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图书批发网站
[首页]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付费方式] [本站社区] [留言板]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SOHO设备
才华SOHO
即时新闻
关注稿费
寻求出版
SOHO创业
诚征书稿
承建网站
soho计划
开家书店
强力推荐
新书推荐
编辑在线
媒体诚聘
传媒有约
写手推荐
SOHO资讯
杂志征稿
报纸征稿
网站征稿
写手教程
混在北京
真我风采
电子商务
名人在线
创业导航
书店指南
网站建设
soho创业经验
soho投资融资
版税出版您的书稿
招商合作
品牌营销
媒体资源整合
最新创业项目
代写代笔
软文推广
sohozones全球报道
新媒体运营
创业动态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域名财富故事
自由职业者
soho创业经验
24小时内付稿费公众号
图书批发货源导航
图书营销手册
大众出版
出版产业观察
书业人物
SOHOZONES免费环球资源
SOHOZONES免费赚钱资源
SOHO理财
SOHO健康顾问
SOHO网上创业
SOHO房产
SOHO教父
SOHO居家办公
SOHO成功人士
SOHO财富故事
SOHO文化
SOHO美食
SOHO教育
SOHO科技
SOHO网上社交
寻求发表
爱情故事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书商财富故事
出书巴巴
写作变现致富
创业商机
百万版税求书稿
日本女友爱情故事
外贸SOHO
SOHO百万富翁计划
爱上写作
电子书免费阅读
靠谱淘金计划
创业邦
免费分享
现金大派送
稿费认领通知
soho博客
生财之道
一本万利
soho投资指南
soho致富攻略
soho淘金启示

 


·电话:010-51662125
·手机:13011807335
·OICQ:652155904
·电子邮件:sohozones@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建国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24
--管中心理
请您留言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广告人的买书指南
作者: -上传日期:2021-8-20
龙之媒的1995-2008
1995年11月,当年1月悄然开业的北京广告人书店,在发了几期16开铅印的邮购目录后,编印了他们的第一期4开8版书目小报。这份小报后来持续编印了数十期,邮寄派发上百万份,成为若干年里广告人的买书指南。这家小书店开篇如此介绍自己:“在北京宣武门外大街73号,有一家书店,名叫广告人。它源于我们一个小小的创意,并且这个创意正在逐渐成为一个广告界朋友所关注的事业。”
这个事业到今天已经持续了13年,2008年春天,创办人徐智明为它捧回了“中国广告30年历史贡献奖”的奖杯。

