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2022,VC投资最重要是“着眼于未来”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22-1-27 |
“我们需要去想象未来是什么样的,且如果未来是以某种面貌呈现,那么这样的未来需要哪些功能、哪些服务、哪些设备、哪些技术的实现手段?”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GGV纪源资本(ID:GGVCapital),作者:符绩勋,编辑:张颖,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回顾2021这一年,在投资节奏方面,GGV没有放缓,反而投资金额比2020年高出不少。最近我给同事们的公司内部全年总结里提到,2020年我们在全球投出了8亿美金,2021年翻了一倍,投资了15亿美金,这个数字已经足以说明我们的投资速度。
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看到,不仅中国市场在增速,2021年对于中国与全球来说都算是一个投资大年,海外的投融资额度也在增长。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东南亚VC风险投资基金的规模,此前它们的规模大多是小于1亿美金,现在的体量能大于4亿美金了。所以,今年,我看到的更多是利好因素。
01. 不可逆转的“数字化”洪流 我尤其看好全球的“数字化”发展趋势。To C端的数字化发展已经足够蓬勃,我们看到过去两年,数字化正在从to C端逐渐转向to B端去发展与沉淀,在影响to B端的作业方式、管理方式、数字化的经营等等同时,更多企业端的应用与需求也油然兴起。我们看到协作软件的发展,看到社会进入云时代、企业进入云原生架构的趋势,也投资了很多围绕着数据安全、数据治理的公司,例如青藤云、数牍等。
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其实很容易理解。疫情之后,大家花在Zoom、腾讯会议等等这类协作软件的时间变长了,花在视频软件上的娱乐时间也变长了,在电商、外卖、社区团购上花费的金额也更多了。
习惯的改变背后是这些工具类产品的支撑。而且,这种改变渗透到全球各地,开始影响每个区域的to C与to B生态。
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是数字化带来的供应链变化。去年一年我们都在讲D to C模式,即直接从工厂到消费端,例如我们所投资的Patpat可以将童装从中国工厂直销到美国、中东等市场,供应链被显著缩短了,以及我们所投资的百布,解决了很多纺织行业线下的痛点问题。
原因在于数字化本身能够压缩整个信息链条与供应链条,同时加速很多变化,链条缩短之后,很多交易的中间商会就被淘汰,但也会产生一些行业垂直类企业的新机遇。2021年上半年,我们确实看到了所谓的“供应链红利”。疫情后很多区域停工停产,一批企业抓住了机会,但是随着大部分地区进入与病毒共存的状态,如何将全球供应链整合得更高效已经成为了新的议题。大家会关注到进销存的管理系统,所以我们投资了店小秘、领猫等项目。
在我看来,中国企业主导跨境电商、全球供应链整合的背后也暗示了另一个趋势:很多中国产品能出海,本质上是中国技术在出海,或者说中国的工程师能力在出海。就像大家很多年前使用美国公司的软件一样,海外地区也逐渐接受了中国出海的产品。
说回到“数字化”,现在我们处于一个“被数字化”的大时代,回顾我在创投行业工作的20年,前面的5-10年里,互联网经济占整个经济体的比重非常小,互联网公司在很多企业里面,也完全无法进入前10位、前20位。但近10年亚马逊、苹果、微软等公司已经有效地把自己“数字化”了——现在头部公司都是数字经济类型的公司,并且在美国都是万亿级美金市值的公司,这是以前很难想象的。而越来越多数字化巨头的出现,意味着监管机构需要出台更多的要求,包括对反垄断的调控,中国与海外都在寻找这种平衡。这也将是数字化带来的新议题之一。
我们也看到,底层变化将带来新一批创新。最近与同事一起研究云原生的时候,我们也得出一个结论:很多新兴的商业机会,根本在于底层技术的不同:就比如最底层的X86与ARM芯片架构的革新。
02. 抓不住的概念,抓得住的硬科技 2021年冒出了“碳中和”、“元宇宙”、“硬科技”等热点。首先,我认为热点的背后肯定有自己的道理,如果市场没有共鸣与需求,这些领域也热不起来。尽管我相信随着竞争格局的变化,其中有些企业能够发展不错,但我们不会贸然出手。
