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图书批发网站
[首页]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付费方式] [本站社区] [留言板]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SOHO设备
才华SOHO
即时新闻
关注稿费
寻求出版
SOHO创业
诚征书稿
承建网站
soho计划
开家书店
强力推荐
新书推荐
编辑在线
媒体诚聘
传媒有约
写手推荐
SOHO资讯
杂志征稿
报纸征稿
网站征稿
写手教程
混在北京
真我风采
电子商务
名人在线
创业导航
书店指南
网站建设
soho创业经验
soho投资融资
版税出版您的书稿
招商合作
品牌营销
媒体资源整合
最新创业项目
代写代笔
软文推广
sohozones全球报道
新媒体运营
创业动态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域名财富故事
自由职业者
soho创业经验
24小时内付稿费公众号
图书批发货源导航
图书营销手册
大众出版
出版产业观察
书业人物
SOHOZONES免费环球资源
SOHOZONES免费赚钱资源
SOHO理财
SOHO健康顾问
SOHO网上创业
SOHO房产
SOHO教父
SOHO居家办公
SOHO成功人士
SOHO财富故事
SOHO文化
SOHO美食
SOHO教育
SOHO科技
SOHO网上社交
寻求发表
爱情故事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书商财富故事
出书巴巴
写作变现致富
创业商机
百万版税求书稿
日本女友爱情故事
外贸SOHO
SOHO百万富翁计划
爱上写作
电子书免费阅读
靠谱淘金计划
创业邦
免费分享
现金大派送
稿费认领通知
soho博客
生财之道
一本万利
soho投资指南
soho致富攻略
soho淘金启示

 


·电话:010-51662125
·手机:13011807335
·OICQ:652155904
·电子邮件:sohozones@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建国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24
--管中心理
请您留言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原创]长篇小说<<乱世豪杰梦>>全文连载
作者:木青 -上传日期:2006-1-4
原创<<乱世豪杰梦>>全篇 作者:杨铁峰
内容提要
《乱世豪杰梦》即将问世。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六十周年的日子里,这部书会和广大的读者见面。  
本书以杨家的谋生为述说,从公元1669——1946年间杨家所经历的历史变迁.一九三○年“东北军”易职后,“九一八”事变使东三省沦丧,在日本铁蹄的蹂躏下,东北的义勇军狠狠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军的“樱花计划”,从而带动着社会各阶层抗日力量的团结一致,共同对日作战。北洋时期的官僚、地主与匪绺之间的矛盾是深重的,他们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血战。具有“抗匪”素称的“杨翠新屯”,解放后改名“自卫”大队。“尾声”中介绍了杨学惠在解放战争中的成长过程.
本书是以描写国民政府的参议员早期与匪绺头之间的恩怨为起点,后又共同走上抗日道路,成为可歌可泣的历史新篇.
[引用]序言  
民间流传一份史料,记载了杨姓氏的由来和名人轶事,有些可以在"新史记"和新"资治通鉴"中查到.  
杨姓出自姬姓,来源有二,一支系国为氏,一支以邑为氏.西周宣王的小儿子尚父,于周幽王时被封于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建立杨国,为侯爵,春秋时为晋国所兼并,杨侯的子孙以国为氏,姓杨.此即宋人郑樵所云:"扬,石径初刻作杨."可见古代扬,杨二字通用.晋国灭杨后,将杨地作为晋国公族羊舌肸(包括三个县:钢鞮/杨氏/平阳),称为杨舌大夫,是当时著名的贤臣.叔向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为氏,也姓杨.因此又叫杨食我(见<<古今姓氏书辩证>>). 
 另外还有杨氏系少数民族的姓或改姓,即<<姓氏考略>>所说:"又有杨氏,世居仇池(见<<晋书>>);又莫胡氏改为杨(见<<魏书>>);又杨光远,沙陀部人,别为一派(见<<唐书>>)."  
据<<史记.晋世家>>及<<新唐书.宰相世系>>等书记载,公元514年,晋国大夫祁奚之孙祁盈的家臣祁胜和邬藏交换妻子,被祁盈发现,把他俩个囚禁起来.有个大夫叫荀砾,因受了祁胜的贿赂,状告祁盈私自抓人,如果晋顷公逮捕了祁盈,杨食我是祁盈的好朋友,认为晋顷公处事不公.一气之下帮祁家杀死了祁胜和邬藏.晋顷公大怒,晋国的其他几家公卿正想消弱公族势力,于是称机杀死祁盈和杨食我,并攻灭祁氏,羊舌氏俩族,分祁氏之田为七县,羊舌氏之田为三县,作为这些公卿子孙的邑.羊舌肸(叔向)的孙子有的逃到华山仙谷,居住在华阴(今属陕西),称为杨氏,此后,"有杨章者,生苑/朗/款.苞为韩襄王将,守修武(今属河南),子孙因居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朗为秦将,封临晋君,子孙因居冯翊(今陕西大荔);款为秦上卿,生顶,字太出,从沛公(汉高祖刘邦)征伐,为太史".杨硕有八个儿子,第六子杨喜,西汉时封赤泉严侯;杨喜之子杨敷,封赤泉定侯.杨敷的孙子杨敬,字君平,任承相,封安平敬侯,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婿,有二子:忠,恽.杨忠的曾孙杨震,字伯起,少好学,博览群经,因世居弘农华阴,当时被称为"关西孙子",东汉时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杨震任荆州刺史时,以清廉著称,并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之名言,因而受到人们的敬仰,此后,杨氏家族便以"四知堂"为号.杨震的子孙世代任大官僚,所以,"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其中,杨震之子杨牧,字孟信,任荆州刺史,封富波侯;杨牧的二十世孙杨惠姬,任太原郡守;杨惠姬的玄孙就是隋文帝杨坚.此外,杨震的十世孙杨珍,北魏时任上谷太守,其曾孙杨顺,任冀州刺史,徒央河中永乐,顺之子杨歧,任吕州刺史,又徒居原武(今河南原阳)在此发展繁衍,成为杨氏重要一支;杨牧的十一世孙杨孕的后裔,世居扶风(今属陕西),称为扶风杨氏. 
 据<<台湾省通志>>记载,杨氏迁入福建,始于西晋末,止唐末主要有三次;一是晋永嘉年间,中原板荡,有十三姓族人自中原入闽,其中有杨姓;二是唐高宗总章年间,隋从河南固始人陈政,陈远光父子入闽者有杨永,杨珍等校尉,其后代散居闽/粤/台/澎等地;三是唐末又有中原杨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自宋代起,福建开始成为杨氏播迁中心之一;至元明之际,为躲避战乱,福建宁化石碧村之杨远绍,携家迁至广东梅县定居,后发展成为旺族,杨氏遗居台湾,始于明代,都是福建或广东人,清代以来人类不断增加,并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在中国历史上,杨姓称帝王有十几人,先后建立有隋,吴等政权.北朝末华阴人,北州外戚杨坚于581年灭北州,589年灭南朝的陈,统一全国,国号隋,建都大兴(今陕西西风),历三代,在农民起义的冲击下于618年为唐所灭;五代时,合肥人杨行密创建吴国,都扬州,历四王三十六年;南宋初年,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杨么领导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称大圣天王,并用以纪年,有众二十万;金末,红袄军首领,益都(今属山东)人杨安儿建立反金政权,建元天顺,有众十万人;元初,宁河人杨震龙帅领浙东农民起义,国号大兴,年号安定.除此以外,在文化/科学/军事/政治等方面,杨姓有许多杰出人才.  
战国初期有哲学家杨朱.西汉有学者杨何,无神论者杨王孙.新莽末年有赤眉军政权大司农杨音.东汉末文学家杨修.三国时有不畏豪强的京兆尹杨沛.魏晋之际有哲学家杨泉.西晋有太傅,大都督杨骏.北魏有骁勇善战的平东将军,氏族人杨大眼,散文家,<<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衍.隋有大臣杨素,杨玄感父子.唐代,杨氏任宰相者十一人,其中唐德宗宰相杨炎,曾定议改革赋税制度,堪称理财家;此外有诗人,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五的杨炯,学者杨士勋,雕塑家杨惠之,还有得到唐玄宗宠爱,被封为贵妃的山西永济人杨太真(小字玉环).五代时有书法家杨凝氏,笔势雄杰,变化多姿评才说他笔有破方为圆,消繁为简之妙.宋代,杨氏最显赫的人物莫过于以杨业为首的杨家将.杨业,又名继业,原为北汉将领,号称"杨无敌",河东归宋后,任知代州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曾在雁门关大破契丹兵,太宗雍熙(986)年,宋军大举北伐,他帅军收复云/应/襄/朔四州,后在主帅潘仁美和监军王侁玩乎军阵,别有用心的错误指挥下,杨业孤军被陷陈家谷口,杀敌无数.杨业只身与敌拼杀,后精疲力竭,战马受伤倒卧,重伤被俘,不降,绝食而死.终因潘仁美王侁两支军队贻害无穷,使杨业等爱国将士全军覆没;其子杨延昭,孙杨文广均为北宋名将.杨业的事迹,"杨家将"的传说,在当代即被传颂,刘兰芳播讲的"杨家将"响彻中外.  
 还有浙江杨邦义誓死不降金兀术,东汉杨秉不惑酒色财.此外,北宋有文学家杨亿,学者杨时,医学家杨介,南宋有诗人杨万里,哲学家杨简,数学家杨辉.元代有名医杨朵儿只除贪不顾身,后被元仁宗所杀.还有诗人杨载,对外贸易家杨枢,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散曲家杨朝英,戏曲作家杨樟,杨显之,杨讷.明代,杨荣,杨士奇,杨薄在英宗时同辅朝政,并称为"三杨";杨继盛劾权相严嵩十大罪,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罪,均受迫害至死,可谓不畏权奸的英雄;还有诗人杨基,文学家杨慎,学者杨东明,针灸学家杨继洲,画家杨文聪,中原地区农民起义首领杨虎,民间抗倭英雄杨钿.清代有学者杨名时,戏曲作家杨潮观,杨恩寿,藏书家杨以增,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杨辅清,湖南耒阳农民起义领袖杨大鹏,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佛教学者杨文会,外交官杨儒.现代有1925年全省港大罢工领导者之一杨殷,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夫人杨开慧,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杨静宇(原名马尚德),教育思想家杨贤江,进步学者杨杏佛,国民党爱国将领杨虎城.  
侨居海外的杨姓华人,对当地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如诺贝尔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及美国著名企业家杨雪兰等.  
本(序言)大部分内容为引用,只供大家浏览.
(一)迁徙  
"圣经"里的亚伯兰按着神的指意,"你要离开本地,本族父家,往我要指示你的地去/"开始了继祖先挪亚之后人类又一次大的迁徙,以游牧业为主的以色列民长途跋涉,一路垦荒,历尽艰辛,磨难重重.信仰,信心,民族意志使亚伯兰一族子孙更为坚强的走下去,后悬遇饥荒而下埃及.从此,以色列民成了奴工."圣经"记录了以色列民族一个漫长历史时期的发展史,浑朴悲壮的故事里,寓意深刻,暗示着神能造人,也可灭人.神可赐福于人类,也可布施灾难后救赎人类.祂能把家庭的美好还立在伊甸园,也可用洪水或(带硫磺的火湖)来惩治邪恶的人类.神要人明白,人与神,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在什么轨道上运行.十二支派的分裂,至今意味着什么?从古到今,当人类有了土地/药材/牛羊/珠宝/矿产资源,这战争就没停过.中东地区的战事,以"巴以"为例,足显"圣经"当年故事中的影子.  
