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杜绝抄袭的关口在哪里?
杜绝抄袭的关口在哪里?
广东省开平市政府调研室 邱镇尧 笔者读了山东省日照日报社山海夫发表在1月3日《中华读书报》上的文章“自由撰稿人与自由抄袭人 ”和惠铭生1月4日贴在青峰论坛上的“发表文章取消笔名制如何 ”两文,深有感触。笔者近年来发表的一些通讯、随笔也曾被当地和外地的文抄公改头换面甚至一字不漏地抄到别的报刊发表捞稿费。笔者曾在本市的一家县级报看到全国各地的文抄公特别是江苏盐城地区、辽宁锦州、抚顺等地的文抄公成批成批地将他人的文章投寄过来,明眼人一看就知是抄袭稿。后来请教一些编辑,得知辨别抄袭文抄公很容易,就怕编辑不是有心人。归纳起来,辨别抄袭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看作者身份与文章内容是否对称?不管是谁都不是什么都能写的全能天才,比如一些偏居一隅的小学教师,连北京天安门朝哪开都不知道,居然能泡制出发生在北京的娱乐新闻,况且他根本就不可能有时间跑去采访,岂不是很荒唐!有些文抄公只不过是一介布衣,但他一会变成医生、一会是汽车司机、一会是教师、一会是企业家、一会是电脑天才、一会是家庭问题专家,其实这些专业领域他一窍不通,看到他投这些稿就知道百分百是抄袭的。
二看作者投稿量是不是高产得出奇?一般地看,即使不休息,每天也只能写两三千字文章,货真价实的高产作者也不例外,而文抄公通常是每次都搞好几篇,轮番轰炸。特别是那些一稿多投者,油印稿者,多半是文抄公所为。如山东的李某某、福建的东方某、广东侨乡的李某某和陈某某等。
三看作者的署名与通讯地址的变化。用笔名发表文章是很正常的事,但如果他经常变换笔名,就必是文抄公无疑。还有一类文抄公,署名还是原来的作者,但通讯地址是自己的,这种前后矛盾的文章,即使是傻瓜也看得出是文抄公在太阳底下抄袭。
四是电话核实真假。许多文抄公因为不是自己写的文章,对抄袭的内容就没有什么印象,收到他的稿后一个电话打过来问一些该稿的内容,如果他支吾说不出,肯定是文抄公无疑。
五是看地域的远近。许多远在千里的文抄公抄当地的文章投到外地的报刊,特别是哪些发行量不大的报刊,以为鬼不知神不觉。如果是好文章,为什么不在当地发,偏偏要投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呢?因为做贼心虚呗!
六是写尽天下事的多是文抄公。这种人足不出户,却能写出全国各地的纪实、游记,岂不是怪哉?笔者常在深圳特区报的《社会与法》版和广东工商报《纪实》版看到某成和湖北襄樊付某某、计某某等几个文抄公写尽东北、中南、华南、西南、华东等地的纪实。老实说,如果是自由撰稿人,来回路费远远抵不上稿费收入,而且更不可能一周内走几个地方,何况自由撰稿人是从不干吃亏的事的;如果是有工作的,就更不可能有时间满天飞去采访了。
诚然,惠先生所说的发表文章取消笔名制在很大程度上能让读者揭发文抄公,但这个办法毕竟不现实。据我所知,不少作者用笔者发表文章,主要是避免单位领导特别是那些患有“红眼病”的同事妒嫉,套个“不务正业”的帽子,给自己的工作开展带来不利。要打击和杜绝抄袭之风,归根结底还要靠编辑来把关。正如山海夫同志所说的,文章非一日之功,出自哪一层作者群是可辨别的。像苏北一些乡镇作者、扬州什么组稿中心,明知是抄来的,编辑也采用,岂不是在怂恿这些抄袭之风?
|
|
|
浏览次数:1063--
|
----上篇文章:悲欢离合都是缘 之 等待下个世纪的相遇
----下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