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教学相长
没有人生来会做父母。或许之前你会听取前辈们的诸多经验,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及书籍,然而不论书籍还是专家最后总要告诉你一句至理名言——以上经验不一定适合您,跟据不同的家庭情况和小孩的不同性格特征,每个家庭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家庭教育。其实这个道理早几千年孔老夫子就用四个字概括了,那就是因材施教。 所以家庭教育都是靠自己摸索出来的。一个负责任的家长必然是一个好学的人,从资料中学习,也从身边学习,从经验中学习,还从孩子身上学习。 早些年我曾迷信过社会上风行一时的早教类书籍,象卡尔.威特的教育,塞德兹的俗物与天才,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铃木慎一才能教育法诸如此类,我全部收揽过来没日没夜地看。一边看一边野心膨胀,誓要培养出一位人中龙凤来。到底是前人心血的凝聚,令我大开眼界,受益颇多。然而看着看着,觉得不太对劲,其中固然有一些有价值的理论,但有些描述未免太夸张了吧?越看到后来越觉得有推销员巧言令色之嫌。其中令我最为信服的卡尔威特的教育也最终令我产生质疑——小卡尔在他父亲的悉心教导下是如此的出类拔萃, 不仅在当时轰动一时,更是成为人类历史中成功教育的典范。然而,父子俩相比较的话,到底谁对社会的贡献更大呢?谁的影响更为深远呢?一百多年前的德国曾举国为一个天才少年惊呼。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为老卡尔折服,他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小卡尔的惊世效应早已经被时间淡化了,他现在之所以还存在历史的记忆中,是做为一个卡尔威特教育法的有效证明或范本被留下的。再将眼光拉回现实中,我又重新发现,许多在人类历史中留下痕迹的人物,都不是被那一种著名的教育法所特别炮制出来的。 然而作为前人的经验,必竟还是有一定的价值,我应该怎样充分利用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呢?在家庭教育这件事上,除了父母有决策权之外,小孩也有自己的选择权吧。于是在我看过了这些书后,将其中两本推荐给女儿阅读。女儿看后非常喜欢,经常翻阅其中她感兴趣的部分。我又随即与她交流了一些看法,希望利用这个方式将书中有效的价值充分发掘出来,让女儿第一时间新鲜吸收,主动开始自我教育的第一步——卡尔威特教育法成功造就了一个天才少年,更了不起的是它也是老卡尔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成就了人类教育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就这样,在学习名家教育的过程中,我意外地完成了女儿自我教育的启动,这确实是很大的收获。 在家教过程中,固步自封是绝对不行的。多与其他父母交流,你会发现你原本自以为自家孩子很值得骄傲的地方,别的孩子竟然更为优秀;自己孩子让人头痛的毛病别人父母一下就给你支一高招;相比之下你还会发现原本被你忽视了的孩子的可贵之处;你还将发现如果孩子处在一个优秀的群体中他将更加优秀。 将家庭教育放置在社会坐标系中验证诚然是很重要,但我仍然认为对子女的教育从父母自身的成长经验中提取可能是最棒的。我常常诧异有些为人父母者好象全然忘记了自己也曾是从一个小孩长大成人的,自己小时候受到的不公待遇和委屈已经抛诸脑后,现在当他们的小孩也同样遭此不公时,他们已经俨然由“受虐者”升级成了“施虐者”。在他们的意识中,不合理的成了必然的,不仅不思图改进,反而是长舒一口气享受翻身的喜悦——这样家庭的孩子有什么前途可言?这种家庭将在旧因中循环沉沦,如遭恶咒般永世不得翻身。 事实上有很多父母都在尽力避免当年自己成长过程中挫折和失败再次发生在小孩的身上。但是当中有些父母只是一昧地小心呵护孩子,这其实更象在做自我补偿,抚摸着心灵的疤痕想象着小时候伤口的愈合。这种缺乏理智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帮助不大,反而有纵容和溺爱的危险。 人不能沉溺在过去中,必需是要向前走的。但你又需要常常回到过去,不是为了自怜,而是为了以成熟的头脑在过往的经验中寻求答案。找回童年的感受,比照孩子现在的心情,真正认识到某件事对小孩究竟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而不是单凭大人现有的感觉去为孩子做出判断或决定。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会逐渐学会怎样尊重孩子,不会因为是父母就自认为绝对权威。不但小孩需要成长发育,父母也需要不断学习与成长,这才能找到出路。既为孩子的教育寻找宝贵经验,也是对自我的完善——这就是真正的教学相长。
|
|
|
浏览次数:844--
|
----上篇文章:“生命”的意义
----下篇文章:宝贝,妈妈可不是上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