中国人民也是如此;在战争/饥荒/自然灾害/瘟疫下抛离故土而四处漂泊,最终寻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地方安家落户.杨府祖居山东省东昌府朝城县杨家庄,又名杨刘庄.清朝康熙八年,公元一六六九年移居吉林省九台县开荒落户.乾隆五十八年,公元一七九四年又搬到松嫩平原一个地肥水美处生活.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一八七三年,杨氏家族统治了这个老屯,虽有其他姓氏居住,却由杨族屯规(家法)制约全屯.中华民国元年,年仅二十四岁的杨翠新接任族长,立名"杨翠新屯".九十多年间,他的后人们不管是出去的还是回来的,不论哪个辈分都称杨翠新屯为"老屯",解放后改名为"自卫"大队,为什么叫自卫大队,这里有鲜为人知的抗匪故事.一些年轻人经常听老人们讲述;当年杨翠新传奇般的历史故事. 
杨府的辈分是从江南排下来的,共由四十个字组成,每一个字是一代人,即:  
好天修尚国  亿万肇基光  
瑞蔼承宗荫  嘉庆泽世长  
华贵永延广  雨润耀春芳  
守志鹏云显  洪德溥育昌  
遗憾的是先祖们从第八代就偏离了这四十个字,繁衍到十四代时,有杨氏一支袭用"宗"字.从始祖杨好利娶范氏,繁衍到八世祖有二十名.只有八世祖杨荣排行老五,娶妻曹氏,生一子,取名杨泰山.其他十九名八世祖都生女孩,几乎断了杨家的香火.杨泰山长成后娶妻张氏,后续李氏生有长子杨久福,次子杨久连,三子杨久芳.八世祖杨亮排行老四,过孙杨久芳.八世祖杨绪排行老六,过孙杨久连.杨亮,杨荣,杨绪为七世祖杨万昌娶叶氏所生.称为九世祖的只有杨泰山一人.  
八世祖杨荣的长孙,十世祖杨九福娶妻朱氏,生有四子:翠新,玉新,德新,景新,独生女翠莲.  
二[十世祖]杨久连娶妻王氏,生有一子:贵新.  
三[十世祖]杨久芳娶妻李氏,生有三子:清新,维新,雨新.从此杨氏家族皆大欢喜,后继有人而无忧.  
一八九二年杨翠新四岁时,二弟杨玉新还在妈妈的怀中吃奶,二叔杨九连又得一子,取名杨贵新.杨府规定:凡见晚辈出生,送礼"下奶",满月"吃喜".生男婴更为尤重,杀猪宰羊热闹几日祝福.  
老屯的北面是湿地苇塘,苇塘圈着一个很大的水域.东西长三十几华里,南北也有十几华里,两头尖尖成弯形,老屯的长辈称它为"月牙泡".每逢夏季地气上升,气压低的时候,早晨看到的是烟波浩渺水天相连的湖面.如果是晴朗的天气,太阳出来,又能看到南北湖畔的轮廓,这又是各类水鸟觅食的好时刻,成群的水鸟黑压压的遮在湖面上,上下翻飞,"啾啾啾"叫个不停.湖中的鱼肥,有胖头/草根/青根/鲤子/鲫鱼/白莲/黄姑子/柳根/麦穗/泥鳅/老头鱼/布鱼/狗鱼/最大的要属黑鱼,几千斤重,老屯的长辈们称它为"黑鱼精".  
相传在十六世纪的时候,曾有一大户人家携带亲眷家丁到这里落草为生.他们开荒中地,捕鱼打猎,日子过得很美满.有一天傍晚时分,掌柜的来到灶房正看到伙夫们在收拾鱼,他走近前看到一色的黑鱼,好大一堆,不认得叫什么名,看得发呆.伙夫凑近说:"掌柜的,这是刘二他们刚打回来的,您可不知这鱼的妙吃,它可片成鱼片生拌就餐,名为'黑鱼'."掌柜的看到那鱼黑黑的像根粗铁棍,满身黑花,很是怪模怪样,忙去禀报老爷.老爷正在卧室吸烟,闻得此言开口说道:"管它什么鱼,给大伙炖了吃它!" 
第二天夜幕降临,本来晴朗的天空突作狂风,刮得门窗一阵乱响,风沙打进室内,黑风裹着一个黑衣男子直入老爷的卧室.老爷正被窗外的狂风刮得惊呆,感到莫名其妙之时,只见黑衣人坐在面前.  
"你是甚人,我不认得,何事来此处?"  
"不瞒你您说,我离此处不远,愿听我一言,日后得福.告之捕鱼者,打到黑鱼放它归生,包您收网鱼满舱."  
老爷坐直身子细细听来,还不等听明,一阵黑风卷起将灯刮灭,老爷眼前黑作一团,黑衣人早已裹在风中消失.老爷急忙呼佣人点灯,问起此事,都说没刮什么风,老爷甚觉奇怪.  
事后,老爷没有制定什么法规,人们照常进湖捕鱼.鱼打多了到"东县'去卖,回来给老爷上税.当打到大个的黑鱼,把皮扒了晒干,女人们就用这黑鱼皮做鞋,穿着柔软,舒服极了.  
老爷靠雇农种地交租,靠渔民打鱼上税发了大财.有一年,渔民们打上了一条几百斤重的大黑鱼.黑鱼被拖上岸后,像老牛一样的叫着,胆小的渔民都被吓跑.胆大的拿起尖刀捅进鱼肚,划开膛.黑鱼不死,哞/哞/哞/咕/咕/咕地叫声不断.他们举起扎枪,扎黑鱼的双眼,黑鱼还是翻着流血的眼珠子乱叫,渔民们用扎枪狠命地朝黑鱼的脑部刺进,扎枪尖直捅到黑土地上才算了事.那黑鱼在挣扎中,慢慢的不动了.渔民们将鱼肉卸开,用车拉回给老爷观看.老爷看到后,吃惊地说道:"这么大个头,稀罕/稀罕,你们有功,让|厨子|炖了下酒!"  
一个|时辰|过后,天黑得不见五指.老爷正与渔夫喝酒行令间,忽听北面的湖中,一声闷雷般地吼叫,一声接一声的叫,巨响的嚎叫声,小孩子被吓哭.大人们听后浑身打寒颤,甚是可怕,恐怖的怪叫声,整整响了一夜.此时的老爷想起了几年前的事情,心里明白,没有阻止渔民们作孽,而触犯了天条,这是老天的惩罚,可一切都晚了.那躲在身旁的三姨太浑身蒙着被在颤抖,不住的问:"还叫不叫了?"怕是吓出了病.  
厨子--伙夫.  
时辰--一个时辰为两个小时. 
第二天的黎明,天空黑云滚滚,黑鱼的叫声渐渐地平息,人们出来观看,更为可怕的一个奇观将全屯人弄傻.一条几丈高的黑鱼立在湖中心,与天空的黑云相接.冥冥之中老爷预感到要天塌地陷,老爷呼喊着带头向北面的湖跪下,全屯的人跪下一大片,在叩头,向着那山尖似的黑鱼求饶,求黑鱼神爷爷饶命.黑鱼神爷爷接通了天,霎时,黑云开了一个大窟窿,一道黑白相间的水云柱弯弯曲曲地裹住了黑鱼庞大的肢体,水云柱不断地翻滚着.刹那间,电闪如昼,惊雷大作,暴雨倾天如注.  
这雨下到第七天的时候,小屯已经被淹没了一半,屯里的人们方知大祸临头,都抛弃了家在纷纷地逃命.两个月过后这场雨停了,那小屯早无了踪影.百里方圆的人们闻听此事,无一人敢来居住.这里没有路,都变成了泥塘苇塘,沼泽地带,年久形成了一个浩瀚的大泡子.
百年过后,到了十七世纪末叶,吉林省九台县连年受灾,旱年蝗虫四起,铺天盖地,一夜之间把庄稼地里的秧颗吃个精光.杨氏家族生活不下去了,由四世祖杨尚让提议向北迁移.杨尚让娶妻魏氏,生子国平,国仕,国振,二子国玉夭折.当时的杨尚让八十多岁了,年事已高,是活着的老祖宗了.他的四子杨国振为掌门人,已六十初头,他找到五世国乡,国标,国俭,国成,国纯,国常,国弼共同商量迁移一事,五世祖们相继响应.他们套上了十几挂大车,将能用之物装入箱内,或打好包写上名子,统统装车.杨国振娶妻韩氏,生子杨禄,杨栓,杨旺,杨发.三子杨旺娶妻张氏,生子万安,万君,万昌,万暴.杨国振带领后人杨禄,杨栓,杨旺,杨发,杨祥,杨恺,杨智,杨彬,杨利,杨衍,杨富,杨财,杨友,杨坡,杨喜,杨礼,六世祖这支人,大的已四十出头,小的还在妈妈怀中吃奶.七世祖大的二十多岁,小的也有在妈妈怀中吃奶的.就这样连老带小妻室佣人,百十号人开始长途跋涉,一路讨要,风雨进袭,外餐露宿,吃进苦头,整整走了一个月,来到了月牙泡西边的"白屯".杨氏家族全体人员连累带饿已人困马乏,精疲力竭,几乎要全族将灭.五世祖杨国振强打精神,带领其他兄弟还有些晚辈的壮年人和青年人,另加几名"管家"和"掌包"的二十几人,来到一个大户人家的院子,大院里住着十几户人家.白家大院的家丁报信老爷,白老爷走出,这是一位身着长袍马褂,梳着长辫,头发已白的七十老者.杨国振忙带领众人上前施礼,道明来意.白老爷听后脸色在骤变,生硬地说道:"移民!实属逃荒.这么多人住一两日尚可,久住我也吃不消啊!" 
杨国振温和地说道:"你老就帮帮我们吧!容我们在这儿落脚安生.日后,我们杨家的人劳作,分文不取,只求您给他们一碗饭吃,让这子孙后代活下来."  
只见白老爷左手掌插进腋下,右手捋着山羊胡子说道:"天将冷,吾宅有限,越冬难矣!"白老爷说完把脑袋歪向一旁.  
杨国振有些急了,忙说道:"您老就开恩收留我们,救救这百十号人的命吧!我们给您跪下了."杨国振说着"扑嗵"一声跪在地下,这一行人都跪下来求救.  白老爷正在为难之处,忽闻家丁禀报:"老爷,老太爷喊您说话."  
杨国振急中生智,打发一名"掌包的"去叫车上的人,能走得动的都过来跪下.一袋烟的时光过后,只见白老爷从屋内走出,他看到这百十号人都整齐地跪在院中,还听到女人和孩子的哭泣声,心软下来,他很受感动.白老爷走到人群前高声说道:"老太爷有话,救人.我收留你们,都起来吧!"  
杨国振带领大家给白老爷磕头,十分感激地说到:"老太爷您们一家人真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啊!"  
白老爷见天色已晚,忙吩咐家丁把西边的几间库房拾掇出来,再铺上干柴草,又把正房暖屋腾出一间,让给妇女儿童老人们休息.饥饿的杨氏家族全体人员,喝完第二大锅面汤的时候,已进入|子夜|时分.杨家的人第二天醒来,已是|巳时|.  
子夜--半夜十一点至后半夜一点.  
巳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 
杨国振一翻身起来,喊醒了所有睡觉的人,让老人和孩子留在屋里,其他人到院中集合.  
