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图书批发网站
[首页]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付费方式] [本站社区] [留言板]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SOHO设备
才华SOHO
即时新闻
关注稿费
寻求出版
SOHO创业
诚征书稿
承建网站
soho计划
开家书店
强力推荐
新书推荐
编辑在线
媒体诚聘
传媒有约
写手推荐
SOHO资讯
杂志征稿
报纸征稿
网站征稿
写手教程
混在北京
真我风采
电子商务
名人在线
创业导航
书店指南
网站建设
soho创业经验
soho投资融资
版税出版您的书稿
招商合作
品牌营销
媒体资源整合
最新创业项目
代写代笔
软文推广
sohozones全球报道
新媒体运营
创业动态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域名财富故事
自由职业者
soho创业经验
24小时内付稿费公众号
图书批发货源导航
图书营销手册
大众出版
出版产业观察
书业人物
SOHOZONES免费环球资源
SOHOZONES免费赚钱资源
SOHO理财
SOHO健康顾问
SOHO网上创业
SOHO房产
SOHO教父
SOHO居家办公
SOHO成功人士
SOHO财富故事
SOHO文化
SOHO美食
SOHO教育
SOHO科技
SOHO网上社交
寻求发表
爱情故事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书商财富故事
出书巴巴
写作变现致富
创业商机
百万版税求书稿
日本女友爱情故事
外贸SOHO
SOHO百万富翁计划
爱上写作
电子书免费阅读
靠谱淘金计划
创业邦
免费分享
现金大派送
稿费认领通知
soho博客
生财之道
一本万利
soho投资指南
soho致富攻略
soho淘金启示

 


·电话:010-51662125
·手机:13011807335
·OICQ:652155904
·电子邮件:sohozones@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建国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24
--管中心理
请您留言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绿色美容的民族宝典
作者:SOHO特区网 -上传日期:2022-1-27
绿色美容的民族宝典

树英

把中华民族的美容习俗、化妆艺术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自然地联系起来,我们从中可以触到传统美容与民族文化绵延不绝的脉搏。大自然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化妆品宝库。从古到今,华夏各族人民都从这个绿色宝库中寻找各自喜爱的化妆品来美化自己,并世代相传,形成了一种绿色美容理念的民族宝典与文化传统。

山清水秀的大自然陶冶了中国少数民族的爱美精神和求美情趣,而独特古老的美容习俗又赋予其审美意识以浓厚的民族气息。因此,维吾尔族、白族、侗族、傣族等民族至今流传的护肤、染指和养发美容方法,在化妆品回归自然的今日新潮中,就有了更深一层的涵义。

桐族美女的追求——“茶枯液”

“走东走西不见美,走南走北不见美,惟有侗家女子美……”到过湘、黔、桂三省区边界通道侗乡的人们,大都赞美那里是出俊妹秀姐的好天地,惊叹桐乡美女如云。

其实,侗家女子之美不仅得益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是她们依冬春、夏秋的不同时令,长期追求、使用原始土法炮制的集美容、美发于一体的“茶枯液”天然化妆品的结果。在侗族聚居的山区,漫山遍岭生长着自然生成和人工培植的油茶树。油茶不仅给侗家人带来衣食之便,也是上苍赐予侗家儿女独特的美容原料。

每逢金秋十月,心灵手巧的侗家女先是忙忙碌碌收摘采集茶籽,并将茶籽放在空坪旷地上晾晒,然后送到榨油坊用微火焙烤,最后榨油后剩余的油籽渣,即侗家俗称的“茶枯枯”就被制成“茶枯饼”收藏起来,这就是侗家女子久传常用的天然美容化妆品——“茶枯液”的原料。

“茶枯液”的制取方法是:先用铁锅或瓦罐盛上矿泉水,再将新鲜的茶枯饼剁碎,捣成粉末,适量用土织布包捆扎,置于矿泉水中清煮,待茶枯水煮沸,并透出扑鼻清香之时,再用文火煮30分钟,使布包里的茶原素、养护素和维生素等充分溶解、析出,原本清明的泉水旋即变成厂浓郁清爽、徽黄溢香、类似啤酒色泽的茶枯液。

