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纪实文学<<最是枫叶火红时>>(五)作者:木青(寻求发表)
[size=4]文字[/(五) 我的脱颖而出使连队的人不可小视,一时成了男女知青们议论的中心人物。在那个政治是统帅是灵魂的年代,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是围绕着阶级斗争而发展的,“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一切文化宣传和各项活动必须符合当时的形势,否则,你所做的一切将前功尽弃。那叫掌握斗争的大方向,坚定不移地跟着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走,誓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似乎成了中国人活着的命脉。向毛主席献红心时,每个人胸前挂个大绒布做的红心,上面再绣个金黄色的“忠”字,跳“忠”字舞表示对毛主席的忠心,吃饭时都要“三敬三祝”;敬祝我们的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敬祝我们的林副统帅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甚至是到商店买东西交钱时,在收款台都得背毛主席语录,中国真成了红色的海洋。在那个个人崇拜搞得风起云涌如火如荼的年代,青年人的发展必须遵循领袖的话去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而成中流砥柱。“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他老人家没有失望,把大批的知青送往反修防修的最前线,还能在就业途径中一举两得,当时发的衣服都是黄色的,把苏联人迷惑住了,一时搞不清中国人的军事动态。1969年珍宝岛事件时,生产建设兵团的警卫连队都发了枪。“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一个城市修建防空洞的号召大力开展,修建防空洞日益兴起,哈尔滨的地下人防工程曾一度成为了停车场和旅店。如果和苏联打起来,我们便成为了苏联人的炮灰,也就为国捐躯了。老毛头为什么怕苏联人呢,当时苏联的先进武器居世界首位。知青们并不在乎和苏联打仗的问题,珍宝岛事件发生时,兵团战士们集体宣誓:誓死保卫祖国的领土,保卫边疆,战斗在边疆,誓与苏修血战到底!这就是当年知青们的豪言壮语,他们是一股火热而坚定的力量。当时我们所在的四连与苏联仅隔二十华里,就是边境线,“哈青”远的连队离黑龙江边也不过五十几华里,知青们很明白自身所居的地理位置和战略的重要性,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肩负使命的勇敢捍卫者,任何时候都不能否认他们存在的历史意义和对他们人格的尊重。 张××对阴阳人在男宿舍中,总觉得鱼龙混杂,为了探明阴阳人的真相,开始与他(她)套近乎。首先是帮他(她)打水,打饭、烤“湿”了的棉鞋,借给他(她)书看。一来二去,彼此之间有了亲密的接触,这之后张××试着挑逗他(她),观察阴阳人的反应,阴阳人有时也和张××嘻嘻哈哈的打闹,并不在意。张××觉得时机快成熟了,在一次值夜班的时候,他打来水,把大铁炉子烧得通红,连“炉筒子”都红了起来,对大家高兴地说道:“快过年了,都洗洗澡吧!”愿意洗澡的人都纷纷起来打水擦身,脱得只剩一个裤头。知青们感到屋里很热,都洗的舒服极了,只有阴阳人穿着衬衣在看书。张××凑过来说:“水都给你热好了,洗澡啊!”阴阳人显得并不高兴,说道:“我不喜欢洗澡。”张××故弄玄虚地声张:“那你也太不讲卫生了,咱们都来了八个月了,没见你洗过一次,我真是白费力为你烧了水。”张××说完上床躺倒在阴阳人的身旁,诡谲地说道:“屋这么热,你咋还穿这么多衣服,不怕捂出蛆来呀?”阴阳人听了无动于衷。张××乘机说:“你在这儿装啥呢?”冷不防一只手摸向了那里,当手触摸到那东西时,惊得张××立刻跳下地,望着阴阳人,目瞪口呆。阴阳人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只手插进来,犹如遭受电击雷打,猛然之间坐直了身子,对着张××大骂:“别不要脸,你不是人,流氓!”