白老爷没有打扰杨家的人睡觉,知道这一行人都很乏.当他望着杨家这整齐的一族人,深知杨家的人是很守规矩的,他不住地点头,在向杨家的人微笑.  杨国振看到这被救下的杨家人,心情无比的振奋.回头望见了白老爷,向白老爷点头一笑,高兴地向杨家人说道:"今天是一七九四年,农历九月初三.我们身为大清的子民,没有报效国家,却因连年的自然灾害而被迫逃荒,这是我杨氏家族的又一次大难.而后承蒙白老太爷一家人相救,才有了落足之地.从今儿个起,我杨家的人将与白老太爷家族一起安生.还记得杨家的家法吗?我们从祖上传下来的就是;最忌烧/杀/掳/掠/劫/抢/偷/赌/奸淫之事,如有就范者,一律家法严惩,决不姑息!想我杨家世代忠良,做为庄稼人也一如即往,不给老祖宗抹黑.我颁布一个新的规定,宣布后即刻执行."  
白家正房的门前站了许多人,在场之人鸦雀无声.新规定是:杨氏家族逃难期间,白家为主人,杨家的人人皆仆人.以白家老太爷为长,尊敬白家人,每天由杨家的主事人早起去为白老太爷"请安".劳作由白家的主管人委派,不得抗衡.违者重罚,重者逐出族门,严惩不怠.他在用杨家的礼仪风范和戒律警告杨家逃荒的人群.  
杨国振宣布之后,回头手指向白老爷,笑说道:"白老太爷和白老爷是我杨家的救命恩人,我代表大家为白老爷磕三个响头."随后,杨家人高喊:"谢白老爷救命之恩!"  
白老爷被这场面感染,听后走近杨家人说道:"我白家也有家法,今儿个不谈,日后交与杨家的掌门人.我道有一念,说话为凭证;从现在开始,你们杨家的掌门人,为我白家的总监管,替我代劳,凡有事与他协商,方为遵上.违反规定者按白杨两家的刑法处罚,望大家遵守这一规定!"说完,白老爷用手抚摸着杨国振的肩膀,将此重任交托给杨氏的掌门人. 
杨国振回头抱拳施礼,忙说道:"您老高看我了,我将尽力去做,不负您的重望!"  
白老爷回礼道:"杨家人,可敬,可敬啊!白杨两家的大事莫过于你了."  
杨国振听白老爷如此说来,心里一阵高兴,急忙向杨家人挥手说道:"我族全体人员排好队,一一的去为白老太爷请安!"  
杨族人的礼仪以尊长为上,令白老爷大为感叹.  
施礼后,白老太爷格外高兴,九十高龄仍很健谈.他与杨尚让老人谈古论今,两位老者乐滋滋的,精神头十足,更显年轻了一些.白老爷看到家父长谈不惫,语多情深,急忙与杨国振商议,白老爷说道:"让你老父搬过来一起住吧!两位老爷子很谈得来,像久别重逢的老世交."  
"这样也好,免去了两位老人的寂寞."杨国振点头应允.  
杨国振的大哥,二哥,三哥已死,埋在吉林的九台.  
杨国振喊过来妻子韩氏,让她带领四个儿媳妇,从今以后伺候白老太爷和自己的公公杨尚让老人,照顾二老的饮食起居,不得偏心,要一视同仁,拉撒不便,让晚辈后生相帮.  
让大嫂孙氏带领自己的三个儿媳妇下厨房做饭,加上原来的两名厨子共六人,今后白杨两家的饭菜一百多好人吃,就由大嫂代我吃苦了.  
让三嫂王氏带领侄媳妇和孙子媳妇们,为白杨两家全体人员衲底子做鞋,待明春换季.  
命白杨两家的一些男女劳力,午饭后休息半个时辰,然后打开仓门倒出粮食晒粮,挑选粮种,装袋封存,还要磨米磨面,备冬季和大年之用.  
命白家刘掌包的和杨家张掌包的套上两挂大车,带领十余人去打羊草和烧柴.  
最后杨国振说道:"有婴儿的妇女就不要参加劳动了,在家照顾年迈的老人.鸡/鸭/鹅/狗/猪由厨房人饲养.所有的木匠听明白;打四个大木桶,为白杨两家沐浴所用.女浴时女人看守,男浴时男人看守,不得有异性窥测,违者按白杨家法行事!"杨国振所有的吩咐两家人都照办了. 
杨国振宣布的白杨两家事物分管法,竟把这两家的劳作,大小事情管理得有章有序,令白老爷心里钦佩,暗自高兴.  
事隔不久,杨国振向白老爷提议:"要成立豆腐作坊和制酒作坊,因两家老太爷子都爱吃豆腐.烧出白酒,大年为老太爷子们敬上."  
白老爷听后,点头赞许说道:"再增一个粉房."  
杨国振说道:"好!粉条豆腐土豆炖大白菜更好吃,老人愿意吃."  
白老爷信任地说道:"这些事你就安排人去干吧!"  
由库房改造成的住房,新安了窗户,搭了火炕.杨家的男人们在一起群居,都离开了自己的媳妇.劳累一天后,躺在炕上说笑话,讲故事.不愿意听的,坐在炕的一头抽旱烟,还有些人点着油灯,围坐在地上编炕席.  
白屯住着二百多户人家,白家是大户,主管着全屯的大事.杨家的女人孩子和老人被安排到其他白氏人家,有大事时都到白老家听命.没事时由王氏带头做鞋;她们找来很多旧布块儿,用浆子一层一层的粘起来,粘到一块方板或桌子上,这样就打成了袼褙,干后揭下来用各种鞋样子替好备用.她们把粗绺麻剥成麻纰,用玻璃槌子打麻绳,再用袼褙剪好的鞋底包上一块结实布,抹上浆子粘好,干后用麻绳衲鞋底.女人和女童的鞋面多用带颜色的花布做,男人的鞋都用青布和蓝布,小男孩的鞋也有用花布做面的.她们衲的鞋底甚是好看,先围着鞋底边衲上一圈,然后一行一行的衲起来.那密匝匝的针九布满鞋底算是衲好了一只,大米粒般袒露的麻绳勒得很紧,不论看到哪一行,都由三个小点组成.杨家媳妇们做的鞋很漂亮,她们做的棉鞋夹鞋都一样精美.  
杨家的男人们干的都是粗活,脏活和累活;挑选粮种,装袋入仓上垛.脱谷/扬场/推碾子拉磨,起茅厕,起猪/马/牛/羊圈,家禽圈,清扫垫圈.铡牲口草,拌料/打羊草/和泥抹房.|烧锅|豆腐坊粉房里的活都是杨家的人来干.  
烧锅--酿酒坊. 
相比之下,教书的先生,画匠,木匠,剃头匠,酒艺师和粉房里的技艺师夫们,略显清闲.尽管如此,杨家的人包揽着这些繁重的体力劳动,干轻活的只是少数.他们心甘情愿地被奴役,如果不这样将面临死亡.  
三个月过后,已进腊月.初七那天|丑时|刚过,由杨国振带队,套上十挂大车向月牙泡的中心地带出发,要去打烧柴.所去之地距白屯四十五里路.像这样的出行在白屯都属大事.子时,杨国振的大嫂孙氏就带领自己的三个儿媳妇下了厨房.此时年猪已杀,一锅猪肉酸菜炖粉条子,一百多个馒头,被三十几号人吃了个精光.孙氏把腾好的粘豆包和咸菜给他们带上.杨国振拱手作揖,谢过嫂子.  
吃饭前杨国振带领这些干活的人,打着松明火把去了屯子北的土地庙.杨国振在那里杀了一只公鸡,血滴在庙门前,一行人全体跪下来祈祷,求土地神爷保佑人和车马平安而归,柴草满车人满辕.只见杨国振口中念道:"地载万物生灵,是以神之道驮也,我等在上而生,以种成颗而育人,求生于地,取财于天.天地为大,必尊天而亲地也.今献上一鸡,保我族人一行平安无事.来日翻身之时,以牛羊血祭土地神爷."这三十几号人跪着向土地庙磕头,群体"社祭".  
北风刮着清雪甚是杀骨.那古老的木车,轱辘都是木做的,车轮外包着铁皮,打着铆钉,压在厚厚的积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一切显得缓慢而落后.杨族人沿着没人走过的路,面对人烟绝迹的月牙泡向东挺进.这片苍凉的荒野伴着车老板的吆喝声,回响在天地之间.他们整整的走了两个时辰,来到了打草的地方,不见太阳出来.每个人只觉身子骨冻透,急忙跳下车活动着手脚,准备动钐刀打草.杨国振用左手抹了一把胡须上的冰霜,右手指向冰泡子北面一片朦胧中的树林,兴奋地说道:"大家看到没有?那有树!我们在白屯安生,只是暂且栖身,日久天长将不会安宁.白家那个牟掌柜的,尽在白老爷耳旁谗言我杨家之能事,总想挑事端,多亏白老爷心度有尺,没有轻信他的话,所以没有出太大的麻烦事.望众位今后做事要提防那个姓牟的,否则对我族人不利.为长远打算,我们要建立自己的家园,这是千秋大业,决不能等,也不能拖.下面由杨国标带上十挂大车和二十几个人去那片林子伐木,选出四十根梁,八十根柱脚,二百根檩子,一千根椽子.伐完的木头拉回来,能拉多少拉多少,这里留下十个人打草就可以了,分头行动吧!"  
杨国标一听来了精神头,一边组织人,一边高喊:"说去就去,即刻出发!"  
丑时--后半夜一点至三点. 
早在进腊月门子之前,杨国振牵出五匹快马,对白老爷说,要去寻找打草的地方,白老爷应允后,他带领兄弟们去了月牙泡的北岸.他们在那里发现了一片隐蔽的树林子,多数可选材盖房子用.杨国振手捋胡须说道:"成材之树木,天助我杨族也!"他们在南岸又发现了广阔的原野.回来后,杨国振让木匠偷偷的把锯伐了,再把斧子磨得快快的,等待时机伐木备料.  
杨国标的十挂伐木车走后,杨国振开始带领大家打草.只见他们甩开膀子挥舞十把钐刀,一字排开,在月牙泡南岸的苇塘旁向南地打去,唰/唰/金属与蒿草的磨擦声美妙动听,他们打草的动作整齐而有节奏.从|辰时|打到|未时|,草已足够装满十挂车了,杨国振让大家吃饭.  
饭后,有人在碱土地上刨了一个坑,放上一把草,用火镰打着柴禾,一边烧一边续,用来取暖.大家围坐在火堆旁歇息,都抽起了旱烟.那时用的是烟袋锅,黄铜锅细竹杆,玉嘴.细竹杆中间有眼,两头透气,抽起来发出吧嗒吧嗒的滋喽声,庄稼人闲时抽它很有滋味.有的人还会狠狠地吸上一口烟,在嘴里咀嚼,一阵过后,吐在一块木板上,形成了一个浓浓的大烟泡,白烟在泡中翻滚,霎时,烟泡破灭而无了踪影.婴儿的嘴边最忌大人们的这种逗孩子方法,烟泡破灭时,若被逗笑的孩子吸入口中,会被呛死,过去多有此类事发生.  
辰时--早七时至九时.  
