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如何消除中等收入者的群体性焦虑?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22-1-27 |
如何消除中等收入者的群体性焦虑?(两会时评投稿)
文/陈英凤
小姚在北京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每月收入约7500元,扣除五险一金和个税后,每月实发约6500元,再除掉房租、伙食费和交通费等生活必需开支,每月积蓄不到2500元,他说生活在北京没有安全感。租住在蜗居,出门挤地铁,买房是奢望……小姚的感慨引起许多上班族的强烈共鸣。全国人大代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易敏利指出:“这反映出我国中等收入者非常脆弱,享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较少,生活负担压力较重。”(3月13日《北京晨报》)
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成熟社会的中坚力量,是消费社会的基础。这个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的,但是现在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高昂的生活成本,让他们陷入了群体性焦虑。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10年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面对高房价、汽车等大宗消费,多数中产成为“房奴”、“车奴”。这不能不让人忧虑!
以房价为例,月均收入7500元,即使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这样的收入也可算是工薪族中的白领了。然而,面对几万元一平米的房价,这样的收入简直不堪一击。在高房价下,即使你是中产又如何?当多数中产成为“房奴”,为高房价疲于奔命时,他们还有何幸福感可言?这样的“中产”还是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吗?当前的高房价,已成为影响我国中产阶层数量和规模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因素。在房地产成为暴富行业的背后,实际上是以多数人背负的沉重背负和压力为代价,其实是以合法的方式和名义,将国民的财富实现了一次悄无生息的大转移,将普通老百姓的钱向少数特殊利益群体身上集中和转移。房价的高企,使得刚刚产生和起步的中国中产阶层,向社会底层沉降,可能被扼杀于摇篮之中,这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而高房价仅是国内高昂生活成本的一部份。
日本学者三浦展在《下流社会》一书中指出,向来稳定的日本中产阶层正两极分化,年轻一代跻身“上流”者少,而沦入“下流”者却源源不断—— 日本社会正在“下流化”。如今,日本所面临的“下流化”困境在中国同样存在。长久以来,扩大中产阶层的数量和规模,建设所谓的“枣核型”社会,一直是我们不懈追求的一个目标。然而,悲哀的是我国的中产阶层尚未形成稳固,中产的数量和规模仍有待扩张时,便开始呈“下流化”了。在中产阶层让人艳羡的的生活的背后隐藏“房奴”、“车奴”的辛酸,光鲜的背后其实是“伪幸福”。有媒体报道说,白领中产人群正因为房价高、不宜居、没有幸福感、工作压力大等原因,而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出逃,这样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显然,包括高房价在内的生活成本和负担的急剧增加,是中国中产阶层“下流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做大中等收入群体,首先要织密社会保障网。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主要覆盖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享受不到城乡低保、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政府要切实加大调控房价、稳定物价、推进教育公平、深化医改和完善社保等方面的力度,为中等收入群体“减负”,建立有利于中等收入群体增长的社会保障体系。其次,要千方百计增强中中等收入群众的收入。关键是在顶层设计上落实“两个提高”,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两个提高”从概念变成政策。
|
|
|
浏览次数:650--
|
----上篇文章:夫妻性商指数的健康测验
----下篇文章: “穿着——气候”拾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