他(她)骂完气得呜呜哭起来,是一种受屈辱的哭声,震撼着屋内的人。那一刻,我也在大脱大洗,不知道为了什么,老同学哭起来。当我搞明了情况,对张××说:“你这叫侵犯别人的隐私权,比美国的种族歧视还要严重,你懂不懂?”紧接着,一班长和三班长都批评了姓张的,让他给阴阳人赔礼道歉,阴阳人的哭声逐渐变小。那以后,整个的四连人都知道了,阴阳人的那东西太小了,跟小孩儿的一样大。对他(她)是女性阴蒂肥大,还是男性生殖器狭小,就永远留下了不解之迷。当时,王排长也批评了张××,告诉他以后不要这样闹,太不文明了,伤害同志。一场风波平息后,阴阳人向我投来了感激的目光,似乎有真诚在眼神中流转,但那只是暂时的一瞬间。我没有必要和他(她)说什么,在校时都是他(她)发号施令管别人,在这里他(她)的思想理论有些时过境迁老套了,我们面对的都是阶级斗争的新事物,能否适应兵团的学习生活,那就要提高认识,包括自己的世界观都要在这里改造。我与王××(我同校的同届知青)和刘××(龙镇襄河种马场的知青)走的那天,阴阳人在帐篷外正与三班长谈话,我没有过去打搅,坐上连队的马车走了,去营部报到。 营部的女干事孙××(1966届的哈尔滨老知青),对我们三个人说:“目前,我们营的阶级斗争很复杂,听说你们三个人都很有阶级觉悟和阶级立场,特意把你们临时抽来,看管杨××。希望你们看好,千万不能出事啊!”我们说:“放心吧!孙干事。”正在这时,贾干事(哈尔滨1966年高中老三届的,现在是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黑龙江省文化厅厅长。)进来,孙干事说:“贾干事,他们三个人来了,我带他们去?”贾干事又嘱咐道:“你们三个人看紧点,晚上分三个班看住,千万不能让他自杀!白天你们给他打饭,吃完没事时,让他写交代材料。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要注意政策,不要搞‘逼’、‘供’、‘信’。”我们说:“知道了!”又进来一个女青年(1966届的老知青,现任营部的保管员,杨××的儿媳妇),大家停止了谈话,好像他们在一个屋里办公,孙干事领着我们走了。我们扛着行李来到了看管杨××的房间,这是营部后面的一栋房子,那间屋子在东头,房后有一个大厕所。 我们面前的杨××梳着背头,穿着一身普通的旧黑布衣服,一根接一根的抽着“蝶花”牌烟(0·19元一盒),烟雾从口中喷出,他长吁短叹,但很沉稳。他很少与我们说话,坐在墙角的桌子前苦思冥想,一夜之间都能看到他的头发又白了一圈,我不仅感叹:“这就是走资派吗?”我从心里怜悯这个老头,他虽是回民,却和我一个姓,时间长了,他也知道我姓杨。有时我带他出去上厕所,就偷偷的给他哈尔滨牌香烟(0·29元一盒)抽,他向我点头致谢,我做了这样的事情,总觉心安理得。回到屋里,杨××又坐在那里,面徒四壁,重复着昨天的痛苦,饱尝精神折磨。进屋我就看到刘××在拉我的胡琴,那个难听啊!我对他说:“还大海航行靠舵手呢!都让你拧扯的翻船了!”没想到我说的这句话,把杨××也逗乐了。“不许笑!”刘××对杨××大喊。“你看我再拉一个,我是一个兵!”刘××又拉起来,难听死了,我气得说:“毫无节奏感,像东倒西歪的‘勒得’兵。”“真没脸,你怎么又笑了?”刘××手指着杨××说,但他自己也笑了。我问:“你拉多长时间胡琴了?”刘××说:“几个月吧!”我听了对他说道:“一年笛子,二年萧,三年胡琴不咋招!”刘××听了咧嘴大笑,蛮不在乎地说道:“拉着玩呗!”王××也有些不耐烦,说道:“你别拉了,能不能好好呆一会儿……”“给我,看哥给你拉一曲!”我从他手中接过了那把二胡,坐在床沿上拉起了“病中吟”。一曲低沉婉转的二胡调子如凄如诉,让我拉得独到好处,把曲子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仿佛诉说着中国人的悲哀和不幸。此时的杨××像一尊雕像,一动也不动,全身心投入到欣赏这支他从未听过的二胡曲,他心中的苦闷随着那悲伤的曲调得以缓释,显得有些坐立不安,纷繁杂乱的心绪使他蓦地站起身,在屋内来回的走动,曲子结束时,他摆手说:“小伙子,你拉得太好了。”刘××高喊:“可以上黑河参加比赛,真棒!”他大喊大叫。突然之间,只见杨××义愤填膺地说道:“我执行的都是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资本主义在哪儿啊?”