未时--下午一时至三时. 
|申时|,他们轮流用火取暖.干活的人用羊叉敛草,一堆一堆的敛成了草垛,然后用搂柴禾的耙子,把那些敛不净的草搂向草垛,再捆成草个子.进入|酉时|天已大黑,杨国标带走的伐木车还没有回来,急坏了杨国振等人.焦急之下人们仰望天空,在仔细听冰泡子上的动静,当他们的脖子发酸而感到了一天的劳累,脸向前平行的时候,有人听到了一种奇怪的脚步声,由远而近,而且看到了十几双绿色的眼睛向他们射来,那阴森的绿光在移动."狼/一大群狼!"说话人的声音有些发颤.大家不约而同地望去,都心里有些害怕.杨国振稳住大家小声说道:"不要害怕,赶快把草抱到那片不长草的碱地上去,点着!"几个胆大的人抱起草迅速地跑过去,狼在向这边逼近.草已抱了许多,可是没有点着.有人着急地说:"点不着,这可怎么办?"人们听到后,紧紧地抓住了钐刀,准备一拼.杨国振对大家说:"不要慌,别出动静."他趴在地下,将先前的火灰用脸靠近,感到了热气.急忙用手刮走浮灰,手里的一把草塞了进去,再用嘴一口气接一口气的吹起来.一阵过后,已有了草烤糊的气味,紧接着烟而发,急吹两口,燃起了火苗.你点一把他点一把,将火种点燃了盐碱地上的草堆,顿时烟火通天.狼与火堆和人群只有三十步远了,那些狼不敢靠前,最后放弃了人类,向南奔跑起来.  
杨国振心里断定:"北面一定下了一场厚厚的大雪,所以这狼在向南迁移."  
杨国振说道:"这火不要熄灭,一是防狼来,二是立火为号,照给杨国标他们."人们为省柴草,用小火取暖,都心急如火的在等待,连冻带累,人们感到饥饿了.  
|戌时|一过,杨国振从苇塘中走出来对大伙说道:"他们回来了,准备卸车!"大家听到后高喊:"杨国标他们回来了,真行,好样的!"大家高兴的都跳起来,忙着去抱草,把火加大.向北,他们听到了咯吱咯吱的车轮声.  
申时--下午三点至五点.  
酉时--晚五点至七点.  
戌时--晚七时至九时. 
拉木的车回来后,他们一起把圆木卸进了一人多高的蒿草丛中,再立上几个长杆作标记,然后开始用"两股叉"叉草装车.杨国标对大家说道:"木料只拉回一半儿,哪天还得把它拉回来."  
杨国振听后对大家说道:"每车的草不要装得太实,小年之前还要来一趟,做我们的事情,大伙回去要说迷路之原由."拉草的车队回到白家大院已是后半夜|寅时|了.第二天下了一场大雪,杨国振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他真怕那姓牟的骑马去查看.  
到了腊月二十,那十车草已烧的用的差不多了,做饭/烧炕/温猪食/垫圈都得用草.杨国振对白老爷说道:"年前还得去打一次草,备大年之用."  
白老爷听后说道:"这回去增加几挂大车,多弄些回来,过大年歇息几日,免得还去."白老爷的吩咐正中杨国振的下怀,他心里暗自高兴,忙应承下来.  
腊月二十四,杨国振子时起床,夜半刚过,他带领众兄弟们及后人,去土地庙再次"社祭".没想到临行前,牟掌柜的穿带整齐要一同前往打草.他想上车,杨家的人往下撵他说:"这吃苦遭罪的活,哪是大掌柜干的,要是碰到狼群就没命了."牟掌柜的上哪挂车,哪挂车上的人就往下撵他.杨国振看到此情后跳下车,拦住牟掌柜的说道:"大掌柜的,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要是碰到狼群,准没命了,上次险些出事啊!您万万不可出行,我们已经拜过土地神爷,神在保佑我们,大人请回吧!"杨国振劝回了牟掌柜的.  
"他哪是干活的胚子,去了准喂狼!胆子不大坏主意可不少,对这号人真得加点小心."杨国标说完向空中甩了一个响鞭,大伙听后一阵大笑.  
|卯时|刚过,天已朦朦亮,他们还没有到达打草的区域.突然间,杨国标头车的辕马停住不走了,两只耳朵左右摇摆,鼻孔喘着粗气,浑身打起了哆嗦,整个车队停下了.人们已经看到了一个极为壮丽的景观,离他们有三百步远的地方,几百只饿狼向南扑去.那些狼没有向这边窥望,一个劲地跟着头狼向前跑去.杨家的人惊呆了,都一时变得发傻.一袋烟的时光过去,狼群消失在隆冬的晨雾中.  
寅时--早三点至五点.  
卯时--早五点至七点. 
"让那姓牟的来就好了,说不定他会吓得尿裤裆里."还是杨国标打开了沉闷的气氛,使人们振作起来.他挥舞长鞭叭的一声,车队继续前行.  
到了打草的地方,杨国振派杨国标带走了十五挂车去拉木材,今天多来了五辆,这边仍然是十个人打草.  
有了上次的经验,杨国振先让大家把草抱到一块不长草的盐碱地上,只要狼一来就点着草垛,而且每个人带来了上好的火镰.天空刮着西北风,他们拉开距离向东南打.未时刚过半个时辰,拉木头的车满载而归.卸完木料,杨国振带领大家去打苇子,那苇子长得丈把高,人们进了苇塘就无了踪影.全体人员打了一个时辰的苇子,把苇子捆好扛出来装车,再拉到木垛旁卸下垛好.大家把上次没拉完的柴草和当日打的全都敛起来装车,车装好后用绳子勒紧.这回是实实在在的十五车柴草,长长的一队马车,在向白屯赶路.一七九四年农历腊月三十,杨家的人迎来了一个寄人篱下的大年夜.
(二)开荒落户.重建家园  
农家的大年三十热闹非凡,比旧时城里的人过年异常地活跃和兴奋.因一年到头,以地而生,靠天吃饭,收成好了喜气洋洋.原本富有的白家,朝中又有做官的人,更显其利官接贵的特征.接纳杨家这支难民,实属白老爷天良发现.早在五十年前,白老爷还是一名军中副将(乾隆八年),在向太师杨再忠传送呈文时,被太师看中.太师不见其人,呈文是被别人捎来的,文者早已随军去镇守边关.  
呈文封面写着杨太师亲启,下落款中军副将白少卿缄.呈文曰:  
小可少卿闻太师过问军饷军需之物是否押运抵达边关,深晓太师心挂此事而分忧,夜无眠.  
我等跋山涉水,披星如昼,急切行军.路遇豺狼虎豹,奋力骁勇拼杀,二百余人,只剩四十,其他悉数为国捐躯.一路追悼死难将士,悲痛不已.  
统领仲仁喜将军死于虎狼之口,有的将士已被猛兽掏得只剩一付白骨,连残尸都无一辨认何人.  
在下带领所剩之人,掩埋尸体,半天有余,翻过一高山险岭,天已昏暗,人困马乏,必得安营扎寨.  
七日后,到达边陲,足未立稳,忙草书一封,告之太师大人,所运粮饷军需物件,统统交给边关大将魏震,经清点,无一缺少.此书,御使呈献.  
 顺致!  
边关中军副将白少卿  
吾皇乾隆八年八月初九  
一年后,白少卿在反叛作战中,身负重伤.边关红药短缺,医疗住所简陋,他的伤日益恶化,魏震派护卫把白少卿送回京城.一月过后,经御医用药好转.杨太师闻得此事,派人前往护理,用膳调养,空前改观.半年有余,白少卿身体完全康复,他上书朝廷,要求重返前线,乾隆阅后,心里很爱这位边关中军副将. 一日,白少卿正在院中舞剑,忽闻杨太师求见.从那以后白少卿进朝廷作了国务大臣,为正二品侍郎,七十五岁解甲归田,京城白府宅邸留给了在朝中作官的小儿子.今天的白家大院,红灯高兆,"挂钱","对子","福"字,吉祥剪纸花,贴满了门窗.男人们穿上新衣;是带有大钱花纹的丝绸马褂,女人是带花的各色束身棉袄和棉裤,裤腿下扎着绑腿布,这些布料都是些江南丝绣.白家的女人多数裹脚,那"三寸金莲"走在屋外的雪地上很是不稳.她们扭动着细腰,晃动着肥臀,两条腿像棍子一样朝雪地上触去,显得小心翼翼.  
小孩子都穿花衣带花帽,脚穿绣花鞋,一切都是新的.手里拿找蜜棧,还有用糖浆熬成的大块糖,咬一口香脆可口,这糖是长杆形,断面有蜂窝孔,在那个时代是很好吃的一种糖果.  
"三十"一进入|午时|,白老爷请"神"于堂屋,他今天格外的神采而红光满面.一大张裱糊的牛皮大纸展开,上面有白族列祖列宗的人名,他亲手将它挂到墙上.下面有供桌,上面摆着供品;有鸡,鱼,猪头.各种水果,山珍,干粮,米饭也摆上,饭上插着筷子.最前面摆放的是香炉,进献三支香点着,顿觉屋内清香烟气扑鼻而来.白老爷跪在一块黄布垫上,双手合揖,口中念道:"白族列祖列宗在上,不孝之晚辈贵德在下叩拜.今白家大福大贵,得以祖上庇荫,五世同堂,子孙济济.小弟朝中作官,白家殊荣.求老祖宗保佑白家,世代繁荣,后人平安祥和,愿我祖显灵,普照白家福禄昌盛.今大年三十,尊请各位列祖列宗一同回家与晚辈共享天伦之乐,顺吉,福保平安!不孝之晚辈白贵德跪祷."白贵德念完,深深地磕了三个响头,然后两手作揖.  
杨家也有"祖宗板",可没有一间屋子是属于自己的,请"神"一事只好作罢.  
午时--中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 
杨家的儿童没有穿上新衣,即使有些棉絮花布也都压在了箱底,杨家的媳妇们太忙了,没有时间去做童棉装.大人们也没有穿新的棉衣,都穿些旧的粗布棉冬装.杨国振对大家下过令,逃难期间,穿衣要节俭,不要挑"吃"挑"喝",能活下来,就是我们杨家人的福份,有朝一日,去开创我杨家的天地.所以杨家的人也就没有把这过年当回事,向往常一样饮食起居,劳作.  
可这小孩子的眼里会看事,杨家人后代的娃子们,看到白家的孩子穿花衣带花帽嘴里嚼着大块糖,手里还拿着蜜棧,都向妈妈要这要那.当妈妈的心里明白,上哪去弄啊!,便没好气的推搡着孩子,孩子一咧嘴哇哇地哭起来.一传俩,俩传仨,感染力极强,一会儿哭成了一大片.这哭声被上茅厕的白二奶奶听见,路经此处进了屋.她看到两家的孩子在一块,穿的吃的各有所不同,心里明白了,急忙去回报老爷.白老爷听后好奇怪地说道:"年前我已让牟掌柜的把东西送过去了,难道?/你唤人把牟掌柜的喊来!"  
片刻,牟掌柜的来到白老爷面前,恭恭敬敬地问道:"老爷找我有事?"白老爷脸子一沉说道:"年前我让你给杨家的东西,你送去了吗?"  
牟掌柜的听后,狡黠的一笑,然后说道:"啊呀!让我给忘了,我马上送去!"  
这姓牟的是有意让杨家的人难看,白老爷很是明白他的所做所为的.  
牟掌柜的打开库房门,让家丁给杨家人送去一箱大块糖,一箱糕点,一箱蜜棧,还有水果之类的东西.杨家的小孩子看到这些吃的,小眼睛都亮起来.  
不要说杨家的小孩子吵闹,就连劳力们都在盼望着这顿年饭,申时开饭,还有半个时辰就开饭了,大人们也在盼.都听帮厨的杨家媳妇们说:"三十下午的年饭一共要上三十道菜." 
