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互联网)博客的“钱景”诱惑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06-7-27 |
风风火火的博客也面临这样一个经典的问题:如何将商业价值转化为商业模式?
微软的涉足让博客的商业化问题骤然敏感起来。4月6日,微软宣布正式推出MSN“博客”服务—MSN Spaces。自从2004年12月试运行以来,MSN Spaces已经吸引了450万用户。此前不久,微软的竞争对手雅虎也推出博客服务“Yahoo!360”,而Google则早于2002年便推出了名为“Blogger”的类似服务。随着MSN、雅虎、Google等美国互联网巨头纷纷推出博客服务,博客已经成为席卷全球的新一轮互联网热潮。
国内的几个博客网站—博客中国、中国博客网和BlogBus纷纷获得风险投资,甚至传闻博客中国两年之后将赴纳斯达克上市,国内的博客风潮也呈日益高涨之势。
而在博客风风火火的背后,博客创业者们遇到了一个经典的问题,即如何将商业价值转化为商业模式。
与国外博客热潮中的主角都为互联网巨头不同,国内博客热潮中的主角都是形单影只的博客创业者。这意味着在博客商业模式的探索方面,国内的博客们肩负着更重的压力。
博客的商业价值
同任何新兴的互联网应用形态一样,博客的商业价值不容置疑,甚至被认为将重新定义互联网。
原联想投资副总裁,现为博客中国COO的谭涌泉认为,互联网就是内容产生和提供的平台,而博客改变了内容产生的方式。
博客(Blog)源于“Web 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即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博客是继Email、BBS、IM(即时通讯)之后,出现的第4种网络交流方式。
“博客的关键在于,它使得你的通讯更加便利。”2004年中,在微软总部举行的年度CEO峰会上,比尔盖茨首次对博客表现出兴趣,并且特别提及“博客正脱离电子邮件和网站的缺点”,有望成为未来新的商务交流工具。
2月18日,一条“盛大将收购新浪”的消息出现在中国的一家博客网站上。第二天早晨,该博客网站首页已充满了上百条有关盛大收购新浪19.5%股份的消息和评论,并在第一时间出现了分析此事前因后果以及发展走向的专题。而此时,传统媒体和各大IT新闻网站还根本没有任何关于这个消息的报道。
实际上,同传统媒体或IT新闻网站抢夺新闻,并非博客网站的核心价值。博客网站最大的价值就是能吸引特定客户,并建立很好的忠诚度。尤其是一些优秀博客,可以吸引该领域最有影响力的群体。对于那些急于想打开市场或是关注高科技受众的行销商,这无疑是博客最大的商业价值所在。
抢滩博客
在国外互联网巨头的推动下,国内为数不多的博客网站终于开始了一些商业化的探索。而风险投资也为博客网站的商业化探索提供了有限度的支持。
“并购是博客商业化运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博客中国一位负责人表示。1月5日,博客中国宣布全面并购博客动力网站。在此之前,BlogBus在2004年5月和12月分别收购YourBlog和52Blog(www.52blog.net)。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博客中国今年上半年还会并购一两家博客网站,在融资后迅速整合,成为一个真正的博客门户。
在“频繁”并购的背后,则是风险投资的有限度的支持。据业内人士透露,Blogbus已经获得维众中国投资机构(UCI)几十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并且将在接下来的五月份进行第二轮融资。此前,中国博客和博客中国也已先后赢得来自IDG VC与软银亚洲等的青睐。
自2003年互联网行业开始回暖之后,风险投资似乎又恢复了一掷千金的本色。2004年,美国风险投资公司投向IT产业的资金总计为113亿美元。然而,在博客风潮迭起的美国,博客初创公司2004年也仅仅获得了6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显示出风险投资对博客这一领域的商业化前景似乎还处在观望之中。
传统商业网站也纷纷进军博客领域。继网易首家开通并建设博客社区后,搜狐、TOM以及和讯等网站也都陆续推出了博客。
然而,博客网站如果梦想融到更多资金甚至有朝一日能够上市,那么其盈利模式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从风险投资的角度来看,第一轮的风险投资者也许可以接受没有盈利模式的博客网站。但是对于第二轮、第三轮融资,甚至上市来说,成熟的盈利模式则是不是缺少的“硬件”。
博客中国就表示自己目前并没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其主要的收入将来自三个方面:广告收入、无线增值服务和向博客用户提供增值服务和应用程序收取的服务费。
诱惑与困惑
尽管国内的博客网站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但是博客是否可以商业化仍然是一个疑问。
如何把超强的人气所蕴含的商业价值转变为商业利益,这始终是互联网行业的一个经典命题。在博客出现之前,类似的命题已经存在很多。
2000年9月14日,搜狐以3000万美元的代价收购ChinaRen,从而在当时一举获得780多万元的注册用户及每天4400万网页浏览量。截至目前,ChinaRen的注册用户已超过3500万,页面平均日访问量达到2500多万人次。然而在商业化方面,ChinaRen也仅仅是做到盈利而已,巨大的人气至今还没有演化为巨大的商业利益。
实际上,美国的互联网巨头们并没有指望博客能够马上带来丰厚的收入。微软MSN互联网部门通信服务副总裁Blake Irving表示:“我们希望该服务能够吸引美国以外的更多互联网用户,该服务还将以15种语言拓展到30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Google早在2003年就通过收购Blogger推出了博客服务,但是目前Google似乎还没有为Blogger找到合适的盈利模式。
2003年2月,Google并购了全球最大的博客托管服务网站Blogger.com母公司Pyra实验室。Pyra成立仅3年半,博客注册用户已达数百万。尽管Blogger.com人气极旺,但由于缺乏收入,三个创始人中的两个被迫离开公司,只剩下Evan Williams独自奋战。如果不是Trellix公司的CTO Bricklin(他也是一个著名的博客)出手相助,通过和Pyra签定技术转让协定为Pyra提供资金,Pyra早已破产。
Google购并Pyra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评论和发表内容的协同应用服务。并购之后, Google不仅成立了专门负责博客注册的AdSense公司,还为登记在册的博客招揽广告客户,并依据点击率每月分红。但这种商业模式仍然还在探索之中,第一季度净利润高达3.69亿美元的Google似乎也不急于为Blogger的收益发愁。
相对于拥有强大的付费搜索广告客户资源的Google,国内尝试商业化的博客网站可谓是一穷二白。如何在这种情况下尽快找到博客的商业化模式,将是中国博客创业者们的一个世界性任务。
|
|
|
浏览次数:671--
|
----上篇文章:文学的Web 2.0
----下篇文章:博客来:让传统书店气喘如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