王××对杨××怒斥道:“你说啥呢?赶紧写交代材料!”刘××听了这话无动于衷,只当杨××是精神病,抢过我手中的二胡又拉起来。当时我敢认定杨××不是什么走资派,在“炮轰”、“打倒”、“罢官”、“夺权”政治运动的年代,知青们正裹夹在政治风暴中,他们首当其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谁又敢反其道而行之呢?有一天我们看着杨××出来放风(晒太阳,换空气),只见孙干事走过来,她把我拽到一边,很严肃的对我说:“杨××怎么样?”我微笑着对她说:“他每天都写材料,一直到后半夜,我去把材料拿来给你看。”她听了显得高兴,对我说:“你要告诉他们俩,提高警惕性,以防杨××有过激的行为,加小心点。”我有些惊诧的说:“不会吧!他是做过领导的人,是懂得国家的政策和法律的,能自找苦吃吗?再说,他都是五十岁的人了,怎能抵住我们三个人的力量。”孙干事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人在一起生活就产生感情,你们重任在身,与他不能产生阶级友爱,界线要分明。”我坚定的说:“孙干事你就放心吧!这些事我们一定做好。”谈完话之前,放风的人早进了屋。孙干事大高个,长的很漂亮,她把我当成小弟弟看,每次我去她的办公室,她都在别人的面前,夸我工作干的好。 1969年的三月份,哈青来了一百多名上海的知青,营部显得热闹起来。几天后,刘××学着生硬的上海话,向过往上厕所的上海男女知青要毛主席记念章,见着上海知青他就大喊:“把我大肥裆!(本我匝徽藏)”他说不好上海话,惹得上海女知青骂他,“岗督!”他听了大笑,完全不在乎。我被抽出来到了新组建的工程连,不久当上了二班长。营部有一个大连队是二连,还有后勤工作的人员都在营部。二连是生产连队,那块“九十垧”和别的麦地都由二连春耕播种,二连有农机排。工程连的宿舍在营部的最西头,男宿舍后面的一栋房子是工程连的女宿舍。挨着我们男宿舍的是二连的女寝室,往东是二连的食堂,再往东是后勤的食堂,前一排的这些房子紧靠大道,向西通后来建的“畜牧连”,路过流经哈青的“卧都河”(后被称为知青河)小桥,可去一连,一连较大,也有农机排,一连和二连是哈青的主要生产连队。我们在二连的食堂吃饭,吃饭前那些上海知青在毛主席的像前,晃着脑袋“三敬三祝”,每顿饭前都是这样,有的人嘻皮笑脸,很不严肃。他们见着馒头,发糕、高粱米饭就喊着要吃大米饭,哪儿有呀?城市过年才供应每人半斤大米,都省着熬粥喝。二连的打饭窗口,有一个极其漂亮的苏北姑娘,姓庞,说着苏北话,有些苏北姑娘不会说标准的上海话。我第一眼看到她时,就被这位有着上海风采的姑娘迷住了,她有一米六十七的个子,长得清秀靓丽,梳着一根独辫的笊篱头。她皮肤白晰,两只乌黑的双眼皮杏核眼有神,闪着少女的光彩。俏鼻子下的嘴唇美丽动人,笑的时候牙齿洁白,她的下巴有一小层肉,有点双下颏,十分可爱。她穿着一身蓝卡几布衣服,合身得体,形体流畅自然,走路姿势优美,端庄大方而不张扬,在整个上海来的姑娘当中,可称得上是一个非常标致的苏北姑娘。她住在上海浦东区,在那里上学。上海浦西居住的大都是正宗的上海人,浦西的姑娘上海话说得很标准,浦东人和浦西人,隔着黄浦江还层次挺鲜明的。由于是两个连队的人在一起吃饭,这打饭窗口美丽的苏北姑娘对工程连来吃饭的人不怎么热情,有时我们吃饭来晚了,她就用苏北腔调说:“由来了,由来了!”我们有时也学着她的腔调回敬她,她一脸的严肃。二连的人回来晚了,她们都给留着饭菜,我们有时就吃不到饭了。我们连队经过和营部请示,同意我们盖个大食堂,被审察待用的前营长苏××到工程连降级使用,当了指导员,营部的最高领导是朱代表,现役军人。营部派出二连的马车给我们拉木料,我们备土和泥,整来麦秸当羊穚,用铡刀把麦秸铡成十公分长,一层一层的铺在黄土中,泼上水闷起来待用。知青们首先开始照着白灰线挖坑,然后埋柱脚,再拉竖担跑横梁钉板皮,天棚板和墙版一块干,房盖上苫草,用泥抹住,墙两面钉板的中间夹泥,最后用羊穚泥抹板墙。经过一个星期的苦战,一栋很漂亮的房子盖成了,全体知青和指导员合影留念。 size]文字
|
|
|
浏览次数:416--
|
----上篇文章:纪实文学<<最是枫叶火红时>>(四)作者:木青(寻求发表)
----下篇文章:纪实文学<<最是枫叶火红时>>(六)作者:木青(寻求发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