广告书店:书生理想
宣武门外大街73号北门,如今已随着城市建设湮没在宣外大街的路基下。正如龙之媒今天的读者中,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当年的北京广告人书店。精心保存下来的照片和徐智明的描述,为我们复原了那间小店的样貌。
73号前门,也就是真正朝着大街的,是一间小邮政所,侧面北门,朝向达智桥胡同的,才是书店。书店对面是宣外副食店,夏天在门口摆着大木桶卖从天津运来的小海鲜,傍晚胡同会成为里面居民的菜市场。胡同口新开书店,街坊邻居不免来参观,转一圈,居然都是教人做广告的书,“这是个啥书店哪”,然后摇头而去。甚至店门口“广告人智慧快餐车,广告学经典美食城”的广告灯箱,还招来了一位厨师要找西餐菜谱。小店只有两个人,老板挤公共汽车满世界淘书,店员守在店里不停地抄报纸上的广告公司招聘启事发书目,哪天卖到100块以上,就欢呼雀跃地汇报。最惨的一天,只卖了7毛钱。
那家不起眼的街头小店,几乎让人看不到任何成长的基因,只有老板自己知道,它的志向有多大。《北京广告书店企业形象及广告宣传提纲》,一份1994年书店还没注册好名字时手写在几张400字稿纸上的文件,如此表述它的企业目标:
“以北京乃至全国第一家广告专业书店的气魄和优势,充分挖掘广告类书籍的市场潜力,成为北京广告人、广告经营单位、广告教育机构、广告研究机构购书的首选场所;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传播媒介将知名度扩大大全国广告界,成为全国广告书籍的邮购中心;介入出版发行,参与广告图书的选题、组稿,推出作者和自编新书,成为广告图书出版发行界有影响力的成员。”十几年后,当年的目标,成了对龙之媒精准的描述,让人有种奇特的时空穿越之感。
为什么是1995?为什么要开那样一家书店?为什么是徐智明?
1992-1994,被《中国广告猛进史》称为中国广告的“超高速发展期”,徐智明更愿意把那段超高速发展称为“狂飙猛进”,每一天都有新的广告公司诞生,无数年轻人做着“不当总统就当广告人的梦”,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学系,身在红狮涂料公司党委组织部的徐智明,每天和一位同校同专业的研究生学兄一起看广告,一起做梦,然后又一起“下海”。那位学兄去了商战最前沿的“亚都”,徐智明去了中国邮政广告公司。
一个毕业不久的学生,面对全然陌生的领域,最容易想到的工具就是书,徐智明至今还记得1993年夏天在海淀图书城某间书店一个角落里找到中国友谊出版公司“现代广告学名著丛书”的惊喜。和许多那个时代的年轻广告人一样,那套“灰皮书”让他至今仍心怀感激,并且利用所有可能的机会,不遗余力地推崇。
办一间广告专业书店,帮助所有和自己一样的广告人的想法,在夫妻俩无数次工余闲谈中诞生。拜近三年的广告生涯和学习所赐,那时的他们,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市场”、“定位”、“品牌”概念,徐智明称之为“广告思维”。这种“广告思维”,正是那份规划了北京广告人书店未来发展道路的《提纲》得以产生的基础。
开业几个月后,书店接到了令徐智明终生无法忘怀的一份订单,来自已年过八旬的广告老人徐百益。徐老的亲笔信抬头称“徐智明先生”,信中称广告人书店的开办“为广告人办了一件大好事”,并从书店邮购了他参与撰写的《话说广告》五册。徐老邮购的书寄出不久,书店就收到了徐老的第二封信,“我们曾有过一点小交往,感到你的服务周到快捷,前途无量”,信中还特别介绍中国大百科出版社上海分社的发行科与书店联系经销《广告技巧丛书》。一位从业60多年的广告老爷爷,就这样和刚刚诞生的广告人书店结起了书缘。后来,书店策划“龙媒广告选书”的系列教材,也得到了徐老多次书信指导。1996年6月,徐智明专程去上海徐老寓所拜见了徐老。2008年4月,在上海嘉定见到代徐老接受“中国广告30年终身成就奖”的徐老子孙,想起当年徐老的谆谆鼓励,徐智明说他的心中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感激与亲近。

龙媒选书:一格子好书
1996年春天,已经站稳脚跟的北京广告人书店迎来了第一个开业周年,同时也开始迈出规划中的第二步——进入出版领域,为广告读者奉献更多好书。“龙媒选书”这个名字,也随着1997年1月第一套书的出版开始渐渐为广告人熟知,成为广告专业图书的第一个品牌和现在的第一品牌,被读者亲切地称为“龙媒书”、“龙媒的书”。
做一个自己的图书品牌,半是因为创办者的品牌意识,半是受了当年台湾资深广告人杨朝阳博士出版“朝阳堂广告选书”的启发。今天四十岁左右的广告人,很多人手里应该还保存着从北京广告人书店买到的那些黑色封面的《广告文案》、《广告企划》或者《新广告运动》、《新广告心理》,人民币售价每本将近200块的书,足足被对专业知识极度饥渴的广告人吃掉了整整一小集装箱。
有了“广告选书”的概念,还要一个好名字,徐智明夫妻俩像后来给孩子起名字一样,翻遍家里的所有古籍,在《汉书-礼乐志》里遇到了“龙媒”,“天马徕,从西极”、“天马徕,龙之媒”(意天马神骏为招引神龙之媒),立马决定,就是它了!他们喜欢它恰如其分的古雅,喜欢它恰如其分的谦逊和不羁,更发现,没有任何一个词,能如此恰如其分地表达他们对于这家店、这个图书品牌使命的认知。后来,为了与全国各地无数家后起的广告人书店建立品牌区隔,决定自己更名的时候,他们也毫不犹豫地用了“龙之媒”。
从1997年1月到今天,龙媒选书已经出到了100多种,其中大部分都长销不衰。徐智明会很用心地为每一系列都写上一篇序言,从《龙媒的缘起》、《我必庄重,我必虔诚》到《让理想慢慢长大》、《我的奥美书缘》,这些介于书话和感言之间的文字,每每令读者感动,并且慢慢地把龙媒选书的品牌形象植入读者心中。其中的某一篇,讲到了一个“一格子书”的典故,说是上大学时,一位老先生鼓励当年的小毛头:好好读书,好好用书,将来让你们自己写的书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占满一个格子,这辈子就算没白过,“一格子书这个伟大遥远且动人的想法让我大大动心,后来私心里的结论是:‘不知道会不会有那样的能力和幸运,如果有,不要那么多,一本就好。’”
他自己写的书译的书,当然还不到一格子,出版的书,却不知已经占据多少读者书架上的多少格子了。常有读者骄傲地说“我买过每一本龙媒书”,也有读者说“我就是读着龙媒书长大的”,每听到这些,龙媒选书背后的那个人都会感到无比幸福。那是一种纯粹的、书生式的幸福。