杨家人知道,刚进腊月门子的时候,白老太爷的小儿子在自己的手下挑选了三十名精兵强将,用车拉上为父敬孝的吃喝和布匹前往白屯.这支队伍整整走了二十天,腊月二十四到达白屯.白老爷留他们过大年,谁都不肯.只见那领队的一员大将说道:"回到京城已是上元节了,花灯满街,人海闹市,万树银花,霓虹纷呈,使人流连忘返啊!"白老太爷实感过意不去,笑说道:"路途遥远,难为各位了,路上走好,诚谢大家!"临上路时白老爷拿出银两送与将士们,作为路上的盘缠,略表谢意.今儿个的厨房里飞禽有山鸡/野鸭/鹌鹑/飞龙.走兽有野兔/狍子/羚羊/梅花鹿/野猪/獐子.鱼类有鲫鱼/鲤鱼/边花/鳌花/撅嘴白鱼/最大的是鳇鱼,一根二百多斤重.山珍有木耳/猴头/榛蘑/香菇/草蘑/山野菜,厨房头三天就在准备这些菜了.腊月二十三,杨家的妇女们扎上头巾,打扫了整个白家大院的住房,贴上年画.把白老太爷和各位老人的被褥,拆洗干净,再绷好.两家老人看到后,心里乐滋滋的.  
杨国振看到过年的事物一切安排妥当,带着一些闲人去看望白老太爷.白老太爷身子骨硬朗,穿着新衣坐在炕上,身后垫着枕头,看到杨国振带着杨家的人来,心里一阵高兴.白老太爷有七个儿子,六个都在场,只有小儿子官职在身,不由己便,没有赶回来过年.杨尚让老人被留在白老太爷那里,大家有说有笑,只等吃饭了.  
这边的杨家人也开始忙起来,大家用木板搭了两套饭桌,没凳子就用柜子木墩当座位.杨家男人居住的库房,北屋一桌,南屋一桌,三十几号人得这样的排场.这时白老爷来看望大家,进屋说道:"好热闹啊!你们真会想办法.我们两大家子人在一起过年了,这在历史上都属罕见的.一年到头,大家都累了,开怀畅饮,解解乏,图个吉利.杨国标先跟我去放鞭炮!"厨子们,各家的媳妇们开始上菜了.鞭炮响完,菜也陆续上来.杨家的男人们望着这两大桌子菜,都看得发呆,不知往嗓子眼里咽着什么,谁也没吃过这上等的好菜啊!有的人眼里流出了泪水.  
杨国振看到这场景,也被感染,只见他稳住心神高兴地说道:"大伙都坐呀!白老爷有话,今儿个开怀畅饮,但不能喝醉!过年了,开喝!"说到这儿,杨国振的眼角也有些湿润.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么多菜不知要喝多少酒,喝得兴致的杨国标站起身来,为杨国振斟满了一杯酒,自己也倒了一杯酒,说道:"来,四哥,祝您新年好运,我陪您喝一杯!"哥两个兴致勃勃的都干了.  
杨国振夹了一筷头红烧鹿肉,放进口中品尝,太好吃了,我们身居农村,吃的是宫廷盛宴啊!杨国振心里这样想.  
大家都起来为杨国振敬酒,只见他一阵推脱.杨国振忽而灵机一动,说道:"咱们玩玩棒打老虎,老虎吃虫,虫子嗑棒如何?"  
大家齐声说好.  
"谁与我先来?"杨国振看着大家说.  
"我来!"杨国标站起身应战.  
两个人用筷子磕起来,齐喊:  
"棒子!"  
"虫!"  
杨国标心想:"凭四哥的作派,准喊老虎,我一定喊棒子,能赢."  
杨国振心想:"国标准以为我喊老虎,他必喊出棒子,我用虫来克他."结果杨国标输了,被罚酒一杯.这第二轮杨国振心想:"他准以为这次我喊老虎,他非得喊棒子,我还用虫来制服他."  
两人对磕着筷子一同高喊:  
"棒子!"  
"虫!"  
杨国标又输了.杨国标喝了被罚的酒,不甘心输,心想:"你只会喊虫/虫的,我喊老虎吃掉你!"  
杨国振心里琢磨:"这回他非得称王喊老虎,我用棒子打他!"  
两人磕着筷子同喊:  
"老虎!"  
"棒子!"  
杨国标没想到到三招全输了,红着脸说道:"四哥,我宾服您的心计,脑子过人,小弟领教了."杨国振听了,只是一笑.  
半夜,吃过饺子后,小孩子们提着小灯笼出去放鞭炮,大人们在屋内围着油灯玩纸牌.杨国振提醒大家说道:"谁也不许玩大的,到了五更都睡一会儿,大年初一我们都去为白老太爷子拜年."  
"四哥,您累了就先倒一会儿,我和大家玩几把."杨国标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些铜钱.有乾隆钱,秦半两,汉榆荚半两,五分钱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还有两枚汉朝的大半两.大家看到那两枚熠熠生辉的黄铜大半两,有的说:"咱们赢五哥的大半两."杨国标瞪了哥们一眼,说道:"那一枚顶你们的一百个小钱我干!"杨国振站在他的身后说道:"你真傻,一千个换你的大半两,你都不能换,那两枚是真正的汉朝大半两."  
冬去春来,杨国振带领众劳力,把粪运到院外拌上土浇上水,中间底部放上柴禾点着沤起来.阴历三月挑选粮种用水浸泡,开始了育苗工作.杨家的媳妇们干完农活,闲时为丈夫和孩子缝补衣服.天气暖了,把缝补好的衣裳浆洗干净凉到屋外.  
一日,杨国振在院中散步,想着心事.天还早,人们还在熟睡中,杨国振巧碰晨起的白老爷."国振,你在想什么?"白老爷望着低头走路的杨国振问道.  
"哦,是白老爷,我没想什么,随便溜达溜达."杨国振有些掩饰不住自己的隐情.  
"咱们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不要总叫我老爷老爷的,从今天改口,管我叫大哥就行.从你的眼神里,我看出你有什么重要的事情瞒着我."白老爷的问话,说到了杨国振的内心深处.  
"不敢,不敢!我杨家的人都喊您老爷,小孩子都喊您太老爷,太太老爷的,怎可无礼!"杨国振非常恭敬的说着这些话.  
"不!先不谈这些,这一阵子,我看到你的心里像压块石头,有什么事就同我说吧!"白老爷一边说一边观察着杨国振脸桑的变化.  
杨国振用脚踢走了一块土垃垰,回头望了望,没有别的人,好大的院落还是静悄悄的.他的脸上有一种愁苦,一种不愿意向别人透露的东西深藏在心底.可在这一刻,如果再执着下去,将会误了大事,影响全盘的长远计划.他犹豫了一下,面带一丝微笑的对白老爷说道:"我族人落难以来,幸亏白家相救,免于死里而安生,承蒙白老太爷和您的大恩大德,杨家的人将世代不忘.想我两族人如果长期以往的这样生活下去,难免树大招风,产生磨擦.更不能再'坐吃山空',拖累白家人.日后,青秧栽下,我杨家的人要离开白屯,去开创新的天地.眼下大事已做,趁这不忙之时,我要带领杨家的人去打一口井,地点是月牙泡中心的南岸,那是一片地肥水美之处,不瞒您说,要在那里垦荒.种子播下后再盖房子,打草的时候,我们已经伐足了木料,只能您应允后,方可动身."  
白老爷听后,并不感到意外,手摸杨国振的肩膀说道:"有志之事啊!不是我撵你们,到时候了.从我们一见面的那天起,你的眼神里就隐藏着一种东西,一种与常人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在告诉我,你在苦苦地探求杨家人的生路,甚至是在做巨大的隐忍负重,等待有朝一日,龙腾虎跃,苦干一番,建立杨家的家园.这是大好事吗!我怎么会不答应呢?我扶持你们还来不及呢!不过,那个地方可是无人敢去居住啊!这百里方圆,人们都避开了那里,还记得黑鱼精的故事吗?"  
杨国振望着善解人意而贤明的白老爷,笑说道:"故事总归故事--只要我们尊天,亲地,敬河神,不会出事的,这一点请您放心!"  
这时,羊官打开圈门,一大群雪白的羊冲出来,随即;鸡咯咯咯地叫,鸭子呱呱呱,大鹅嘎嘎嘎,狗汪汪起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滋润过的世界万象更新,大地复苏.虫鸣鸟叫,柳枝抽芽,大地铺上一层新绿.人遇春而情发之时,愈控而愈烈.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白家的大地已被杨家的人栽好了秧苗,播上种.杨家的人在月牙泡的南地打了一口井,下了井凹木,铺上井盖,中间有一个方孔,四只脚的支架上安着轳辘把,轳辘上固定好的长铁链下吊着一个汲水的柳罐斗,摇起来咕辘辘,咕辘辘,这眼井水量足.有了这一眼井,使杨家的人眉开眼笑,它是生的希望.杨家的人每天套上十挂大车,拉上男男女女劳力去开荒种地.  
有一天,家里留下了一名后生钉马槽,立马桩.他中午一觉醒来已进未时,一嗗噜爬起身,急忙去找拴马用的柱子,无意间来到东厢房后寻找.这是一栋好长的房子,他记得这房子后有柱子,果然他看见那栋房子的中间地段堆着一垛木头,他着急的走了过去.刚想挑几根直溜的,一阵女人嬉笑撩水的声音向窗外传来,他被吸引住了.那窗子太高,看是看不到的,他悄悄的搬动一根粗木向墙根靠了靠,用脚踩了上去.他用两手扒着窗沿翘着脚尖,想看个究竟.正在这时,一个人的声音使他惊慌,脚下的木头滚了下去.他跌倒地上后,爬起来撒腿就跑,回到马棚,心怦怦地跳.原来,他走向房后,早被牟掌柜的盯上了.  
牟掌柜的喊醒了午睡的白老爷,白二奶奶也被惊醒坐了起来.  
"老爷,老爷,不得了,不得了,杨家的一个小畜牲偷看白家的女人洗澡."牟掌柜说话的声音很大,他故意这样喳喳呼呼把事情闹大.  
这后生在马厩中,已听到了牟掌柜的大嗓音,顿时觉得血往脑上涌,心被震撼.这个院子待不下了,不容他多想,手里抓起一件什么东西,跳出马棚,飞也似地跑出了白家的大院.  
牟掌柜的没有发现那后生已经逃走,他见着白家的人便讲此事.当那两个洗澡的女人听到后,都捂着红脸进屋哭起来,他们是白老爷的两个孙子媳妇.白老爷听了个稀里糊涂,忙起身走出房门,正看到白家的人围着牟掌柜的在听."这小子在哪儿,走!去把他抓来,打死他!"白家的人气愤难平.  
"都给我回去!不要再谈论此事."白老爷的两眼瞪着众人在说.  
白家的人都小声议论着进了屋.  
这时,牟掌柜的凑近白老爷的身旁说道:"这是真的,我亲眼所见,还能有假?"  
白老爷瞪了他一眼,说道:"从现在开始,你不要再宣扬此事,等查明再说."  
"老爷,我和你去抓他问明白!"  
"罢手,进屋去!" 
事后,白家的两个孙子媳妇向白二奶奶哭诉:"求您老为我们做主,要是那个畜牲看见了我们的身子,我们无法做人了."她们一边说一边在哭泣.  
"行了,行了,以后查明再说,都别再哭了."白二奶奶说着起身走了.  
一下午,那后生没有回到白家大院.杨家人干完活回来已进戌时,大家跳下车,拍打着身上的泥土.竟管白老爷和白二奶奶严密地封锁消息,这音还是不径而走.两家人在一起胡乱的猜疑,你说你的理,他说他的由,都搞不清真相.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对杨家而言,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杨国振早就预料到,早晚有一天会出事的.他让杨家的人去找那后生,回来问清楚,再做定论.  