茶枯液有多种神奇功效。侗家女用它加适量米粉精、清茶脂,可制成一种秋冬适用的护肤霜膏,能使皮肤光滑、细腻、柔嫩。用适量“茶枯液”兑人沮热矿泉水,还可制成一种春夏季保健型浴液,具有解乏美肤、防治多种皮肤病的作用。除此之外,侗家女还用茶枯液洗发护发。她们在洗发之前,先将茶枯液温热,再用木盆盛装,晾至适宜洗头温度时,将头发浸入木盆反复搓揉;不久,头上的皮屑、污垢就可被茶枯液分解。再用侗梳(侗家特制木梳)梳理。这时头发有轻快、凉爽的舒适感。此后,再用温热矿泉水冲洗。由于茶枯液具有护肤、护发和活血等作用,使头发、头皮、发根都能得到深层护理,这样,不但免去了现代人流行的用化学物品洗发后还需护发美发的烦恼,同时也解除了白发、脱发的痛苦。

维族美女的情怀——“奥斯曼”

新疆属于亚寒带干湿交替气候,传统生活环境是冬有暖房、夏无酷暑,年均气温在18.5~23℃,大自然的风光孕育了天生丽质的维吾尔族美女。来到新疆旅游观光的人们无不感叹:真可谓“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新疆维吾尔族姑娘黑眉大眼,美貌动人,除了天生丽质外,这跟她们使用的天然化妆品也有密切关系。相传,很久以前,有个维族姑娘嫁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对女儿无尽的思念哭坏了母亲的双眼。姑娘当了母亲后决心把爱女留在身边。她听说女孩于的眉距决定着日后婚嫁的远近,于是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在丝绸之路上的阿克苏地区找到了生眉仙草“奥斯曼”。母亲的慈爱伴着奥斯曼草汁,日复一日地涂抹在女儿的双眉之间。女儿长大后她的两弯秀眉就紧紧相靠了,而她后来所嫁的地方竟近得听见母亲的每一声呼唤。

这个动人的传说与维族女子的美眉习俗,一直传承到了今天。维族女孩子一出生,母亲便用奥斯曼汁给她抹眉,然后是随着长大成人自己来抹,那两弯眉毛自然就浓密动人了。维族妇女认为,养眉是一辈子的事,一切都可以衰老,惟有眉毛要青春永驻。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维吾尔族聚居区,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古老独特的绿色美容习俗。除了描眉,维族姑娘对脸部也格外呵护。她们使用的“胭脂”,是一种名叫“托特库拉克古丽”的四瓣紫花汁,把它擦在脸上便会出现和谐靓丽的红润色,并具有消除皱纹,滋润肌肤的功用。

维族女子养发使用的“依里穆”,是平时收集沙枣树的胶制成的一种头油,每逢过节或出门访友走亲时,将“依里穆”以水稀释抹在头发上,再梳成小辫子,待干后,辫子会变得又黑又亮,而且一周内不会变形。我们看到维族姑娘的辫子总是又黑又亮又长又粗,这也许正是她们长期使用“依里穆”的结果吧。

缅族美女的信仰——“达那卡”

缅族人散居在云南毗邻缅甸的广大地区。是缅甸,老挝的缅族移民的后裔。不论是城镇还是农村,许多缅家女子脸上涂着一层薄薄的黄色粉状物。这是用各种香木砍碎后在小石磨上加水研磨得到的黄色浆汁,把它涂抹在面部。手脚,身上,感觉凉爽幽香,可使皮肤光洁细嫩、柔滑白皙。   