龙媒教材:十年,五十万册
1997年,9本打着“龙媒选书”品牌标记的新书上市,包括《现代广告通论》(丁俊杰)、《广告调查》(黄升民黄京华王冰)、《广告心理》(马谋超)、《中外广告史》(陈培爱)、《广告媒体研究》(陈俊良)、《电波广告平面广告》(董立津周建梅)、《广告公司的经营与管理》(何海明)、《广告策划》(徐智明高志宏)、《广告文案写作》(高志宏徐智明),其中《中外广告史》、《广告公司的经营与管理》、《广告媒体研究》还是添补专业空白之作。
除了后两本是因为实在没找到合适的作者,只好赶自己上架,其他7种,都出自最顶尖的作者,有当时我国大陆屈指可数的广告专业研究生导师,有广告实务界浸淫了近20年的著名资深广告人,有奥美公司中国区的媒介总监,有中国大陆第一批广告学硕士。超豪华的作者阵容,一时无两。
对于这些师长,徐智明充满感激与感动,在序言中说:“在广告专业图书短暂的出版史上,如此众多的著名专家共同执笔一套丛书是从来没有过的事,虽然在写作的同时又各自奔忙,未及深谈,但是我们相信,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广告人多出点真正的好书。”“其中实在是凝聚了许多长者、师友的心血,所以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
徐智明同时也不无感慨:“开始策划这套丛书的时候,还是1996年早春,而等到它们付梓的时候,却已经是天寒地冻的岁尾了。其中的辛苦,自不待言。”
整整一年,徐智明夫妻两个忙如陀螺,像他们后来很多年一样,男主外、女主内分工合作,找资料、做选题、拟提纲、找作者、催稿、编稿、下排版车间、校对、下印厂。有半年时间,学中文出身、当过兼职编辑、正在广播学院读研究生的高志宏足不出户,每天伏案做编辑校对,半年后见到同学,问起来干什么,同学感叹:“真是呕心沥血的工作”。那一刻,高志宏蓦然觉得,做书,用这个词真是贴切!徐智明则不停地四处奔走,除了跑出版社、联络作者,跑排版跑印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筹钱,刚刚做一年多的书店全无家底,只好到处借钱,前前后后借了60万,“就差借高利贷了!”
某天深夜,两人在租住的屋子里醒来,突然觉得快崩溃了,借了那么多钱,费了那么大劲,书出来了,卖不掉怎么办?绝望中,两个人互相安慰:“再坚持一下,要是做不成,咱就不做了,回广告公司打工去!”
所幸,整套书一出来,马上凭着完整的体系、理论与实务结合的翔实内容大卖起来。后来还被很多学校选做教材,十年累计发行超过五十万册,而且好几种都已经出到第二版、第三版,完全实现了他们当初对于做一套有生命力、能够持续再版的教材的设想。总结这套教材的成功,徐智明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充分发挥了专业书店能够充分了解读者需求的优势。这可能也正是“龙媒选书”多年来能够在广告行业和出版行业的中间地带不断成长的秘诀。
关于这套书,还有个笑话。书出版几年后,徐智明和一些书业同行熟悉起来,人家告诉他:“当时我们都吓一跳,这人从来没做过书,一下子做9本,真是傻大胆!”