白家的大院任何地方都没有,整个屯子都找遍了,也不见其人.  
白老爷走近杨国振说道:"是不是出事了?赶紧到村外围找找看,找人要紧,快去!"  
这件事传开后,整个屯子都知道到了这件事情.一些好心的人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屋里,以屯子为中心向外扩散开去找那后生,都参加了找人的行列.  
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人们借着月光在寻找.杨国标等人在屯西白家祖坟茔找到了那个后生,人们吃惊的看到了一幕残状.那后生躺倒在一块坟头上,两手捂着裆部,血从指缝中流出来都凝了,鲜血殷红了土地,身旁有两颗血淋淋的肉丸.他已经疼得昏死过去,身子还在不停的抽畜.有人拾起了一把镰刀,此时,谁都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杨家的人有人大哭起来,嘴里念道:"咋干这傻事啊!不要命了."杨国标看到后,心里一阵震痛,高喊:"快救人!他还活着."  
杨国标等人把那后生背回来,找人的人也都陆续的回来了,他们很快的得知这后生阉割了自己.他的妈妈听到此事,脑袋轰鸣,哭得死去活来.杨国标把手洗干净,用一块干净的棉花蘸着盐水为那后生拭去了血迹和污物.  
白老爷挤到人群前,手里捧着一包治红伤的药,急切地说道:"快!擦好后,把这药面多上些,还有粒药,给他服下."  
这件事使白杨两大家子人一夜没睡,都在等待那后生苏醒过来.杨国振整整地哭了一夜,他能不心疼吗?这是他的一个孙子啊!很多人围坐在杨国振的身边,劝着他老人家说道:"您老别哭了,想开些,看哭坏了身子."  
当第二次给那后生服药后,他醒了,人们在他的脸上看到的是一种很痛苦的表情,但是没事了,大家才松了一口气,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神情. 
七日后,那后生能下地走路了,他满嘴起着火泡,鼻子眼塞着浓涕.半月后他拐拐拉拉地跟上杨家人的车队,去垦荒种地,和泥抹房.实乃七日生津,八日铸就,虽下处缺了点什么,确也少了些累赘.两个月后包米已抽穗传粉,这后生也在偷偷地发胖,他变得力大无比.从那已后,他平时少言寡语,不说不笑,闲余时独坐一处,静心运气.他没有了一丝情意,了却了终生的儿女情长,不再有任何需要异性的梦想,变成了一位单独专一的另类人.他的性情开始孤僻,脾气越发刚烈而暴躁,稍不顺心,就要出手打人,他不像以前听别人的话了,可他的行为让别人畏之惧怕,像法官一样判决了自己.他不愿意接近别人,伴随自身的习性我行我素,杨家人拿他也没有什么办法,杨国振对他一时也没了主意.他为了控制自己发胖,少进食.天刚朦朦亮,他已独身野外,来到了自残地白家的祖坟茔,做虔诚的祈祷,求白家祖上不要责怪他.每日他在旷野中练功习武.让刀/枪/剑/戟/棍棒在手中生风,甚觉快活,一直练到满意方为此一节.接着是速跑,当有一天他伸手可捉奔跑的野兔,方知自己的能力非同小可.那位向白老爷献计献策的牟掌柜,给这后生取了个绰号:"杨大骟人".有一天,牟掌柜的走近那后生滋事般的说道:"'杨大骟人',你今后是否还有窥测裸女之心?"那后生听了,圆瞪双眼说道:"你再说一遍,我听听."  
"我是说,你今后还想不想看光着身子的女人了?"牟掌柜的以为那后生没有听清,又解释了一遍."乓"地一声,那后生一拳将牟掌柜的打个仰面朝天,然后拳打脚踢,没几下那姓牟的不动了.牟掌柜的在炕上躺了半月有余,还下不来炕.有一天白老爷去看他,他让白老爷为他做主,惩罚那小子.白老爷听后,冷冷地笑道:"那是你自找的." 
杨国振为摆平此事,找到那后生问道:"那天是否有此事,你看到了吗?"  
"我啥也没看到,有人高喝一声,我掉下来吓跑了."那后生说着当时的情景.  杨国振接着问道:"你当时想不想看?"  
"我想看,但是没看到!"后生有些生硬的回答.  
杨国振严厉地说道:"仅这一条就足够了,我不想再说别的了,按族法行事!" 
 "四爷,可以.我什么都不怕了,来给我用刑吧!"那后生倔强地说着.
中午吃完饭,杨国振让人扒去后生的衣服,只留一个裤头,只见那后生膀大腰圆英俊魁梧.他被人架着绑到院中的一个柱子上,这是宰牛时用的一根桩子,深埋在地下.杨国振高声说道:"大家听着,经我寻根问底,不管看没看到,确有此事.为了给白家人赔礼道歉,扬我族之法,把这小畜牲捆绑到柱子上,跪下!让太阳晒,一个时辰过后,给他浇一次凉水,直到|亥时|."杨国振这一喊,白家的人都出来看热闹.那牟掌柜的一瘸一拐的走出来,手捋胡子大笑,他笑够了说道:"晒死这小兔崽子,天黑让蚊子把他吃了!"他恶狠狠地说着这两句话.  
杨家的人没人出来看,都在屋内偷偷的为这后生流泪.伏天中午的烈日真是毒啊!一袋烟的功夫,那后生的皮肤都红了起来,摸一把火辣辣地烫.说来也怪,南边的天空飘来一片乌云,遮住了太阳.杨国振心想;"苍天有眼啊!这孩子有救了."一会儿雷声大作,下起了牛毛细雨,不冷不热,这雨温柔柔地一直下到天黑.毛毛雨又化成了大热风,一个劲地刮,刮得人们连看热闹的兴趣都没了.到了亥时,刑法结束,那后生被解了下来,人们渐渐地散去.  
杨国振走近前小声地问道:"晒得疼不疼?有没有蚊虫咬你?四爷心疼死了,可是没有办法,不这样难平两家之事啊!"杨国振说到这儿,落泪了.  
"四爷,我告诉您,可舒服了,我不怕这个."那后生说完一笑.  
事先,杨国振找到白老爷商量过,要把那后生刑法示众.白老爷听后,叹息着说道:"不这样难平此事啊!我也救不了他."  
这真是人救不了,天救!  
亥时--晚九点至十一点. 
眼下这阵子杨家的人还是托坯,要盖些仓房,盖好的房子正在安门安窗户.杨家的媳妇们编了许多苇莲子,用来苫窗户苫坯垛.男人们在泡子边不远的地方盖了两座神庙,一个是土地庙,一个是河神庙,里面的神像和装饰品,都是画匠和瓦匠搞的.祭过河神后,他们在泡子边向田地头挖了一条渠道,有一里地长,把水引入一个"王八坑"内,以防干旱天.王八坑一人多深,水面总是和泡子的水面连在一起,可游泳或洗澡.杨国振站在房顶上,望着南面那片绿油油的青纱帐,心想庄稼成熟打粮指日可待.又看到这笔直的二十栋三间房,错落成两排,前排和后排相隔四十步远,向南都留出了自己的园田地,这些房子可以住四十户人家.身后那向北通入泡中的渠干,永远不使他们的地块不发生旱情,这干渠可向南地延伸,需要多长挖多长.他们用苇薄插住了渠干的出水处,不让泡子中的鱼游过来,杨国振下令任何人不准打泡子中的鱼吃,违者按家法行事.他笃信,自己选了一块风水宝地.杨国振从支在房沿边的梯子上下来,看到这群生龙活虎干活的后生们,心里充满了希望.他对大家说道:"这屋内的墙再有七八天就干透了,上秋搬迁.明天都过来编苇席,搭好的火抗用柴禾烧一烧."人门听到后乐得直蹦,一阵忙活.晚上临走前,那整齐的两排小房,烟囱都冒着白烟.  
第二天是更为独特的一日.男男女女编苇席,弄得满身都是苇毛,这苇子是冬季打的陈苇,毛毛多.午饭吃过后,杨国振说道:"女人先去'王八坑'洗澡,在岸边洗,万万不可往里去,以免出事!女的洗完,男的洗."杨国振心想:"这群人熬得也太苦了,虽是夫妻,却都在分居."  
中午天热,都愿意洗澡,大家听到后各个眉飞色舞.一个时辰过后,洗澡的人都陆续的回来了.杨国振望着大家笑说道:"下午休息,有媳妇的都回自己的屋去,没媳妇的上我屋里来,去做你们想做的事情吧!"说完他坐在炕上,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男人们都领着自己的媳妇走了,剩下的是阉割自己的那个后生,像一尊佛像坐在地下的苇子上,两腿盘坐着闭目养神,静心运气.杨国振望着他,眼泪唰唰地往下掉.  
一七九五年,农历七月初七,在万事具备的条件下,一支浩浩荡荡的车队,迎着不冷不热的东风,由白屯出发,向月牙泡中部南端新建的杨屯挺进.临行前的晚上,杨家的人激动得一夜没睡,大人小孩都在做着一切准备.白屯也是如此,白老爷命令刘掌包的套上十五挂大车,拉上五十个人,为杨家的人搬迁,安家.  
清早,杨国振带领杨家的人去为白老太爷请安,道别.杨家的人来到白老太爷的住处,屋里屋外跪下一大片人,整体山呼海啸般地同声齐说:"感谢白老太爷大恩大德,救我杨族生灵,我们将永生不忘,愿我们世代永结友好毗邻,有难相帮,不分你我,直至千秋万代!"  
杨国振眼含热泪,告别了白老太爷,白老爷和白二奶奶等人,白家的一些女人都在流泪.头天晚上,白老爷来看望杨家的人,并与杨国振商量搬家一事,最后白老爷说道:"我给你们带够到秋后的粮食--杨老太爷就不要一起走了,在这儿我们会照顾好他老人家的."  
杨国振心里明白:"自己的老爹与白老太爷已相处得难舍难分了,这会儿离去,白老太爷受不住啊!"想到这儿,杨国振语重心长地对白老爷说道:"两位老人相濡以沫,并非你我断做分离而可行,不能让二老的心伤,我父住这儿,有劳您和白家人了."杨国振说完向白老爷抱拳施礼.  
白老爷感叹地说道:"我的下话你听了可不要生气,看来这二老必定是一走一留,方可了断此事,到时候再说吧!" 
白屯通向杨屯广阔的原野上,早已被杨家人的车马往返间压成了一条路,人们管它叫"小道子",此时的行进间,几只苍鹰在头顶上高高地盘旋,,有人唱起了个古老而怪诞的歌:  
没人跟我  
都闲我瘦  
没人爱我  
都怪碰上个小矮头  
你在井沿打出溜  
我在后面耍鬼头  
你回身瞥眼对我说  
要想娶我你做"王侯"  
可怜这个小毛头  
一辈子只有愁啊愁  
这张掌包的唱完,引起满车人的大笑.杨家的人踏上这片土地,方露杨家人的本色.大姑娘,小媳妇们的话匣子都打开了,有讲故事的,有说笑话的,有挤眉弄眼的,有听得痴迷的,还有大喊大叫的,说到荒唐处,整车的人轰然大笑.  
杨国振的三儿子,杨旺的媳妇张氏向张掌包的说道:"你老婆孩子啥都有,愁什么愁?今天是杨家的乔迁大喜之日,大家看这天有多蓝,白云飘飘,准是个好年头."  
