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错字及其他
前日,我混迹于各方代表之中,有幸参加了一次稍具规模的会议。一向很少参加会议的我,心情还多少有些激动和庄重。而主席台上进行经验交流的一位领导竟然张口就是错字,不仅令台下窃笑不已,就连我这样一个没有多少“墨水”的人也忍俊不禁,心内唏嘘。所幸讲话的领导并不是很多,如果再多几个,要丢什么丑还真说不准。 这不由人想起以前参加过的几次会议,那些出自领导口中的错别字总弄得人啼笑皆非。如:酗酒之“酗”常被读作“凶”,棘手之“棘”常被读作“辣”,恪尽职守之“恪”常被读作“各”。洋洋洒洒地一份好材料,除了断句上令人失笑外,几处错字便更多了些滑稽。 在领导心中,自己是万事旨通、无所不能的,以为那些字本该那样念才对。在那些长于拍马的下属眼中,领导的这一点小错误充其量是一时疏忽而已,要不就是不拘小节、胸怀宽广的体现。是啊,本来不就是念错几个字么,值得去大惊小怪?可是,转眼一想,这中间还是有问题的-----正因为你是领导,张口就是错字,这恐怕不是能一笑了之的事。 有人说,小事一桩,就权当口误嘛,何必较真。错,这绝非口误。所谓口误,是忘乎所以不小心说出了不该说的话。那么,它只能是知识性错误了。这就有必要怀疑他是否是有真才实学的人了,而怀疑他是否有真才实学,就不得不怀疑他手中的学历的真实性了。 众所周知,近两年来,假学历如同灾荒泛滥,流行于包括行政管理岗位在内的各个领域,以至于真学历也不值几两银子。随便看看,大多数干部的抽屉里,至少有三五个大大小小的学历证书。假学历泛滥,国家不得不出面进行整顿。倘若真是如此,他的学历虽然多、虽然高,只能说明这些东西有可能是通过非正常渠道搞来的。像这样的学历,不念错字才怪。 如果谁说他们平时学习不够,这倒是说得过去的,是符合事实的。是啊,已经当官了,还要学习做什么,咱一句话,就是一道命令,要什么有什么,还要知识、要学习做什么?不,不,他们不是没有学习,而是学习的。君不见,他们的案头书籍堆如山,君不见,他们的学习笔记满当当?可是,他们的这种学习,也不过是为了完成某项任务在造势,是做给上级和群众看的表面工程而已。 这中间又有了新的疑问。目前,作领导干部的,都是高学历者,都是按照“四化”标准选拔的,在提拔过程中有推荐、考察、审查等比较严格程序和环节。那么,这样一个张口错字的人何以被选拔到领导岗位?对了,除了领导选拔任用上的制度不健全和过程漏洞过多之外,更值得让人想到的是,这个人是不是有什么背景,是不是已经内定好了,选拔的过程不过是遮人耳目的过场?。或者,这家伙是个极讨人喜欢的人,因为他很善于花银子(姑且不论钱的来历)。 是他们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学习吗?不是,他们中有一些人还在带薪深造,看上去在不懈地学习着,但效果还是值得怀疑,让人不能不想到他们打着学习的旗帜到底是在渡假还是在造假!另外,所谓“充电”,在有些人心中,并不是要提高水平,为地方为百姓做些什么,只不过是要符合任职条件,在岗位上霸得更久一些罢了。老百姓虽然口里不说,心里却是清楚不过:他们的时间是很多的,这些时间只不过是用在打麻将、喝白洒、洗桑那上而已。难道不是吗?从赌场、从色情场所被抓的,有几个是平头百姓?只不过是有人护着他们不让曝光罢了。 算了,在国人面前读错字就不计较罢,毕竟我泱泱大国,文化源远流长,母语不是人人都能学得通、弄得精的,何况有俗话为证:“识字不识字,先识半个字”吗。低头一想,不行,不行,还是得计较的,倘若叫那些前来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听了,他们准会大吃一惊:“作为领导出口错字,怎能成为人民的代言人,怎能管理地方事务?”或许老外还会连带许多:“别忙着学外语啦、出国培训啦,还是老老实实地学好自己的母语罢”。 照此看来,领导干部口出错字,绝非小事。小处说,是缺少文化知识,令百姓失笑,让百姓看不起,不利于工作开展。大处说,有损行政人员形象甚至有损国家形象。 要改变形象,先从嘴上开始好些。还是静下心来学习吧。
|
|
|
浏览次数:622--
|
----上篇文章:将形式主义进行到底?
----下篇文章:低处的声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