奥格威:经典无价
1993年,徐智明读到了入行的第一本专业书《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十年后,2003年7月,绝版多年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作为“龙媒选书•大师经典系列”之一出版,同时出版的还有《奥格威谈广告》、《广告大师奥格威——未公诸于世的选集》,加上1998年已经由龙媒选书引进的《大卫•奥格威自传》,中国大陆广告人,第一次读到了广告教皇奥格威的全部著作。
而在奥格威著作出齐之前,龙媒选书已经引进了克劳德•霍普金斯的《科学的广告》、拉斯克尔的《拉斯克尔的广告历程》、《蔚蓝诡计》作者乔治•路易斯的《广告的艺术》、品牌理论权威大卫•艾克的《品牌领导》、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开山之作《整合营销传播》。2008年春天,当年风行的《蔚蓝诡计》也更名《乔治•路易斯大创意》作为龙媒选书重新出版。
说到这些经典,徐智明脸上洋溢着自豪。那不是一个商人对于出版畅销书的自豪,而是一个秉承“我必庄重,我必虔诚”信念的书人,对于为读者奉献的价值的自豪。正如他在这一系列的序言中所说:“如果没有人把这些书介绍进中国大陆,我们就很有可能永远没有阅读那些最宝贵的经典的机会。如果有人这么做了,这件事的意义就远远不是介绍一本好书那么简单。一本好书,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就象我们中的很多人就是看了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才来做广告的,这样的事是不是很道德?我们没法抗拒这样有道德的事的诱惑。”
因着这份虔诚,他对于这些经典也有着近乎执拗的尊重。当年出版《大卫•奥格威自传》,购买的是台湾译本,对照英文,发现不少错漏之处,夫妻俩硬是花了一个月时间,逐字对照原文校译了一遍。这本书版权到期,两人又重新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抽空重新翻译,发现出版社的年轻编辑对译稿有错改之处,硬是按着人家一起花了一个下午逐页讨论,还郑重告诉人家:“这不是普通的作者,是广告大师,你可以不同意译者的译法,但不能不尊重作者的原文。”

奥美的观点:大张旗鼓学先进
2000年,创办5年的龙之媒,在无锡中国广告节上排出了它有史以来的最强阵容:集结各店包括店经理在内的十几位精干员工,举办面积超过400平米的大型书展,同时有包括《奥美的观点(1)》、《奥美的观点(2)》、庄淑芬《奥美友情》在内的9种新书上市,与主办方合作举办奥美大中华区董事长宋秩铭、台湾奥美集团董事长庄淑芬、智得沟通广告公司总经理张百清、《动脑》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王彩云、前奥美互动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毛希勉的专场演讲。
那次大规模行动,开启了龙之媒后来的两个传统:一是持续出版以《奥美的观点》为代表的传播著名公司经验的著作。二是配合新书上市举办大型巡回演讲会,为普通读者提供近距离接触广告界顶尖精英的机会。
《奥美的观点》(1)最初由台湾滚石文化出版,卖过辗转运来的几拨台版书之后,店家和读者都觉得远水不解近渴,于是龙之媒干脆购买版权,推出简体版。刚一上市,就大受欢迎,几乎成为读者进店必买之书。
自此,龙媒选书不但结缘奥美,得以持续推出《奥美的观点》及来自奥美的其他著作,也获得了另外一个出版思路,就是不断寻找新的机会,将著名广告公司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积累的专业知识、经验、思想、方法传播给急需学习先进经验的中国广告人,多年来先后出版了汇集麦肯全球百年经验的《百年麦肯》、汇集智威汤逊工具和对中国消费者洞察的《智威汤逊的智》、汇集实力传播内刊精华的《实力主张》以及广告学者何辉赴日本电通研修所得的研究成果《电通如何成为第一》。
随着本土优秀公司的成长,这一系列,也正向本土公司成功经验延伸,已经出版的来自宣亚的《宣讲(1)》、《宣讲(2)》、来自维传凯普的《品牌维他命》都获得了读者积极的反响。
这项工作,仍将继续,正如徐智明在《我的奥美书缘》中所说:“我们作为为广告人提供专业资源的服务者,帮助做这样的工作,既是本分,更是幸事。”