从投资人角度,我更倾向于通过热点去思考未来,再回来看未来需要哪些企业,产品需要哪些功能,用怎样的技术去实现,再以此参考投资决策。换句话说,我更希望以概括的方式去思考,再寻找其中细分赛道的机遇。
例如,针对碳中和这样的话题,我们对人工智能、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已经覆盖了热点背后的逻辑。我们投的智能制造企业如小鹏汽车,出行企业如哈啰单车,都在无形之中解决碳排放问题。前不久我们参与的董事会里,大家讨论了一系列有关碳排放的问题,同时也在思考,如何将碳排放转化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指标。我们倾向于将崇尚低碳、环保的企业分为很多类别,而不是只去寻找某一类企业。
目前国家在推进整个低碳、碳中和的经济发展,这意味着很多能源电动的契机在油生而起。小鹏汽车2020年在纽交所成功上市,2021年又在香港双重上市,作为能源电动车的标杆企业,小鹏汽车也用自身的演进与发展,持续助力资本市场,以及整个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的发展势头。 低碳不是单单需要某一类企业低碳,而是需要全体企业、包括我们每个消费者,在平常的行动中都要将环保的意识贯彻于其中,它是一个全体企业包括消费者都需要去探索的问题。况且很多全球性的问题通常很难被一两家公司,甚至某个区域的几家公司解决。全球各地都会出现各类气象灾害,可见环境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全球化协同。左右碳排放的也不仅仅是汽车,还有畜牧业,它所影响的也不仅仅是农业与工业,还有民生。除了风能、核能、太阳能等领域,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细分行业。
作为VC投资人,我们很多时候需要去着眼于未来,关注更大的方向和场景。我们需要去想象未来是什么样的,且如果未来是以某种面貌呈现,那么这样的未来需要哪些功能、哪些服务、哪些设备、哪些技术的实现手段?而对于未来本身而言,我们是用元宇宙去概括它,还是用低碳、碳中和去概括它?都是一种概括的方式。对VC来说,我们探索未来就是布局未来,要在未来中寻找很多细分赛道的机遇。
“元宇宙”这个热点与碳中和相似,都能涵盖很多行业。每个人都有自己定义的元宇宙,我眼中的元宇宙就像《头号玩家》里面的那样,我们可以将自己放到另外一个虚拟的世界里面去,在那个世界有自己的社交,会购买自己的服饰,会添加数字资产,产生虚拟经济。VR游戏其实已经带了一点元宇宙的要素在里面,随着区块链为代表的去中心化发展,元宇宙进程也将加速。区块链推进的是对整个创作群体的利益保护,创作者群体有了更多的经济权,可以让创造者体现更多的自有价值。
略为不同的是“硬科技”,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对前沿科技非常重视,2021年也加大了布局,也花了很多精力在前沿科技上,其中包括机器人、半导体、AI+医疗等。硬科技比起其他热点更具体,但GGV对硬科技较为审慎。我们不认为简单一款芯片就符合硬核科技的标准,因为我们首先要研究的是一个链条,要先看清产业链的需求与发展;我们也不希望看到硬科技只是简单的进口替代与国产化,我们更希望看到硬科技技术带来的市场增量。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最近召开的GGV年度大会中曾经提到,如今小鹏汽车是1700颗芯片,随着小鹏汽车的智能化加速,可能所需的芯片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如果相信智能车是未来,这便是一个增量市场,它将带动的不是未来2-3年的发展,而是未来5-10年的发展。跟随着这个增量市场的发展,GGV会试图弄清上游链条的状态,再去找硬科技的投资标的。
对GGV投资的企业来说,一个企业可能需要两到四年来完成自身的初步发展与成长,随后花费一到两年的时间上市,到最后退出的时候,可能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到七年。
企业的成长周期与投资的回报周期很长,如果只关注企业的短期替代性,它能够释放的价值是很薄的,对VC来说可能回报也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更追求企业的长期发展空间。而如果一个企业能够长期发展,它必然需要追随产业链的本身不断迭代与演进。就像小鹏汽车一样,它紧跟汽车产业的上下游的变化而发展,这些变化会带来很大的机遇。
