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乡村阳光
乡村阳光
在赤坎没有春天,即使在爽朗的9月,依然有烈日留下的灼热气息。肮脏陈旧的露台开出艳红的大簇花朵,药店、钟表店……林立的店招在夜间的灯光中更加混乱,人声鼎沸的餐馆灯光破碎支离,空气中总少不了燥热。赤坎,更像是杜拉斯笔下那个潮湿、嘈杂的西贡。我只身来到了赤坎,那个上世纪30年代广东开平市最繁华的市镇。
水果、蜜饯、布匹、小吃、摊档,没头脑地挤在老街上,吱吱呀呀的自行车突然从身边急驰而过,顾不上惊魂未定的你,却已留下一串叮叮响的铃声。曾经,它是一座碉楼,它的过去和过去的过去已不再有人提起。老街的一侧,一幢空荡的老建筑孤寂地立着,它的楼下被改成了乡村美容院,成天有人人顶着稀奇古怪的发型进出。赤坎,一条街一条街地泛滥着物质的色彩和气息。只有斑驳的老墙,开着寂寞的紫色小花。
“黄金时代”
最繁华、最繁盛的过去赤坎老街上,许多楼房只有底层有住家,楼上则是紧闭的窗户、精巧的雕刻和满眼的沧桑。打听下来,才知道楼主都在海外,底楼则是看房的远亲或租赁的房客。
这些楼主的上辈人大多是“金山伯”。十九世纪中叶,美国西部加州发现金矿,尔后修铁路、挖河道,开平当地不少农民应招而去。
30年代的赤坎码头,蜂蚁攒动。金铺、布行、当铺林立。沿岸开了大新、华新、开平、华南、巴黎等17间大规模的茶楼酒馆。其中金融业、银号、金银铺兴旺。外地商人来来往往,烟馆、赌馆相继兴起,不长的街道就有天香楼、彩虹楼、西厢楼、琼花楼、群芳楼、群乐楼6间妓院,繁华而奢靡。因为华侨多,西医等很先进的医学技术早在民国初年就在赤坎落户,赤坎繁荣时曾有“医生街”,很多医生都是名牌医科大学出身。直至今日,繁华的中华路上最多的还是诊所与各种药铺。
美丽骑楼
潭江边的堤西路西段,百米来长的老街,尽被骑楼占了。古老而浪漫的欧式建筑。巴洛克风格的屋顶装饰。嵌着各种彩色玻璃的木窗。石雕精美的小阳台。淡黄色、暗红色的外墙,墙皮有些脱落。依水而建的骑楼,倒影清晰地挂在水面上,船往前行,一下子便冲散了某种意境。
在赤坎600座骑楼群中,堤西路这片最为壮观,构造也极为讲究,几乎一楼一顶,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的中式“金”字形瓦顶,单个建筑的气势绝不亚于广州西关的骑楼。
也是在上世纪20年代那阵归侨大兴土木的浪潮中,沿江修筑了骑楼。据说,这些都是当年的老华侨拄着拐杖手把手地比划出来的。他们带回来曾经关于西方的某些印象,而衣锦回乡的他们又非常恪守中国的传统。于是这些精致的楼宇,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花窗、花鸟祥云雕刻的牌坊,夹杂着罗马柱、圆拱形窗、浮雕等西式建筑的痕迹。
骑楼多为三四层,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凸出来,底下的空间就成了人行道。远远看去,楼房像是骑在人行道上,所以得名骑楼。骑楼连绵成一片,在小镇中夹道林立,堤西路、堤东路、中华路、牛圩路等几个路段几乎都由骑楼组成。有一个说法:下雨时,除了过马路,沿着骑楼走,不沾一滴雨。这有点像江南古镇的廊棚。在这些骑楼下穿行,脑海里经常会出现一个金碧辉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浩大华丽的场面,甚至是一种奢靡。
|
|
|
浏览次数:514--
 |
----上篇文章:事业测试:新婚之夜透视你的被宰指数
----下篇文章:Beautiful essay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