龙媒培训:开创广告培训的“专业观”
1997年8月,已经在图书销售和图书出版领域获得初步成功的龙之媒,开始了它继介入出版之后的第二次“跨界”行动——启动龙媒广告培训。
为什么要做广告培训?为什么要以一家书店的身份做培训?龙媒培训有什么不同?对于这些问题,徐智明说,当时他们观察到整个行业的迅猛发展,使广告公司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的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相当多的广告公司高层缺乏运营一家广告公司的经验,中层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书能帮助解决一部分问题,但还远远不够。而此时,携数十年先进经验的跨国公司,已经充分显露出专业优势。他们想到了培训,邀请跨国公司高层帮助培训本土公司中高层人员,而且分专题做有针对性的培训。这样的培训,如同当年创办广告人书店一样,又是龙之媒的首创。
第一期龙媒培训,主题是“广告公司经营管理与发展战略”,日程三天,课程包括:广告公司的定位与发展战略;广告公司客户发展、客户服务、客户保持;广告公司的人才选聘、配置、培训、激励、考评;广告公司的业务统筹与运作流程;广公司的经营管理实例讲评。讲师则包括:麦肯•光明广告公司总经理牛爱国、北京观唐广告公司总经理陈碧富、北京奥美广告公司总经理范庆南、洪福国际广告公司总经理李传屏。之后,在1997-1999三年间,龙媒培训举办了广告公司经营管理、客户服务、媒介计划、广告创意、文案写作、广告主广告管理等多个专题的数十期短期培训,培训来自本土广告公司的中高层近千人。
一份随意抽取的某期学员名单中,我们能看到很多现在会常常听到的名字,他们经营的公司,已经成为本土广告公司中的佼佼者。我想多年后把这些学员重新聚在一起,一定是相当有意思的盛况。
龙媒培训做了三年,徐智明感到,当初设定的目标已经达到,而且随着各种培训、论坛的迅速增加,广告公司中高层的学习机会已经相当充分,龙之媒应该把目光转向更多需要专业学习的普通广告人了。他们发展出一种全新的形式——大型演讲会,用徐智明形象的说法,就是让人能花一张电影票钱,听上一场高水准的专业演讲!

大型演讲会:普通广告人的盛宴
龙之媒很多老会员来店里时,都会告诉熟悉的店员:“啥时候有活动,别忘了通知我。”会员们所指的活动,就是龙之媒自1999年《奥美的观点》上市起开始举办的大型巡回演讲会。
徐智明仍然记得当年奥美巡回演讲会的盛况。宋秩铭先生和庄淑芬女士等走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成都、南京、长沙、济南、沈阳等十几个城市,与上万普通广告人分享了奥美的专业观点。热情的听众们会后把给《奥美有情》签名的庄女士围到水泄不通,徐智明和同事不得不用尽全力顶住签名桌,保护庄女士的安全。
那之后,龙之媒不负读者期待,配合不断上市的新书,先后举办了龙玺奖获奖作品巡展、IMI消费演讲会、黄文博演讲会、实力传播演讲会、智威汤逊演讲会、李欣频演讲会等多轮多个城市近百场大型演讲会,听众超过五万人次。宋秩铭、庄淑芬、林俊明、莫康孙、孙大伟、苏秋平、李志恒、郑香霖、唐锐涛、劳双恩、黄升民、丁俊杰这些顶尖广告精英、学者,为难得有机会参加高级论坛的普通广告人,带来了一次又一次专业盛宴。
最近,龙之媒又开始思考一个新问题:广告业的信息传播越来越发达,普通广告人对于参与大型演讲会的需求已经没有那么旺盛,是不是该探讨一种全新的方式?他们把目光投向了网络。也许不久的将来,全新的龙媒培训和全新的大型互动交流活动就会通过网络展开。