03. 感动、遗憾、习惯 最后也分享一下我在工作习惯上的改变。疫情之后,我的出差少了很多,尤其几乎中断了国际出差,取而代之是越来越多的视频会议。除了一些额度较大的项目,很多初创企业的投资都已经完全通过视频会议来完成决策。
我一直都有早起的习惯,如今更加对早起这件事习以为常。早上的时间很利于思考,家人还没醒,房间足够安静,我喜欢冲一杯咖啡放在桌上,趁着脑子清醒时去快速处理一些事情。很多同事去年发现我常常会在早上五六点开始发邮件、回复微信,这已经变成了我的“新常态”。
而就算是处于疫情“新常态”时期,一些过去的习惯我也依然保持着:我很喜欢各种球类运动,如今也经常会去练习,比如羽毛球、壁球、网球、高尔夫等等。一些偏向极限运动范畴的运动,像滑雪、潜水等,我也很喜欢。我最喜欢的运动是羽毛球,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你运动量爆棚,打完大汗淋漓的感觉很好。而这些疫情前后不同生活和工作状态的对比,我也发现了个人自身更多的性格特点:比如在处理工作和日常事务上,我是一个追求效率的人,如果一个事情,我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它办成,我就不想花更多的时间。对于一些低效的流程和事情,我会希望尽快推进,摆脱这种低效的状态。从这一方面来看,我是个急性的人。
但是我也有慢性的一面,比如在休息放松的时间里,我喜欢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去海边走走。周末空闲的时候,我也会和三五好友,到家里或者外边喝杯东西,在这些场景下,就没有太多对时间的要求和考虑。
而回望这一年,让我最难忘的创业者是老朋友,Grab创始人陈炳耀(Anthony Tan)。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一直在中国,没能出差,过去一年与他的互动多是在网络上。
Grab在不断地去寻找上市的路径,并且走了一条不简单的路,通过SPAC方式如愿登上了纳斯达克,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SPAC合并交易。
整个上市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他的坚持,甚至偶尔的无奈。我记得前不久我在linked-in里发了一篇文章,他也转载了,我那篇文章,还写了一段话让我蛮感动的话。尽管我们很久没见,但在社交媒体上一直互相称呼“Bro”,关系仍然很近。他一直很乐观,Grab如今已经是一家很大的企业了,他也一直希望带动整个团队一起进步,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21年也给我留下很多感动。2021年,我感觉最有成就的事情是GGV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2021年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一共募集了约200亿人民币。GGV成立21年,此前的20年的总募资额是约400亿人民币,而2021年我们在此基础上短短一年时间,就将募资额增加到约600亿人民币,这是一个很大的里程碑。
在业绩上,虽然2021年整体的宏观经济与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这一年也产生了10个IPO,特别是小鹏汽车和HashiCorp,带给了我们超高的投资回报。所以在整体的业绩上,GGV也可以说是上了一个新台阶。
除了基金的规模,过去一年里,我们整体的团队也上了一个台阶,从2021年的1月份到4月份,我们做了很多管理与组织上的调整,这些调整让我们整个基金组织不断进化,团队配备更合理,协作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团队精神也比以前要强很多。这个是让我感到特别骄傲的。总的来说,过去一年我觉得GGV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不仅仅是很多同行、协会或者是LP们给我们的认可而推动的,我相信这些进步也是身在GGV的大家都能有目共睹的。当然,有一定的成绩对我们来说是鼓励,未来还是需要继续努力。
|
|
|
浏览次数:674--
|
----上篇文章:吃200元一斤的日本淡雪白草莓,就是财富自由?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