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像韩寒一样活着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22-1-18 |
像韩寒一样活着
不可否认,从心底里我是不大喜欢,韩寒这样一个文学底气不足的家伙。其幼稚的行为、乖张的举动,幽默的语言,常常又会逗得我闷闷地窃笑。韩寒的幽默好象是能信手拈来,他说有些所谓的诗人“写诗只会用回车键分行的技术”,还示范作了一首诗“说你行,你就分行/不行,就别分行/别行不行就分行”。这短小精干的几句,还很有味儿。与白烨关于文坛一事的对话,有一句就够味儿“所有的坛后来都是祭坛,所有的圈最后都是花圈。”
韩寒特酷,总让人欣赏他的特立独行,总感觉他的文章或面部,总挂着一种灰暗冰冷的面罩。他对丑陋世俗的讥讽,对某些现象的愤慨,总有鲜明的个性独立的思想。我觉着他骨子里天生就滋长着一种敢于挑战而狂妄的基因,才会这样笔墨横飞口无遮拦。
我感觉韩寒从最初的狂妄,后来逐渐又让人感到有了一些成熟与中庸。譬如他20岁之前曾经强烈主张武力收复台湾,后来又主张台湾光复大陆,曾经强烈反对专制与非民主,但是现在又患得患失、对世事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前不久韩寒曾连续发出3篇文章,表达他对社会最为重要的3个问题——革命,民主,自由——的态度,这多少让我有些意外。韩寒的三篇系列文章,反映了韩寒当前思想的迷失与困惑。其对革命的阐述多少有点看头外,对民主与自由的态度,就有些幼稚与中庸,甚至于有些堕落。韩寒把执政者没有大动作地施行民主与自由,归罪于国人的素质问题,这又回到了一个常识问题。美国数百年前华盛顿开国始,就施行民主与自由一套理论,当时美国人的素质又如何呢。说中国人素质低,其又指社会哪部份阶层。从现行的国际范例来说,似乎民主与自由与国民素质关系不大,关键在于如何引导是否有人敢于来做开天辟地之事。
关于民主与自由,韩寒写道:“如能达成,从我而言,我承诺,在文化环境更自由之后:不清算,向前看,不谈其在执政史上的敏感事件,不谈及或评判高层集团的家族或者相关利益,只对当下社会进行评判和讨论。如果文化界和官方能各让一步,互相遵循一个约定的底线,换取各自更大空间,那便更好。”这好象是乞求又有些搞笑。韩寒是谁,是政协委员还是人大代表。
还是回到话题上来,《时尚先生》杂志总监马一木说,“韩寒只是个普通的年轻人。他若正常人一样,对他不喜欢的东西说不,如果中国还有更多韩寒,这个国家将会更正常。”在许多国外人士眼中,韩寒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向民主化、多元化迈进的标志性人物,而韩寒现象,也成了国际关注中国年轻一代形象的代名词。在美国《时代》周刊公布的2010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百人榜名单中,韩寒榜上有名,韩寒得票全球第二,领先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也证实了韩寒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作为一代人杰出的代表,韩寒比同辈多了许多天赋,也多了几分幸运,他在十七岁成名并有钱。褒者,将他捧为当代的鲁迅,如路金波(韩寒的出版商)。贬者,将他骂得一文不值,如方舟子。没有人若韩寒一样饱经争议,也没有人像韩寒一样这么受人拥戴。有人说,在他那个年龄,站在他那个角度,敢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用一种犀利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胆魄大不畏权势,敢于大胆披露社会阴暗面的人真的很少,韩寒可以算一个。作为一个社会 公共知识分子,韩寒发出了自己正 义、良知的声音,如果我们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人发出这样的声音,就会让更多的人树立公民意识,让人的心态恢复 到一种普遍的常识状态。
枪打出头鸟,因为出头的往往都死得很惨,没人愿意出头,这是中国社会特有的现象,韩寒明显是个异类,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其不是个小肚鸡肠的人,他敢说,他也敢做。也许是韩寒太出名了,所以他不怕被人骂也不畏权贵。
我们这个时代,马屁精奴才型的人物太多,阉割自己思想庸禄而过的人太多,在人们的思想已经日渐开明的今天,像韩寒那样活着,这样多好。
活得像韩寒一样精彩
韩寒的一篇小文《杯中窥人》,在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一等奖,一举成名。而后出版的《三重门》,丰厚的版税,又让他有了钱。那时候他还是学校里的一个差生,除了语文英语外,其它的全是不及格。
许多年轻人愿意看韩寒写的东西,韩寒的博客就很有名,许多人闲散时就爱往那里逛,故让其人气一直往上飚。到我写这篇文章时,其游览量到了五亿九千万,这在文艺圈远远排在头名。今年到了八月,韩寒的BLOG好象就只更新了两次,也就是二月二十八日的《新年答朋友问》,以及四月二十一日的《地震思考录》,人气也很低迷,两篇文章晒了好久,游览量也只数十万,人们对韩寒的关注,好象又回到了理性阶段。
才华横溢的韩寒是八零后的一个奇迹,他的独立精神与倔强,他的狂妄与稚气,总引来诸多的争议与是非。韩寒的出版商路金波曾断言“韩寒将成为下一个鲁迅”。