书香展:传承的责任
2006年的某一天,中国传媒大学丁俊杰老师打电话给徐智明:“小徐,给我送点你们那两本册子,我要带去韩国,让韩国同行看看我们专业图书和学术研究的成就。”
丁老师说的“两本册子”,就是龙之媒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与现代广告杂志社、上海新青年报社和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合作,在中国广告节上推出的两次大型图片展的专刊——《广告书香廿五年》和《广告学术书香路》。那两本印刷算不上精美、编撰却极为精心的册子,也是徐智明最喜欢送给广告专业老师们的礼物。
翻开那两本专刊,普通读者会发现,其中有很多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书,同时也会惊异:“原来广告业出版过这么多东西!”让更多的人见到它们,也正是徐智明策划那两次展览的目的。在专刊的扉页,徐智明写了一篇短文《做书展也是一种责任》,“做这样的事,没有经济效益可言,而且可以预见会相当费时费力。不过它还是让我们非常兴奋。这是我们向往了很久的一件事。兴奋之一是,那些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引领我们的观念、激发了我们的热情、曾经让我们如货至宝、念念不忘的好书,可以有一个集中展示的机会,让更多同行看到;兴奋之二是大陆广告业恢复二十五年来那些致力于广告专业经验和历史的总结与传承的作者和出版者的努力,将作为广告发展成就的一个侧面获得更充分的认可与尊重;兴奋之三是专业图书第一次在中国广告节上以一个整体的姿态展示自身的发展,将可能吸引更多的作者、出版者加入其中,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期待更多更高水准的专业图书成为广告人进步路上的伙伴。”
龙之媒对于两次书展的全心投入,从《广告学术书香路》前几页汇集的“20世纪上半叶出版教材和学术著作”可见一斑。其中著录了1918年甘永龙《广告须知》等十五种早期广告专业著作,每一种都详尽注明了出版时间、规模,甚至还包括序言、目录的具体内容。不禁让人奇怪,怎么弄得这么详细,莫非手里有这些书?真实的故事是:龙之媒派上海店经理朱长风跑遍了上海的各大图书馆,终于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这些珍贵的早期广告图书,然后拍下了上百张清晰的数码照片。已经开始读广告学博士研究生的高志宏舍不得这些宝贵的内容,花了好几天时间,用放大镜对着照片,把其中的文字逐字抄录下来,并详细标注出处。
“两次展览做的时候特别繁琐,从搜集资料到编辑排版,前前后后都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过了几年回头再看,真是非常有价值。所以我也特别感谢当时主办这两次展览的中国广告协会,费心费力帮我们找到了好多早期资料和书籍的何其源老师、姜弘老师,给了我们很大支持的《现代广告》陈永社长、学委会的领导们,还有二话不说,慷慨掏钱赞助的崔斌和叶茂中。”书生气的徐智明,会很朴实地说自己的事,但总不忘了念别人的好。

电子书:开启广告图书的数字时代
这两年徐智明走到哪儿都提着他的笔记本电脑,一有机会,就抓着别人演示“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龙之媒在2006年底开始推出的“龙之媒电子书”。果真很有意思,只要装上一个阅读软件,从龙之媒网站上下载电子书,然后输入一个简单的阅读标识,龙之媒的网址www.longzhimei.com,就能在电脑上像真的翻书一样一页一页地翻开来读了。除了不是纸质,一切和阅读纸质书没有任何区别。你读的时候,徐智明会特别告诉你,“仔细听听,还有翻动纸张的声音!”。徐智明说他考察了很久,终于下决心买下这个对图书页面保真效果最好、阅读体验最逼真的技术。“很贵,但是很值!”
为什么做纸质书做得好好的,又去做电子书?这源于龙之媒对于未来的一个清晰判断:从全球范围来看,网络正在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人们会越来越依赖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电子书是一个大趋势,龙之媒应该走在前面,帮助开启广告图书的数字时代。
在龙之媒网,读者已经可以享受这种全新的电子阅读:点开一本新书,常常会看到“试读本书”的按钮,点击按钮下载,就能读到前十几页的内容,从而判断是不是自己想要的书,龙之媒称这个过程为“试阅读”,让他自豪的是,大型网络书店都没有解决的网上买书看不到内容的问题,在龙之媒网,会慢慢地消失,这会大大方便读者,自然也会为龙之媒书店的图书销售带来新机会。读者还能看到一个“免费电子书”频道,已经有很多企业在这里与同行分享他们的内刊,也有读者开始制作自己的原创电子杂志,在规划中,龙之媒会把它建设成一个面向广告传媒行业的大型电子阅读平台。龙之媒收费电子书也很快就会上线,读者可以通过简单的付费方式,购买并下载获得版权方正式授权的电子书,一些遍寻不得的好书,很可能未来就会在龙之媒收费电子书中找到。
对于这样做是不是有点超前的疑问,徐智明哈哈大笑:“我喜欢新东西,做过很多超前的事,不过我坚信我的判断!”是啊,当年创办广告人书店,不也一样“超前”吗?这也许正是龙之媒和徐智明的个性,会一直朝前走,“做有创意的事”。

