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走进同性恋地带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04-3-3 |
“GAY”、“基佬”、“同志”……这些在电影中出现的词儿都是指同一种人——同性恋者。
如今,在济南也有这么一群人:为了方便联系,他们甚至还编制了“同志地图”,上面详细注明了济南的各处“同志”酒吧、茶社等聚集地,在网上公布。
近几日,记者“按图索骥”走访酒吧、茶社、公园甚至是公厕等同性恋聚集地,走进这个特殊群体。
夜访“同志”聚集地
“济南同性恋者少说也得几千人吧。”一家“同性恋”酒吧的老板,对济南的同性恋群体比较熟悉,他这样说。然而,省社科院、山东泰山医学院、山大社会学系的有关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该数字的估计还要更高一些。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人具有同性恋倾向,通常占人口总数的1%-3%。
尽管已有很多人已不再认为同性恋是病理意义上的变异,但当记者与他们面对面相处后,不得不承认——同性恋者的生存环境依然尴尬。
【场景一】 五龙潭北门附近酒吧
晚上8点,五龙潭公园附近的“××吧”招牌在灯光中闪烁着。酒吧门上印着一个巨大的红色唇印。酒吧约有二三十平方米,陈设简单却不失格调。
桌边坐着十几个人,都是男子,大都30岁左右。墙角处坐着两名男子,他们约二十五六岁,其中一个人在唱着歌,“这段情如风中蔷薇,谁堪解;这段爱如晨后露珠,怎堪受……”他表情轻松,唱至忘情处不禁腰肢扭动。他的男友手持一束鲜花献给了他,他接过花束继续浅吟低唱。
该酒吧老板告诉记者,济南很多同性恋者都知道这家酒吧,来的同性恋者文化品位也较高,年龄大都在20到40岁。老板说:“我们店的酒水价位实惠,‘同志’们大都是些回头客,几年来约有上百人。”
【场景二】黑虎泉附近一茶社
来到黑虎泉时,已是晚上11点,泉畔附近灯光幽暗,树影婆娑。记者注意到,几对男子正在树下挽手低语。
这家茶社拉着窗帘,从里面隐隐传出音乐声。推开门,一男招待热情地将记者领到屋内。
酒吧约有七八十平方米。屋内烟雾缭绕,灯光昏暗,一男子在唱卡拉OK,五六对男子在屋中央随音乐起舞,不时亲昵地拥吻自己的舞伴。“同志”们三三两两坐着,约有四五十人,大都二十多岁;只有两位稍微老些,有五六十岁,鬓角已灰白,还有四个人是年轻的女子。
桌边坐着的顾客喝着啤酒、可乐,大声谈笑着,不时互相挑逗。还有两个男子穿着女式衣服,一个很瘦,头发挽得很高,浓妆艳抹,高跟皮靴;另一个面色苍白,身材魁梧,穿着丝袜短裙,黄色假发齐腰长。另外,记者还看到有两对女子坐在墙角的桌子边喝着饮料、说着话。
“你第一次来吧?这儿的气氛很轻松,24小时营业,以后尽管来好了,我们这儿有数百名经常光顾的同性恋者。”茶社老板向记者打招呼。
【场景三】建设路与经十路路口公厕
晚上约9点,记者来到了建设路北首的一间老式公厕。里面没有灯,借着窗口透进的光线,可以看到四五个人站在角落里。其中两个人正在相互抚摸。
一名同性恋者如此叙述:“这地方常有同性恋者活动,老人多一些,但最多的是民工。里面太脏了,很难遇上可心的人。两个人在里面玩的时候很尴尬,因为有很多围观的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济南有大小多家同性恋者酒吧、茶社,分散在各处。千佛山、英雄山、植物园等公共场所的角落处,也是“同志”们经常的聚集之地。另外,互联网上也有同性恋者们的乐土。记者统计了一下,发现“山东‘同志’网”2月28日的浏览人数近2000人。]
同性恋者心声:我心痛苦
2月29日,济南历下区一位而立之年的男同性恋者终于答应接受记者的采访。
他向记者剖露心迹:“我在上小学时便对男孩感兴趣。大学期间,我与同校一名男大学生恋爱,但最终还是分手了。大学毕业后,家人常督促我结婚,我以种种理由推辞。最后顶不住压力,我匆匆找了个女孩结婚。可对她毫无感觉,我在情感上很孤独,没有寄托;她见我无心相爱且毫无原因,也倍感痛苦。”