"我说大妹子,那还用说,你别老看我不顺眼,一笔写不出俩'张'字来,有本事你也给大伙唱一个."张掌包的和张氏叫起劲来.  
"啊哟,你以为你能难住我,唱就唱,大伙听着."张氏用清亮的嗓音唱道:  
小二哥傻呵呵  
一天到晚想老婆  
媳妇回娘家  
他整日趴被窝  
小二哥套破车  
直把岳父家门摸  
岳母问他来干啥  
这不怪我怨这车  
张氏唱完,满车的人大笑不止.  
九个月在外姓氏人的屋檐下,使杨家的人憋闷透了,一但远离白家的篱笆墙,他们像出笼的小鸟,展翅飞翔在天地之间,任各种情感喧嚣在这片广袤的原野上.任何清规戒律只能在学堂上朗朗有声,在政治气氛中显露威严,在今天这样的出行中,规矩已不复存在.不但每辆车传颂着不同的故事,就是白家十五挂车上的人,也在讲着新鲜事,唱着好听的歌,连杨国振也大声和车上的人说着笑话,谈着趣闻轶事.这支车队所有的人,身在美丽的大自然中,像是一次遥远的野游,令人心里怡然而活泼洒脱.从此,杨家的人开始了新的生活.  
(三)荏苒流年  
前人为后人铺着路,他们向沟壑上的一块板.  
在动物的大千世界里,有一种动物叫"羚羊",当群体被凶猛的大野兽追杀路遇山涧时,那逃避的方式极为奇特和悲壮.它们一起一对一对的向前跳跃,一次跳跃只能达到一半儿,瞬间一只在下降,就另有一只踏在它的身上垫脚,产生第二次跳跃.每组一对的跳跃过程中,都是这样地在进行,有一只跳到对面的山崖上,有一只落空跌进了万丈深渊,为另一只献出了生命.安全逃生的是小羚羊,保全它们而以生命为代价的是老羚羊.  
杨国振一大家子人在当日下午未时安家完毕.他让家人摘了许多青菜,叫白家人随车捎回去,给白老太爷一家人品尝.并告之白家人,搬迁一切顺利,不必挂念.白家的一行车马返回,戌时可到白屯.  
五年过后,杨国振已经六十七岁了,他亲眼看到这些年间,杨家的七个姑娘嫁给了白屯.杨屯也娶过来几位白家的姑娘,两个屯子已成为了亲家邻邦.凡有大事时,两屯的掌门人互相切磋,互利互惠.白老太爷死于一七九六年的春天,享年九十二岁.杨尚让老人在那悲痛几日后被白家人送回杨屯,一七九六年秋卒于杨屯,享年八十八岁.杨国振在屯西北靠泡子边的一块高岗上,为老父亲选了一块墓地,埋葬了老人,全屯几日悲哀,不必细说.  
杨大骟人已年满二十二周岁了,有时给白家捎信命他而去,马都不骑,跑着就去了,半个时辰过后准到,他已是两个屯子赫赫有名的飞毛腿了.去年冬季一伙|胡子|骚扰杨屯,被杨屯人打个落花流水,杨大骟人卓有战功,令杨国振心里高兴.  
杨国振觉得自己老了,心里一阵感叹:"二哥国玉少年夭亡,大哥,三哥先我而走,都只活了五十多岁,自己到了这把年龄,恐怕是也快到时候了."  
一日,杨国振将个分支的管事人邀请来,商议要事,众人到来.杨国振望着大家低沉地说道:"我族人建屯以来,扎根在此,已成大业.尊天,亲地,拜河神已成大祭,使我族兴盛,子孙繁多.近年来胡子不断骚扰我屯,恣意进犯我屯,大有灭我屯之趋势.为保我族家园平安,抵御外来入侵,从今儿个起,由众所周知的杨大骟人每天晨起带领大家习武,功在身强我族人.连日来,我深感力不从心,体所不支,日后主管杨家的大事,由我的三儿子杨旺接任,希望他不负重望,再使我族人兴旺,大业昌盛."  
大家齐声喊道:"遵命!"  
胡子--土匪. 
一八00年农历三月,杨国振离世,享年六十七岁,杨旺带领族人将老父亲埋在爷爷坟的脚下.杨旺四十三岁,三子杨万昌一十六岁,跟着杨大骟人学武,后与杨大骟人在反击胡子当中屡建奇功.  
到了一八一0年杨万昌的二子杨荣一岁.  
一八三七年杨荣的长子杨泰山一岁.  
一八六三年杨泰山的长子杨久福一岁.  
一八八九年杨久福的长子杨翠新一岁.  
一八七三年杨泰山为杨家的掌门人.  
一八九八年杨久福为杨家的掌门人.  
一九一二年杨翠新为杨家的掌门人,立杨屯为"杨翠新屯".  
一八七三年杨荣死后,由杨泰山接任族长,当年杨泰山三十七岁,正值八世祖人丁不旺之世,他与在世的八世祖们商议道:"各位尊老,为继承祖上先德,杨我族之威,平世态骚乱,必颁新法,来制约屯中各姓氏族人.目前,应避免各支派,各族派纷乱起争,不服管束.请各位族长图谋,以稳我族人历代权柄在握,为子孙创立基也,实乃当务之急,望长辈们现策."  
在世的八世祖,五十九岁的杨剑说道:"助我杨族,必发动杨氏姑爷,不分老少辈前来助我族,方是一法."后经在世的十几名八世祖推敲,都觉得此办法为妙.杨泰山听后欣然笑道:"感谢各位尊长,今天是农历七月十八,月底是'地藏'节,那日我族人将在土地庙'社祭'天神,请各位尊长严守机密,求杨氏的各辈姑爷相助,祭天之日颁布新法."  
七月三十那日,祭品供桌设在土地庙前.屠户将一头牛和一头羊宰杀,血浇土地,然后将牛头和羊头置于供桌上,牲畜血殷红了祭桌上的黄布.桌前站立着杨泰山和一些头领,两旁一字排开的是手持刀枪的侍卫,他们的身后是红/黄/绿色的彩旗在迎风飘扬.全屯的大人小孩,六百多人参加了这次群体"社祭",形成了一个方阵,人群外有持刀的卫士,林立成排.巳时一到"祭天".正时刻,只见杨泰山向前跨进一步,用宏亮的嗓音说道:"各位尊长,各位乡亲,今天是'地藏王'节,我杨屯百姓跪拜土地庙前,要与'土地','地藏神'立约.凡属我屯之民必尊'土地','地藏'之神;大愿所藏浑后也,在世要修功德圆满,往生极乐入地如水源远流长,为做人之道.'地藏王'节,乃我屯之盛祭大节,每年必拜.上有苍天,更为昊大,此须拜地敬天,诸神保我一方平安.我们在此立约,是与诸神立约,还要敬'河神',确保我屯乡民万事无灾.为诸神立约的启示为;天公在上,我们尊天道法,土地在下,是我生之阔土,地藏中心,为修身之极点,河神旁佐,普照万家皆富.望众民听好;在此屯为民者,不分年长年幼必尊守以下规定.近年来,胡子猖獗,恣意侵犯,扰我民心,伤害无辜,掠夺财产,坏事做绝,人心大乱.为保我方无乱,求诸神制约的屯中规定是;屯中有难以敲铜盆为号,听后家喻户晓,每户报急敲声不断,速而出击,责无旁贷.与敌亲者,诱导入村者,村中坐探者,一经查实,格杀无论!杨屯之法为屯之大法,望众所周知而必遵,违者自食其果,咎由自取,无人怜悯.各氏,各族的掌门人,要为人师表,宣讲屯中的规定,要人人皆知,保我方无乱.愿诸神保佑我方平安,人和,吉祥,送诸神!"随着杨泰山的一声长喊,全体跪拜,叩头.杨屯百姓为之震慑,虔诚祈祷诸神.群体"社祭"即扬屯威,平定了民心,确立了杨家的统治地位.二十五年之后,杨泰山离开了人世,由三十五岁的长子杨久福接任了杨家的掌门人.当时的杨翠新十岁,就读于屯中"私塾"已四年.教书的先生姓陈,有一小女八岁,脑后梳着一根向上翘起的小辫子,同杨翠新一块读书,名叫"璎子".学堂上还有十几名小孩子,有男孩儿,有女孩儿,大都来自屯中的富家子弟.  
有一天,杨翠新放学回家,走进大院正看到一只苍鹰从空中冲下,去捕捉群鸡中的一只.他看得惊呆,急忙抓起一根树棍,向苍鹰跑去,但是已晚,那只鹰用利爪抓起一只鸡腾空而起.他眼巴巴的看到自己最喜欢的那只"芦花"母鸡被掠走,其它小鸡惊得"咯咯"地叫着,四处乱蹿.母亲也看到了这一幕,"翠新,你要小心,看老鹰抓挠了你!"母亲一边说一边去撵鸡回窝.  
"我才不怕呢!孩儿恨透了这鹰."杨翠新向母亲高喊着说道.  
杨翠新进了屋,看到二弟玉新和三弟德新在玩耍,小弟景新在炕上睡觉.玉新七岁,德新五岁,景新三岁.  
杨翠新生气地说道:"别闹了,我的'芦花'让老鹰给吃了!"说完他的眼圈红了起来.  
两个弟弟听到后,停止了打闹.玉新凑上来说道:"大哥,别难过,我的大黄花母鸡给你."  
德新也上来说道:"大哥,我的大红公鸡也给你."  
杨翠新联想到"芦花"将残死在那只鹰的勾勾嘴下,心里一阵悲凉.便没好气的说道:"二弟,三弟,你们都出去玩吧!我要温习功课."  
玉新和德新看到哥哥生气了,都离开了他的身旁,出去玩了.  
杨翠新在想:"我的芦花好惨哟!这世界让鹰给耍了,等有一天我非捉到你,给芦花报仇."  
杨翠新端正的坐在桌前,念起了魏征的<<十渐不克终疏>>,他大声朗读道:臣奉侍帏幄十余年,陛下许臣以仁义之道守而不失,俭约扑素始终弗渝.德音在耳,不敢望也.顷年以来,寝不克终!谨用条陈,裨万分一.  
陛下在贞观初,清净寡欲,化被荒外.今万里遣使,市索骏马,并访怪珍.昔汉文帝却千里马,晋武帝焚雉头裘,陛下居常论议,远希尧舜,今所为更欲处汉文晋武下呼!此不克终,一渐也.杨翠新很喜欢读这篇文章,当读到后文;此上天示戒,陛下恐惧忧勤之日也!千载休期,时难再得!明主可为而不为,臣所以郁结长叹者也.他读完这篇文章之后,陷入了沉思.一阵过后,杨翠新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是一篇古人的出色文章,月升,江流,人动的自然美,杨翠新对这些文章爱不忍释.只见他诵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  
这时,母亲说道:"翠新,吃饭了."杨翠新刚读完"何处春江无月明",被妈妈的话声打断了,下句只说出一半."妈妈,这是老师留的必读课文.你和姥姥,弟弟们先吃吧!"母亲走了,西屋里又传出杨翠新朗朗的读书声.  
杨翠新读完收起书,去了吃饭的东屋."姥姥,我长大了给您买好吃的."杨翠新说着扑进姥姥的怀中.  
"我的好外孙子,姥姥一听到你的读书声,心里头都直乐,有出息的孩子啊!快吃饭吧!"姥姥抚摸着杨翠新的头在说.  