网附身:网络时代的新龙之媒
龙之媒内部有个“书附身”的典故,出自一位资深店经理。一次她带了一个新店员很久,对方老进入不了状态,她急了:“你得下功夫琢磨书,让书进到你脑子里,附到你身上去,这样你才能照顾好我们的顾客。”这个“书附身”说得实在精辟,后来成为一句龙之媒流行语。
这两年,“书附身”之外,又加上了个“网附身”,徐智明每每鼓动员工:“上网别光看看新闻发发信,你得用它,琢磨它,都上淘宝买买东西,看看人家怎么做!”徐智明自己就是典型的“网附身”,言必称网络,用各种各样的即时通讯工具、上网买网上能买到的一切,上新浪写育儿博客,自己管理龙之媒网站博客频道,不断琢磨把龙之媒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拿到网上去做的可能性,上个月的成果是和淘宝网签订协议,成功入驻淘宝新的B2C平台淘宝商城、督促着一个小组把“电子词典”频道上线,一下子放上4本专业词典供读者免费查阅,这个月的成果是组织推出“龙之媒网上连锁店”计划,让读者通过其他专业网站也可以很方便地向龙之媒网上书店买书。
光是网上书店,徐智明就如数家珍地列出龙之媒网、淘宝商城店、淘宝集市店、当当店中店等好几个,而网上销售还仅仅是龙之媒网上战略的一小部分。2007年,龙之媒在内部推出了“网络时代的新龙之媒”的口号,说到这个口号的核心内容,徐智明说其实很简单,就是“在网络时代,用读者喜欢的方式,在读者希望的地方,满足读者与阅读有关的一切需求。”

书信仰,善精神
在《广告人书店一周岁》告白中,它的创办者写道:“古时候孩子周岁时要抓岁,把孩子面前摆上诸种象征前途和理想的什物,看她如何选择。如果满一周岁的广告人书店也要抓岁,在金珠玉石、福禄寿喜之前,我们坚信它还会选择书,因为只有书,才能使她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才能使她未来的事业成为一个大事业。”在另一篇文章中,他说“所谓书人,是指这样一群人:他们对书有着近乎崇拜的热爱,他们对书有着超乎金钱的理解,他们对书,有着人格上的尊重。”几乎在龙之媒发表的所有关于书的文字中,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种态度。
在网上闲搜龙之媒,你可能还会看到读者留下的这样一段话:“龙之媒的阿姐都是好人,上次突然在书店流眼泪,然后她们马上递过来一包餐巾纸,态度也是超好的。”徐智明说,其实每个店员都记得很多和顾客之间这样有人情味的亲切故事,不过他也感动于这么小的事,顾客仍会记得,而且会乐于与人分享。“我们要求自己做个善良的企业、我们的人都做善良的人,善待顾客,善待家人,善待同事,善待陌生人。”这份善良,还包括从不曾被大肆宣扬的坐落于太行山中的那家“龙之媒小学”。
                浏览次数:216--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我们的营销方式
----下篇文章逛店记——京城小书店,天真与专业同在(徐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