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哪个年龄段最能赚钱?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05-7-5 |
根据专家的预测,入世本身将使中国的经济增长率额外增加两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的增长意味着个人收入水平的增加。可以预见:在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中国中高收入人群无论在总数上还是在个人收入上,都会有大的增长。
多少才叫“高收入”?
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慢慢地出现了一个中高收入人群。但是,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收入标准才叫做“高收入”呢?2000年7月,国家统计局在对中国高收入群体进行调查时,给出了一个大致的衡量标准,最后界定以1999年全国城市住户经常性调查中10%最高收入家庭的户均可支配收入为底线,即3.2万元,但实际操作以3万元为标准。由于我国公民目前工资外收入占很大比例,很难准确掌握被调查对象的真实收入水平,因此在以3万元为底线的同时,还参考了被调查对象的消费能力,加上了是否有商品房或私家车作为参考条件。
由此,高收入群体分为以下三类: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并购买了商品房的人;可支配收入超过3万元并购买了私家车的人;可支配收入远远大于3万元的人。
100万刚起步?
目前国家经济一直保持着7%-8%的年增长率,界定中高收入人群的标准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水涨船高。广州2001年已经把高收入标准定为6万元。3-5年后,划定高收入的标准将又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入世后,全国劳动者的平均收入之间差距也会拉大。这是因为:产业竞争,优胜劣败,有竞争能力的企业和大发展企业的就业者的工资将快速成长,而破产的企业和效益差的企业的劳动者的工资不升反降。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如此,在人才市场上竞争能力强的将进入重要岗位,获得高薪;缺乏竞争能力的则相反。
入世后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市场行为更加规范,各类公司、企业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因此入世初期将很可能出现人才争夺战,争夺的结果就是薪金水平的提高。
另外随着外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市场,其使用的中方管理人员在薪金上将逐步与国际并轨,这样的薪金收入相对于我国普遍较低的工资水平、消费水平来说将很可观。
处于改革前边的深圳已经流传着“10万元不算富,100万刚起步”的说法。
第三产业增肥
尽管对中高收入的衡量标准将上升,但拥有较高消费水平的人数将持续增加。在这些新加入中高收入人群的人中,将有一大批人来自第三产业。
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偏低。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只占gdp的30%,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41.8% )、印尼(41.9%)、菲律宾(45.3%)、泰国(50.2%)、阿根廷(63.3%)等发展中国家。入世后,随着对外经贸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扩大,服务业——尤其知识、技术含量较大的服务行业——势必大大发展。例如,为进出口商品各个环节提供服务,为外商投资信息和法律咨询服务,提供生产、运输、销售、保险服务的实体将大量涌现。此外还有那些借对外贸易“东风”发展起来的文化、餐饮、酒店、旅游、广告等服务业的总量都将扩大。而这些行业的业主和高级管理人员将成为一批新的中高收入者。
哪个年龄段最能赚钱?
在国外,影响收入的三大主要因素分别为:职业、文化程度与性别;在我国过去是地区、行业与工龄。现在工龄不再是影响中国人收入的因素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合理的文化程度。这将使年轻的“知本家”们,用知识赢得收入。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表明,2000年我国高收入群体中比例最高的是30—4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7%。其次为40—50岁的人,占城市高收入群体的31.3%。
中国入世后,与国外商业往来增多,众多的新规则、新管理模式需要研究,同时英语、电脑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的工具而不是技能,从业者(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只有具备了较高新的知识、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才能在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因此30—40岁的人在中高收入人群中的比重将迅速扩大,远远超过其他年龄段的人。
灰色收入将淡出
入世后,“灰色收入”这个词将渐渐被人淡忘。从80年代中期,中国人的收入不再单纯,特别是高收入的那一部分群体,他们的收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工资制度内的收入;另一部分是工资制度外的收入。单纯依靠较低的工资收入不可能跻身中高收入阶层,制度外的“灰色收入”差不多占到许多中国人的一半。
入世后,各个企业有各自的薪金发放模式,企业内部针对不同的人也采取不同的薪金制度,另外人才流动的障碍被纷纷打破,没有合理的薪金水平很难留住人才,因此中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构成将发生变化:扩大“红色收入”,缩小甚至杜绝“灰色收入”。
这种变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使企业员工在收入上“背靠背”,达到保护个人隐私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便于国家掌握公民的收入情况,准确征收个人所得税,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作用。毕竟“灰色收入”很容易逃过国家税收。
一生要换六七种职业
随着外来资本的扩大、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在入世初期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的需求将迅速膨胀,他们有较大的空间进行职业选择。鉴于我国薪金水平受地域、企业性质的影响较大,人才择高薪而栖的倾向将直接导致较大规模的人才流动。
入世后,高级人才的职业稳定性将遭到削弱,甚至出现大量跨地域变更职位的现象。随着人才流动的加剧,人不可能“从一而终”,就业、择业将是伴随一生的事情。据统计,在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一个人一生要更换六七种职业。
加入wto后部分高薪职业需求变化:
保险
我国境内的中外保险企业有25家,保险从业人员有15万人。
我国人均保费支出仅13美元,即使是上海也仅约为54美元。而马来西亚为181美元/人,美国为2372美元/人,可见保险业发展空间的广阔。
险种将进一步细化,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金融
全国各类金融机构及其网点有20多万个,金融从业人员240多万人。
金融领域放开后,金融同业竞争将在更宽的领域、更高的层次上展开,员工素质的高低将是金融业成败的关键。
总的从业人数增幅不大,但高素质金融从业人员所占的比例将大大增加。
律师
目前全国获取执业资格证书的律师有11万人,律师事务所9000多家。
目前全国只有不到30%的企业拥有法律顾问,不到万分之一的人拥有私人法律顾问。市场空间巨大。
会计师
注册会计师13.3万人,会计师和审计事务所超过了6900家。注册会计师人数在世界各国已位居第二位。
国内财会从业人员数量巨大,但持证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只占很小的比例。
到2010年,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其中注册会计师20万人。
经济学家预测五种人收入提高 在2000年7月的调查中,高收入人群中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比例最大,占31%,其后是专业技术人员,占25.2%。自由职业者占17.8%。加入wto的5到10年后,中国会出现一个中高收入群体。经济学家肖灼基认为5种职业人会率先加入这一阶层或群体。
第一种人是科技型企业家。
第二种人是金融证券界的高层专家。
第三种人是各类专业人员,尤其是律师、会计师、精算师、测量师等中介机构专业人员。
第四种人是部分私营企业老板,包括部分股民。
第五种人是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
目前的企业家大都是创业型,在市场竞争较少的情况下利用早期的资本投入发家,入世后企业的管理水平需要相应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依托职业经理人的作用。因此,从职业构成比例来看,中高收入人群中各类高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所占的比例将迅速增长,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比例相对减少。“知本家”的比例将继续扩大。
|
|
|
浏览次数:1059--
|
----上篇文章:特别推荐:第三代浙商的精彩创业
----下篇文章:特别推荐:富人和穷人的12个经典差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