说到这里,他长叹一声:“社会并不接受我们,别人不了解我们,无法感受我们的思想压力。只有到了晚上,来到‘同志’聚集场所,我才有种找到自我的感觉。可一回到家中,面对妻子、孩子,我又感到愧疚……”
在采访中,几乎所有同性恋者酒吧、茶社的负责人都对同性恋群体表示理解与同情。“他们承受着巨大压力,必须找一种缓解方式,可又怕别人知道。他们中好多人每周都去‘同志’聚集场所,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很难得到慰藉。”
“这个特定群体脆弱而敏感,不时处在内心焦灼之中。”某家“同志”酒吧的老板说:“社会的主流话语是排斥他们的,他们的境遇尽管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他们不可能有开放和乐观的心态。”
不要让他们 走向反面
山东泰山医学院精神医学教研室近年来一直将同性恋作为科研课题。
该科研组教授丛中说,参加科研的众多专家学者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同性恋并非一种精神疾病,而是一种较为自然的情感体现。世界卫生组织1992年已确认,同性恋是属于少数人的自然现象,并非心理变态。
众多专家一致认为,同性恋与道德无关。然而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同性恋者不被身边的人所接受,要时时面对异样的眼神。这导致同性恋者只能私下活动,从而带来种种隐患。
近日,记者采访了数十名同性恋者,当问及预防艾滋病的基本常识的时候,只有四五人称他们进行性接触时对此保持一定的警惕。大部分人认为艾滋病是一个非常遥远的概念。山东省社科院研究院一位研究者指出,同性恋本是人类一种正常的情感体现,但社会的不理解、不宽容极易让同性恋者走向不利于社会和自我的一面。同性恋者日落而出,寻找地下聚集地,他们之间性疾病的大面积传播就是这一反面的体现。
该研究员称,在一些城市,艾滋病流行最早见于同性恋人群。1989年底,我国发现的本土第一例因性接触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就是与多个同性有性关系的男子。同时,国家卫生部表示,某些地区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男子中,48%是与男人有过性关系的男人。另外,还有一些不法之徒利用同性恋者进行性交易、性欺诈等不法行为。
多份宽容 营造宽松氛围
记者在相关部门了解到,我省、我市并没有专门的机构对同性恋群体进行研究、调查,政府方面持“不反对、不提倡”的态度。
省卫生厅有关人士称,有关部门应组织专门人员,对济南同性恋群体展开研究与调查,积极开展同性恋群体艾滋病防治工作,将该问题纳入公共卫生体系。
山东大学社会系的数位教授也指出,有关部门应投资建立专门针对同性恋群体的艾滋病防治网站,营造宽松的社会氛围,给同性恋群体以应有的理解与宽容。
“既然在文明的社会里,每一个人都有权利拥有幸福而和谐的生活,我们必须表达另外一个群体对他们的祝愿。”一位专家这样说。
相关链接
1.据有关资料,在美国、法国等国家,同性恋者在公共场合随处可见。在法国,同性恋者有约有300万人。这些国家的同性恋者有自己的团体组织、俱乐部、刊物等。
2.据新华社2001年8月2日报道,德国的《同性生活伴侣法》从2001年8月起正式生效。
根据这一法律,男性及女性同性恋者可以到官方有关部门登记,从而使他们的同性同居关系得到法律保障,并享受法定夫妻所能享受到的绝大部分权利。
|
|
|
浏览次数:1207--
|
----上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下篇文章:北京希望谁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