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女人们,抛弃你的完美主义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22-1-18 |
女人们,抛弃你的完美主义
刘树英/译
当今,作为一个女人,你经常会为自己的缺点感到沮丧,恨不得变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你知道吗,追求完美会让你身心疲惫,甚至影响你的家庭、生活与身心健康,何不抛弃你的完美主义去接受自我呢?
如何接纳自我
我永远不会忘记几年前的那一幕:一个星期天早上,我在教堂里做完礼拜后,和其他教友一起参加了教会开办的“成人福音学习班”。上课时间到了,一个头发花白的女士冲进了课堂,站在讲台上准备讲课。突然间,她意识到自已在匆忙间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她的那副假牙。一开始,她显得有点尴尬,但她很快镇定下来,笑着说,“我想这还不至于影响我的讲课吧。”就这样,她坚持用没有牙的嘴讲完了课!
现在我已不记得当时的讲课内容,但这位女士的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中,她无形中给我上了最好的一课:在我们奉献和追求爱的过程中,不必要求自己事事完美。
在我们周围的女人中,有不少完美主义者,他们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失去了轻松愉快的心情,错过了无数的人生乐趣。而上面这位女士却懂得自我欣赏的艺术,她没有因为自己不完美的形象而放弃讲课,而是以实际行动让自己的美得到升华。
如何接受自我?这确实是我们每一个女人都应该学习的人生课程。
完美主义是陷阱
现代社会和以前相比竞争压力要大得多,社会对女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入得厨房,又要出得厅堂,还要求智慧与美貌并存,难怪乎很多女性都追求优秀、出众,以此作为自己实现人生目标的必要条件。然而,这些条件对于大多数普通女性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及的。这给她们带来了无穷的痛苦和烦恼,生活也变成了一场不断追逐成功而毫无乐趣的游戏。
实际上,许多人都陷入了完美主义的陷阱——“不完美就是一无是处”。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看问题就会出现偏激,事情稍有一点不如意就认为是一场灾难。有的人会因为最后一道菜炒得熟了一点就认为整顿饭“糟糕透了”;一个苗条女子可以仅仅因为腰身的尺寸不和理想就认为自己是一个肥胖的人:有的人会因为婚姻里出现小矛盾就认为自己的婚姻是失败的……
这种非黑即白,非好即坏的观点是有害的。专家说,要健康地、客观地看待世界,不妨把黑色和白色调和成灰色,尝试把一切事物都置于这一中性色调下看,你会发现每一件事情都存在多面性,你遇到的只不过是其中一种罢了。如果你一味钻牛角尖,抓住缺点不放,那么你首先就被自己打败了。遇到这种情形,不妨问一问自己:这个缺点真的严重到会在以后的生活中造成重大的影响吗?如果不是,那就不要再为此烦闷了。
为什么女性会把个人的要求标准定得那么高呢?我们为什么会掉进完美主义的陷阱呢?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布鲁斯认为,一切问题的根源都可以追朔到童年时期,父母的高期望值加上自身的性格影响,会导致你在成年后变成一个完美主义者。“完美主义一旦变成了人内在性格的一部分,你就会逐渐从取悦父母转向取悦自己,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孩子们从小对成绩的焦虑情绪中看出端倪来。”布鲁斯教授说,“高标准要求自己当然是件好事,但你必须清楚人无完人这个道理:”
你有“完美综合症”吗
如果你还是固执地坚持完美主义,那么你就会为你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付出代价。布鲁斯教授说,“固执是不成熟的表现,这种人的性格是有缺陷的,不能称之为完整的人,他们很容易发怒并会因此失去许多机会。而且,他们会提很多要求,对周围的事或人总是吹毛求疵,总之,这种人很没趣。”更不幸的是,最终他们会被长期的压力折磨得筋疲力尽。
你是否宁愿单独承担家务和工作,也不愿意请你的丈夫和朋友帮忙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你可能就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因为完美主义者总是希望亲自把每件事都做到最好,他们不愿意谓求别人的帮助:这样的结果是,你很快就会淹没在繁杂的事务里。
还有一些完美主义者的问题不是要面对大量的事务,而是面对工作时的犹豫态度,因为他们注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无论是因为要做太多的准备工作而耽误了工作的开始,还是因为害怕最后失败而中止了工作,他们总是围绕着开始还是结束的问题犹豫不决。
以上问题是否一直围绕着你?如果是,你就要提醒自己注意了。实际上,偏执地追求完美就是罹患了“完美综合症”;医学专家警告说,完美主义者由于经常备感压力,容易患焦虑症、饮食失调、偏头痛和心脏病。
怎样抛弃“完美综合症”
如果你是一位完美主义者,那么你就会习惯于指责你周围所爱的人的缺点,直到他们灰心丧气,不再打算讨好你为止……。抛弃你的完美主义是重要的,因为这不仅有利于你身心的健康发展,更能让你周围的人也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
那么,怎样才能跳出完美主义的陷阱而抛弃你的“完美综合症”呢?布鲁斯教授提出了十大法则:
法则一、抛弃外在压力:我们总是努力争取获得社会的认同而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实际上,获得自己的认同才是最重要的,生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是很累的,我们为什么不能为自己而生活呢?现在尝试抛弃一切外在的压力。用自己的目光去评判一切吧。
法则二、做到相信自己:只要你清楚自己干得好就行了,不必四处寻找掌声,要知道有的人不喜欢赞扬人,而有的人赞扬你只是出于恭维。最好的方法是做到自己心中有数,这样才不会为别人的话左右。
法则三、试问身边男人:你要求自己时刻以最美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总是为了腰身是否粗了一点;指甲是否断裂了;头发有没有给风弄乱;鞋子的样式是否旧了一点;自己今天有没有说错话等小事而烦恼。不妨去问一问男人,看看他们是否真的很留意这些事情。令人吃惊的是,大多数男人并没有留意这些细节问题,那你又何苦自寻烦恼呢?