韩寒的成名,《杯中窥人》与《三重门》是个契机,真正的成名因素是其对教育体制的开炮,对教育体制的改革,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与热点,而韩寒也因此成了公众与媒体关注的人物。
韩寒成名后就开了BLOG(博客),唰唰几天一篇短小的评论,这些短文往往观点独特、犀利,一下子能捅人你的心管子里,让你瞬间激动让你即时恼怒。韩寒的名气,好象就在一个白昼或一个黑夜间,梭梭梭一下子就往上飚升。韩寒开博数年后,就开始风波四起,与文坛对峙、与现代诗开战,与方舟子论战,向社会的某些阴暗面开炮。其间,文坛奇人王朔就说韩寒“整个一个民间政协委员”。
心血来潮,韩寒还办了一个千字两千元稿费的《独唱团》的杂志。为了“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古语,新书《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限量版上市时,标了988元的天价,但书背后却附了十克纯黄金。韩寒甚至表示,随手卖掉这些黄金,就能换回3000块钱。“买书送黄金”,韩寒以他的个性,用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体验了一回“书中自有黄金屋”。
韩寒作为一个赛车手,也算其中一个佼佼者,2004年获得亚洲宝马方程式资格赛冠军,获得宝马参赛奖学金五万美金。2007年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1600cc的比赛,韩寒最终夺取了该项目年度车手总冠军,而这一天也是他的生日。其车手职场生涯期间,共获六次全国顶级职业锦标赛年度总冠军,是中国唯一一位拉力赛和场地赛双料年度冠军。曾涉足音乐和歌词创作,并发行唱片。
在国人眼里,韩寒以及韩寒现象,已经成了狂妄的年轻一代形象代名词。韩寒现象,已经超越了对其本人的泛泛议论,而是成了一个受人关注的热门话题。
有些中老年人认为,你们说韩寒最有影响力,他影响到我 们了吗。这里就引出一个很有趣的话题,你们中老年朋友还看书吗,平常枕头边还放着一本书吗,你还有欲望到书店逛逛后,买一本书回来吗。如今,读书,买书,好象成了年轻人,甚至仅仅是学生的事了。前总理温家保好象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这似乎有所指又有一点点的无奈。写书、读书,好象仅仅成了少部分人仅存的一点习惯时候,读书这种行为常常被人当作取笑的乐趣时候,人们的目光常常就停滞在麻将桌、娱乐场所之时,你会不会为这个社会感到一丝一毫的悲哀。
韩寒的写作闪耀着智慧的光泽,语言幽默而机巧,熟悉笑料和讽刺的运用,轻巧地就能捉住世事的小辫子将其说笑一番。如他写一座建国后造的大桥“憔悴得让人踏在上面不敢打喷嚏”,写一个写爱拆信的班主任,“凡视野里有学生的信,好比小孩子看见玩具,拆掉才罢休”。并说自己是“完完全全彻彻底底反对现在教育制度的小混混”。 韩寒还把博士理解为“就是学会了把一句谁都听得懂的话说得谁也听不懂。”
韩寒的写作就是这样,总闪着灵异与智慧的光芒,让人啼笑皆非,又让人若有所思,你不能说不对也不能说全对。
韩寒代表着年轻人的一种精神与潮流,其对许多现象的抨击,显示出一个年轻人特有的忧患和傲骨,这种忧患还有着一种傲然于世的硬气。这使他在某些人眼里成了玩童,不为其所爱。有时,我想过这样一个小问题,一个人庸庸禄禄活着好,还是像韩寒一样活着,活得像韩寒一样精彩。
韩寒对余秋雨
曾在网上看过这样小段的故事,韩寒对小时候在金山住过的老宅依然情有独钟,因其是一个恋旧的人。听说老宅传来了要拆迁的消息,但韩寒坚决不同意拆房子,并说“给我多少钱都没有用。”韩寒爷爷知道孙子的犟脾气,因此很着急,总想着有没有办法不让房子拆掉。有一天,韩爷爷从报纸上看到有关“名人旧居”的报道,觉得孙子也是名人了,不妨效仿,就把此事告知了韩寒。韩寒听了大笑“您把我当余秋雨啦”。
韩寒与余秋雨有段时间曾有过对峙,我觉得韩寒和余秋雨相比,就象《笑傲江湖》版中的令狐冲与岳不群。韩寒就象令狐冲,虽师从“名门正派”,但从中途退出(退学),其虽无心纵横江湖,却练就了让名门正派不屑一顾,却又让人头疼不巳的绝世神功,他的短文就象是一支独孤九剑,剑锋所到之处,无不剑中对方要害。
上海一直是中国中西文明汇聚交汇的地方,很多文学大家曾在此居留。目前的上海滩,依次出现了两个在全国响当当的人物,一个就是号称大师的余秋雨,另一个就是没有名号的韩寒。
余秋雨早期的散文不乏一些深入的思考,也让人耳目一新过,应该说他的江湖地位还是靠他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打出来的。但他就象岳不群一样,功成名就后不满足于只做一个江湖中的小头目,拿到《葵花宝典》后,就有甘愿自宫倾向,充满了谎言与虚伪,若岳不群一样,表面满口仁义道德心里阴险冷漠。我们看近些年余老的文章,华而不实,内容空泛,很多时候丧失了独立的人格,明目张胆地常给自己脸上贴金,文章少了锐气与刚气,却溢满了一股酸腐的味儿。
余秋雨可谓名门正派,功夫好象到了出神入化境界,离真正的大师好象也只差一步之遥,但遇到手持独孤九剑的韩寒,似乎就遇到了克星。一个人手中的剑钝而无光,语言稀松而糊涂,而另一个人手中之剑,闪着寒光锐着光芒,言语机巧而智慧。
|
|
|
浏览次数:541--
|
----上篇文章:汪国真,一双熟悉的眼神/诗歌/张礼
----下篇文章:郭敬明的困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