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顶级娱乐场三陪小姐持证上岗?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04-7-29 |
南京几家媒体刊出一则消息:《顶级娱乐场所开进新街口》称,由杭州红泥集团投资的红粉佳人商务会的小姐都持“证”上岗。消息甫一传开,各界哗然:南京娱乐场所的“三陪”小姐也有了“身份证”?
尽管后来经记者证实,此消息为“误会”,但在南京的社会各界还是掀起了有关“三陪”小姐能否合法化的讨论。这是自1998年海南给三陪小姐实现定税制后,国内再次掀起的“三陪”小姐身份之争。
红粉佳人商务会所:这是误会
消息原文是:“由杭州红泥餐饮娱乐集团投资5000万元打造的南京顶级娱乐会所——红粉佳人商务会所昨天亮相新街口……引起争议的是,这里的佳丽可以公开陪唱、陪跳,据介绍,她们都持证上岗,并且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
红粉佳人会所的小姐究竟持有什么证件?是经哪个部门批准的呢?红粉佳人的小姐持证上岗是否意味着目前在南京娱乐行业工作的小姐都不合法呢?
当记者带着疑问采访南京红泥大酒店总经理姚晓东时,对方却连连表示:“这是误会,记者误传了”。
姚晓东解释说,在每个歌舞包间,商务会所都配备了最先进的设备“读卡器”,只有在商务会所工作的小姐给读卡器插入特定的卡片,输入密码,包间的客人才能点酒水、果盘。所谓的持“卡”上岗中“卡”,并非小姐的“身份卡”,而是指读卡器的“卡片”。
误会?还是炒作?
翻开几家媒体的报道,内容如出一辙,无一例外地都把“小姐持卡上岗”作为该报道的新闻眼。记者不由心生疑虑,如果一家媒体记者不仔细,误会了,还情有可原。几家媒体的同行们一起误会,着实令人奇怪。
纵观娱乐圈的惯例,凡一“明星”要搞个唱、出新专辑之前,总要搞出一点绯闻,以此炒作,进行前期市场预热。联系到该商务会所开业在即,是否“小姐持卡”上岗仅是商家的一种炒作手段呢?
对记者的疑问,姚总还是给予坚决的否认。姚总表示,红泥作为国内知名的企业,绝不会做出越轨之事,哪怕是在娱乐行业进行“摸石头过河”的尝试,也不行。
同时,他还一再强调,商务会所并没有“小姐”,有的只是为客人服务的DJ(目前在东南亚较为流行),即为客人调试音响的工作人员。当记者隐去“三陪”问及“小姐”的其他服务时,姚总也非常敏感,坚称,商务会所只有员工,并无小姐。尽管姚总后来表示,该商务会所的员工服务是一流的,不排除“跪式”服务。
三陪小姐身份能否合法化
误会也好,炒作也罢,红粉佳人商务会所有关“小姐持卡上岗”的新闻,再次给社会各界提出了三陪小姐能否合法化的话题。
1998年海南省地税局和一些省的地税局相继开始对“三陪”小姐实行定税制后,对其合法与非法的争论呈白热化,直至目前仍未有定论。事隔6年后,人们再次提出这一话题,是否更有意义呢?
据江苏省娱乐行业协会的杨凤麟会长介绍,2002年之前,南京的娱乐场所有365家(6大城区),从业人员10000多人,每年上缴的税额为2300万元。事隔两年,南京主城区的娱乐场所的数目激增至500家(仅限于歌舞行业),而在此统计数据中的娱乐场所都是较有规模的企业,营业面积动辄几千平方米,与几年前不可同日而语。自然,每年上缴的税收,从业人员也在成倍上翻。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娱乐业“混”的小姐,收入在10000元不是最高的。杨会长说,由于我国在建国初期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娱乐行业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娱乐行业不得有“陪侍”人员,因此对“小姐”增收个人所得税就变成“说不得”、“碰不得”的一件事。
江苏省社科院专家叶克林教授认为,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开放程度的加大,总会有一些“试水者”来触摸社会的底线,来考验社会的宽容度。娱乐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上,目前“三陪”也背离了早期的陪唱、陪吃的范畴。从建国以来,各级政府扫黄打非的力度一浪高过一浪,但目前看来,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完全杜绝是不可能的,堵不住,只能疏。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政府可在某一特定时段,通过某一特定手段尽可能地减少“娱乐经济”的负面影响。用“持卡上岗”加以管制,不失是一种办法。
新闻链接
所谓“三陪”小姐,是指民间社会对在娱乐服务业中向客人提供陪喝酒、唱歌、跳舞等服务的女性的不规范的称谓。在理论上,要给“三陪”小姐的职业和身份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比较困难。社会各界对于“三陪”是否能够作为一门合法职业还存在分歧。众所周知,娱乐经济在三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各级政府考虑到下岗失业人员日益增多及招商引资的投资环境,对娱乐业为主导的夜间经济都持积极的态度。
|
|
|
浏览次数:1305--
 |
----上篇文章:什么样的男人能成为富翁
----下篇文章: 《恋人》杂志社征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