法则四、保持乐观心态:如果你遇上什么不如意的事情,不要老想着糟了,这下子完了,不妨想一想事情好的一面,如现在这样还不算最坏,你已经算走运的了。这是一次好的锻炼机会,下一次你一定会成功。你还有其他机会,不妨寻找一下突破口等等。记住,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让失败打垮你的意志,你很快就可以看到成功在向你招手了。
法则五、不与别人比较:老拿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是不明智的,这样做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要克服和别人比较的心理,不妨做以下这个实验:首先,坚持一个小时内不进行自我批评,也许这对你来说有点难;接着,把它延长到半天,一天,直至一个星期。如果你在一个星期内能消除大脑的消极信息反馈,这就证明你已经前进了一大步了。
法则六、善于寻找平衡:人的身体就像是一架天平一样,天平两边分别放着要求和能力,只有保持两边平衡,天平才不会倾斜,人的机体才能正常运转。当你对自己的要求超出了力所能及的范围的时候,天平就会出现倾斜,你就会觉得疲惫不堪。这时候,你需要重新调整一下要求和能力的比重,方法是把原来的大目标切割成一个个小的目标,对于那些暂时难以达到的目标,不妨先放在一边,从切合实际的目标做起,循序渐进,这样就能增强你的自信心。
法则七、学会享受过程:每做一件事,都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你的行动上,享受努力的过程。而不仅仅只是留意最后的结果。成功固然重要,但成功并不意味着一切,要懂得享受努力过程中的每一分进步和喜悦。这样,即使你最后失败了,你仍然拥有了一种快乐的体验。
法则八、感受微小成功:如果你想整理一下房子,可以先从主人房的每一个小抽屉做起,然后到书房、小孩房、客房、厨房、冲凉房和客厅,一步一步来,每打扫完一个房间,你都可以停下来欣赏一下自己的杰作,然后再开始整理下一个房间。如果你一开始就想完成整间房子的整理工作,东弄一下,西弄一下,结果只会把房子搞得一团糟。做事情就象整理房子一样,不要让繁杂的事惰把自己弄的晕头转向,每次只做一件事。享受每一个小小的成功带来的喜悦,让它成为鼓舞你继续前进的动力,直至完成所有的工作为止。
法则九、注意有幽默感:有幽默感的人是可爱的,因为任何事在他那里都会变换出无穷的乐趣,这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拥有了幽默感,就拥有了潇洒的人生。所以,当事情没有按照你的意愿发展的时候,尝试运用幽默感来化解心中的不快,如认识到人生不如意的事总是会有,这样才证明你是个实实在在的人,而非神。有时候,当你遇到尴尬的事情,如朋友们突然来访,而家里又一团糟时,不妨轻松地笑着说,“哦,真高兴大家来我家玩,看我这里刚刚遭人打劫过,乱七八糟的,请别介意。”然后请他们进来坐。这样,众人肯定会会意地一笑。气氛就会变得轻松愉快了,你也可以掩饰自己的尴尬了。
法则十、尝试不完美心情:尝试做一些不那么完美的事情,如烤一个美味但形状古怪的蛋糕;照一张自己满头发卷的搞笑照片等,看看自己面对不完美时的恐惧心态有多严重。实际上,在你多次亲历这种不完美的感觉之后,你的承受能力也加强了。
的确,追求完美没有错。但不能强迫自己或别人做到完美,一切还是顺其自然的好。如果你想使自己和周围的人都感到满意,就要学会运用以上的十个法则,就会以欣赏的目光看待自己和别人的努力,忘掉那恼人的完美主义。
译据美国杂志《生活信息》2013年3月号
原文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奥普拉·温弗瑞
|
|
|
浏览次数:570--
 |
----上篇文章:美国体育协会提议
----下篇文章:我在美国打工的“美女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