这就是天然的绿色美容品——“达那卡香波”,是缅女传统护肤美容的信仰与宠物,制作达那卡用的檀香、沉香等各种香木,以及玲珑小巧的石磨,是缅女梳妆台上的必备之物。

在缅族女子的“达那卡信仰”中,每到凉季点灯时节,她们都要在小石磨周围点燃灯烛,祈祷美神保护,让自己更加美丽。就连民间流传的画片上,在对镜梳妆的缅女身边总会见到玲巧的小石磨和几段香木。更有些爱美的姑娘,别出心裁地用达那卡黄粉,在两颊画上各种花纹或树叶图案,使她们显得格外靓眼俏丽。

傣族美女的荣耀——“糯米膏”

傣族女子的头发素有乌黑秀美之誉:当你来到云南傣乡,自然会发现傣家老妪都是乌青如云的满头秀发。其实,傣家女最初自然生长的头发与其他民族女性并无二致,她们日后所以青丝如瀑,与她们喜食糯米的习惯和常用“糯米膏”洗发养发的习俗紧密相关。

在傣乡,长而丰盈的乌发被看做是女人的一种荣耀与情趣。而关于傣家女以糯米美发的由来,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远古时候,有一条叫“批厄”的水怪潜伏于水中,经常伤害那些傍河依泉洗浴的女人,弄得人们提心吊胆,再也不敢到江畔与河边去。后来,佛祖降临并启示人间:女人们常吃糯米饭、糯米糕,并用糯米水洗头,就会生出乌黑秀美的头发,然后在傍晚时到河边洗发沐浴,批厄就不敢伤害她们了。

民间传说虽不足为据,但傣家女的自然美发习俗寄托了某种坚毅与勇敢、荣耀与情趣的信念。其实,由于傣乡盛产稻米,糯米自然成了人们喜食的主食,诸如糯米饭、糯米糕是傣家每日三餐所不可缺少的。而且傣家女凭借自己的聪明灵秀创造性地发明了使用“糯米美发膏”的护发养发方法。用于洗发美发的“糯米膏”随手可得,制作也十分简便。傣家人每日做饭必用泉水淘米,淘洗糯米时将第一次淘米水用木桶或木盆留存,澄清后将清水倒掉,余下沉淀物。如此一来将每次头道淘米水积攒五六日后用瓦罐或铁锅盛装,放在火塘边烧煮煎熬。待熬制的淘米水嗅闻时略带酸香、呈稀糊状时即成“糯米美发膏”,便可以用来洗头了。

讲究护发美发是傣族女子的一种独特习俗。特别是云南省德宏、西双版纳的傣族妇女,其发式别具一格,洗梳后她们将秀美的长发盘结于头顶或脑后,并扎上花帕或发梳。在潞西、盈江一带,傣家女婚后束发于顶,这是未婚与已婚的显要标志。未婚女子,发式是扎一根独辫绕盘于头顶,像盛开的鲜花。在喜庆的日子里,傣家女子更讲究发型美。她们的秀发总是梳洗得光亮亮的,扎好发型,再洒上香水插缀缅桂花,尽显素雅优美之情状。

傣家女好美,她们大都偏爱在一天劳作之后的傍晚时分洗头。此刻,傣家阿妹阿嫂便会手持“糯米美发膏”,不约而同地来到村边溪泉河涧,开始一天中最享乐的洗发净浴。洗发时,先用于毛巾覆于肩上,另请一人将竹勺里温热的糯米膏涂于洗发者头部,并且轻抓慢揉,待头发被完全浸湿并有柔润感时,再用河水冲淋,最后还用一种芬芳扑鼻的香草淋洒漂洗。经常如此洗护,不论是少女、少妇还是中老年妇女,即使经过阳光暴晒、岁月风蚀,她们也能时时保证头发乌黑秀美,充分显示傣族女性爱美和追求美的情趣。

白族美女的信念——“捂手草”

现代女性染指甲,大概仅为美观吧,生活在云南大理的白族妇女的染指甲习俗,却与前者大不相同,它不但是为了指甲美观,还有特殊的纪念意义。“捂手草,捂手草,白家女子美妆好;染红指甲示忠贞,夫妇和洽百年老。”这是白族地区流传的一首民谣。而关于染甲习俗,在白家则流传着与火把节相关的一则信念故事:

一千多年前的南诏时代,蒙舍诏主皮罗阁为并吞五诏想了一条毒计,他派人用松明于搭起一幢松明楼,请五位诏主前去祭祖。邓赕诏主皮罗登之妻白洁夫人识破了皮罗阁的险恶用心,但又无法劝阻丈夫,于是就给丈夫戴上一只铁手镯,祝愿丈夫平安归来。果然,就在五诏主聚在松明楼上开怀畅饮时。皮罗阁一把火烧了松明楼,五位诏主被活活烧死。第二天,诏主们的妻子闻讯赶来寻夫,只有白洁夫人凭着那只铁手铡在灰烬中找到了丈夫尸骸。在这个过程中,她扒破了十指,鲜血淋漓。从此,白洁夫人的指甲变为红色的了,并且永不褪色。为纪念此事,后来每到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白族家家户户也都点燃通明的火把,妇女们包括老人小女孩在内都把指甲染红,有的小孩连脚趾甲也是红的。她们染指甲所用的原料,是从山上采来的“捂手草”和野酸梅的混合物。这也是白族火把节的来历。

在云南大理,每年阴历六月二十四(即火把节)前夕,朴素爱美的白族女子便开始为她们的染指甲做准备了。她们先在清晨采摘酸梅,然后洗净晾在竹箩里;又在午后采捂手草,并将其洗净晾干切碎;再把酸梅与捂手草放在铜盂里,用木杵一起捣烂,最后去渣装瓶即成“捂手美甲膏”。她们染甲的方法是:先将手和指甲洗净,修剪时留指甲比指尖长两毫米左右,造型近似长方形;而后涂上捂手膏,再用布条包好扎紧,过一个晚上,指甲就都染红了。

现在,白族女子的“捂手草”美甲信念并没有淡没,但是这种染指术已成为白族女子的日常美妆之一。

回族美女的情结——“海纳花”

“金风花开红艳艳,佳人染得指头丹。回族姑娘爱海纳,人人都是麦尔燕。”这是流传在宁夏回族地区的“花儿”,歌词形象而又生动地赞美了回族姑娘与海纳花的不解之缘。关于回族美女“海纳花”美容情结的由来,还有一则美丽的故事:

相传唐朝时,唐王请来三千西域回回兵帮助平叛。战争结束后,唐王感念回回兵,便留他们在中原,并为其集体娶亲。娶亲那天,唐王怕丑俊难配,便命人在每个所聘女子的头上均盖块红头巾以遮住颜面。有位凤仙姑娘与一位名叫尹思麻的回回军官早有情意,约好以海纳花染红指甲为记号,并因此最终缔结了姻缘。打这以后,回族女子都喜欢用海纳花汁染指甲,希望把自己装扮成美丽贤惠的凤仙姑娘。

海纳花俗称指甲花,有凤仙花、金凤花、小桃红、早珍珠和好女儿花等十几种叫法。据史料记载,“海纳”原是波斯语的音译。我国唐代大批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东南沿海和西北地区传教经商,作为观赏花和美容化妆品的海纳花随之传人中国。宋代段公路在《北户录》一书中所述“指甲花……波斯人移植中原。回回妇人爱做染指料”一说可以证明。

至今,回族女子仍沿袭古老方法使用海纳花染指甲,其过程与宋代周密在《癸辛杂识续集》中的记述无异:“凤仙花红者用叶捣碎.人明矾少许在内,洗净指甲,用片帛缠定过夜。初染色淡,连染数次,其色胭脂,洗涤不去.可经旬……”

回族是爱清洁、爱美的民族。回族姑娘的爱美天性使她们经常愿意尽量把自己打扮得俊俏出众一些,于是,海纳花自然就成了她们沿用至今的天然化妆品。

                浏览次数:332--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低温来了,为你的肌肤“疗伤”
----下篇文章“喝人奶”让人闻之也羞(曾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