,在未来的10年内,SOHO一族不仅作为一种工作趋势会继续发展,而且还将成为一种主流职业为社会所接受。
事实上,在国外,家中办公已经非常普及了。目前,美国工人在“家庭办公室”完成部分工作量的雇员占雇员总数的30%,完成全部工作量的占10%。“家庭办公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型企业的发展,而且大大缓解了上下班时的交通拥挤,受到地方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据美国CahnersIn-Stat最近的调查报告预测,截止到2001年底,利用因特网在家工作的人数将达到2100万人。而到200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3500万人。远程办公则是另外一种正在快速发展的趋势。通过远程办公以及在家工作可以大幅缩短上下班时间。在美国,省下的上下班时间每年合计将达35亿个小时。“这种工作方式的普及将成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路透社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金融专家们预言:在今后10年里,他们的公司将更加为家庭着想,因为雇主们鼓励职工在家办公,因特网将成为主要的贸易工具。标准-蒲耳氏公司的经济学家迈克·英格伦说:“独立的办公室和家庭办公的发展趋势意味着工作场所将更加为家庭着想,增加家庭工作安排将会减少交通时间,因而有可能增加实际的工作时间。”
在我国,SOHO一族不论从数量上还是所从事的行业来看,都远远地落后于国外,但SOHO所倡导的自由工作、自己工作的方式的影响已开始逐渐显露出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走上SOHO之路。
我可以做SOHO吗?
对于许多喜欢自由的年轻人来说,SOHO是个很有诱惑力的字眼。眼下,已经有一些大学生刚毕业就加入到SOHO的队伍中来。而事实上,除去这个字眼表面所笼罩的七色光环,还必须对SOHO族所面对的艰辛和压力有更多认识。SOHO族的代表人物——台湾漫画家朱德庸说:“做SOHO族一点都不自由,一点都不轻松。”
在家工作,工作环境比较自由,可是也容易产生惰性,工作效率不高,而且少了同事间的情感互动、互相启发,个人的创造力要打个折扣。没有公司作为后盾的SOHO注定要面对更多的寂寞和压力。SOHO表面上看不存在加班,实际上为了生存有可能天天加班,天天熬夜。这种生活方式不是每个人都受得了的,因此,只有那些有很好的自我组织能力、很强的自律性的人,才适合在家办公。如果想成为SOHO一族,请你三思而后行。
|
|
|
浏览次数:1059--
|
----上篇文章:谁能成为“SoHo”族队伍的一员呢?
----下篇文章:SOHO生活——不为人知的艰辛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