戌时一过,杨屯回来一支马队,领队的是杨久福.他进屋后从背兜里拿出两只小白鸽,放进鸽子窝,这是白屯的鸽子.同样,白屯也有杨屯的鸽子,两屯有急事把字条系到鸽子腿上,然后放飞.鸽子是一种恋窝求食而急切归巢的小动物,多少年来白杨两家就是用它来传递信息的.杨久福说道:"小白鸽呀,小白鸽,你是神物啊!你象征和平,可天下并不太平.你和杨家的鸽子踩蛋,繁殖了一窝又一窝,这仗是打了一场又一场啊!天下就没有消停的时候."妻子朱虹过来问:"胡子退了吗? "  
杨久福说道:"得回咱们屯去了人,把胡子打懵了,不然,难退!"  
朱虹说:"吃饭吧!都在锅里热着那."  
"上饭!老婆.再来点酒!"  
"看你那喉叭病,气都上不来,还喝酒啊?"  
杨久福笑说道:"今儿个高兴,喝点!"  
三天前,白屯被胡子围困,当杨屯的鸽子从白屯飞回,杨久福得到了消息,他组织五十人的马队去围打胡子.白屯的掌门人已是白贵德的第五代传人名叫白文,他年满四十.白文带领屯子中的百姓,百余人抗击胡子两天,硬击不退,无奈发信杨屯求兵.胡子的马队有百八十人,掠走了白屯的羊群,夜晚燃起篝火宰杀羊只烤吃.土匪们架起了帐篷,安营扎寨,大有随时打下白屯之势.  
白文在鸽信上写着久福老弟如面:"胡子大举进犯我屯两日,抗击不退,我屯告急!望闻知速发兵来助,你方与敌接火后,我屯兵即刻冲出围打,赶走胡子."  

白文  
光绪二十四年农历七月二十书  

杨久福患有肺气病,他哮喘吁吁,带领众骑兵,身背枪支火药,干粮/水/火速抵达白屯.他观敌料阵,足未立稳,忽见白屯一百多坐骑冲了出来.杨久福喉喽气喘地喊道:"抢占东南方的土包地,给我狠狠地打!"杨屯兵与胡子交了火.胡子看到东面来了一支马队,不知甚人,刚想问话,又见白屯杀出一支庞大的马队,一时被搞懵.胡子的马队乱了阵脚,马在嘶鸣乱叫.这边杨久福的人一阵排枪打响,胡子十几个人翻身落马.白屯的战鼓咚咚响,铜锣紧敲,喊声杀声四起.胡子们向杀来的人胡乱放着枪,一边打一边退,慌忙弃尸而逃.  
胡子被赶走了,白屯伤了三个人,杨屯伤了一人,伤者被抬回白屯治疗.胡子被打死十一人,白文安排人手去刨坑,哪些胡子的尸体被埋在了胡子昨晚安营扎寨的地方.  
这以后,两屯用夹击胡子的办法,打退了胡子的多次骚扰.两屯的人每战胡子一次,坐下来总结一次经验.即使是农忙季节,也都集体挎枪下地劳作,屯中留下站岗放哨的,以防被胡子袭击.  
一九0二年杨翠新十四岁时,已长成一个大小伙子了,妈妈又给他生了一个小妹妹,名叫杨翠莲,已经两岁.有一天妈妈抱走小妹不在家的时候,他上房取下了扣野鸽的"捞子",在院中钉了一个小木撅,从鸡窝里抓出一只他不喜欢的鸡来,用绳子绑上一只腿拴到木撅上,把捞子扣上,一头的边缘用带叉的树棍支起.树棍上系上一根长长的绳子,他和弟弟们趴在屋内的门槛下,用手攥着绳子,等着老鹰来.鸡在木撅子边乱扑腾,不到半个时辰,一只老鹰从天而降.这只老鹰很是狡猾,扎到捞子边不肯往前走,鸡被吓得惊叫起来.过了好一阵子,那只鹰慢慢地向捞子走进.突然,那只鹰敏捷地向小鸡抓去.杨翠新猛的一拉绳,捞子扣下.与此同时,哥几个"噢"的一声跑出房门.鹰见人来,使劲向起飞,没有用,上面是软线绳织的罩,鹰使出浑身的解数,也没有逃出来.杨翠新打开上口处,用"抄捞子"扣住了那只鹰,他让弟弟们抬走了捞子.他用腿压住鹰身,去拔鹰翅上的羽毛,鹰得把就咬他一口,再用利爪挠他的腿,待他把鹰的大翅全拔光,胳膊和大腿上已是伤痕累累了.他接着拔鹰脑门上的羽毛,全拔光之后,气得松开了它.老鹰一下子变成不能起飞的秃鹰了,一溜烟钻进了板棚里,再也不敢出来.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杨翠新晨起去看那只鹰,老鹰被雨淋得瑟瑟发抖.杨翠新冲着那只鹰说道:"你知道我是谁?我是专门制服你的枭神,看你今后还吃不吃鸡了?"他用一根绳在鹰的脖子上系了一个双死扣,勒不死它,又跑不掉,鹰没有咬他,完全失去了野性.  
中午,大人们休息,他乘机牵着鹰溜起来,他拉着鹰满街走,没有几个人看见他.他牵着鹰向泡子边走去,忽觉身后多了一个人,他猛回头望见了璎子,璎子已经长成一个细高的少女了,脑后还是梳着一根向上翘起的小辫.  
他望着美丽的璎子,红着脸说道:你来干啥?"  
璎子直言不讳地问道:"打死它吗?"  
"对!我就是弄死它报仇."杨翠新发狠地说. 
在璎子家,杨翠新为她讲过老鹰抓走了他的芦花鸡.  
"你不应该这样,世上的东西是一物降一物,赖以生存.它怪可怜的,都让你弄成啥样子了?璎子说完眼圈有些发红.  
"不对!心慈面软不得将军做,男人的心该狠的时候就得狠!"杨翠新斩钉截铁般的说着.  
"你真心狠歹毒,我不和你好了."璎子说完一口气跑了.  
杨翠新用石头砸死了那只老鹰,为芦户鸡报了仇.他顺手抓起了死鹰,一甩手扔进了苇塘中,回头大喊:"璎子,等等我!"  
小孩子呕气是三天两头的事,没几日两人又好起来.璎子是个独生女,她不愿意同别的孩子们玩,所去的地方就是杨翠新家.  
到了一九0四年,杨翠新已长成一表堂堂的美少年了,璎子也变成了亭亭玉立的成熟少女.一日,杨翠新和璎子每人挎着一个小筐,去了泡子边的野地.时值农历五月初,日照炎炎,天空刮着热风.他们一边走,一边采撷野花.他们的到来,惊飞了无数的小鸟.许多小鸟盘旋在天空,叽叽喳喳地叫着,有"烙天背"儿,"红金盅","红马料","三道门",叫得最美妙动听的是"吶乐".璎子采了许多"马兰花",杨翠新采了一把野"百合".  
"给你,你看这花红红的,鲜艳夺目."杨翠新说着把花递给了璎子.  
"啊!真漂亮,百合都让你给采去了.你看这花根像蒜瓣儿."璎子笑迷迷地在说.  
杨翠新说道:"其实能吃,你敢吃吗?"  
璎子笑说道:"我不吃它,你真坏!"  
"真的能吃,这是药!"杨翠新用肯定的语气说.  
"翠新,你看这是什么?"璎子的脚趟到了一个鸟窝.  
杨翠新忙走过来观看,他蹲下用手扒开,是一窝鸟蛋.他轻轻的拣起一个一个的把鸟蛋放入筐中,高兴地说道:"拿回去煮了,给你爸爸下酒."  
"不!放回去,这是许多小生命,鸟妈妈会急死的."璎子撅着小嘴在说,不同意他这么做.  
"哼!其实你不知道,小鸟能活下来的只是少数,多数被鸟鹰和老鹰吃掉,它们抓不到鸟就啄鸟蛋吃.你看咱们的头上,那几只苍鹰正在寻觅猎物,不知哪些鸟又要死在它们的勾勾嘴下."杨翠新说完仰望高空,两眼紧盯着那几只盘旋的苍鹰.  
璎子发现了许多鸟窝,看到了里面的鸟蛋,她绕着走开,不去动它们.她专心地采着野花,挖着野菜.  
杨翠新走在后面,想着心事.每当遇到鸟窝就给"端"了,偷偷地把鸟蛋放入筐中.  
来到了泡子的岸边,璎子的脸上流着汗,手指向一片明亮的水弯处,对杨翠新说道:"热死我了,我要洗澡,你在岸边等我."  
"我也洗!行吗?"杨翠新说着两眼望着她.  
"唰"地,璎子的脸立刻红起来,过了好一阵子才说道:"我在这儿洗,你往西走,越远越好,不许偷看!"  
"好吧!"杨翠新答应了她.  
璎子把筐放在岸边藏好,圈起裤角下了苇塘.她走进去选了一块静谧的水域,直感到万无一失时,才准备脱衣服.首先,她把身旁的苇子压倒一片,把脱下来的衣服放到上面,压倒的绿苇子被风一吹,一起一伏的,衣服在上面一点都湿不着.  
杨翠新向西走了五十步远也下水了,他不像璎子那样戒备小心,脱得只剩一个裤头,把衣服甩向岸边,劈嚓叭嚓一阵狂跑,满身溅上了黑泥点.他也找到了一个水弯处,把裤头脱了洗起来,拧好凉到苇子上.他坐在水中,凉爽惬意,一些小鱼来啄他的肚皮咬他的大腿.  
一阵撩水声,使他在美意中站起身,她离我这么近呀!我是向西走五十步才下水的.他顺手扒开芦苇向东观看,离他有二十多步远的水弯处,璎子在那儿.这是怎么搞的,方位咋偏近了这么多.他不容多想,顺手扒开芦苇缝走过去,脸在发热,心怦怦地直跳.他找到了一个隐蔽处,坐在水中不动了,离璎子只有十几步远.他屏住呼吸,贪婪地望去.  
璎子洗完澡,穿好衣服上岸了.他确信璎子已经在等他了,就拖延了一会儿,从原路走出.  
"你这坏小子,怎么又摸了这么多鸟蛋,你想害死多少生灵?"璎子刚洗过澡,长发未干还挂着水珠,她一点笑意也没有,那生气的小脸更为美丽动人.  
"其实你不明白,世上许多东西都是为人准备的,不然人怎么活.只要'适可而止',并不违背'天经地义'.陈师长教了半辈子的书,身子骨虚弱,这些鸟蛋是我孝敬他老的,拿回去吧!"杨翠新微笑着说道  
"爸爸会骂我的,我不拿."璎子不肯这样做.  
"你说是我给他老的,准没事!"  
璎子听后不语.  
杨翠新走近璎子,深情地望着她说道:"璎子,你太美了,由其是洗过澡后那才叫漂亮呢!"  
"去你的,坏小子."璎子瞪着他在说.  
"今天碰到个怪事,是在洗澡的时候,你要愿意听,我讲给你听."说到这儿,杨翠新向她一笑.  
"你讲吧!"璎子说完拎起小筐.  
"洗澡那会儿,我坐在水中像是睡着了,朦胧中天上来了一位美丽的仙女,年岁不太大和你的年记差不多.她脱去了所有的衣服,在离我不远的地方洗起来,她好像是没有看到我,可她洗澡的这一幕,我看得真真切切.她向自己的身上撩着水,然后坐在水中洗自己的长发,洗完长发又站起身,搓洗身上的每一个部位,她的每一个动作都与众不同而超群.美丽的脸蛋下,是绝妙的玉身洁白无瑕,那晶莹的水珠挂在她修长的身体上闪闪发亮.她舒展着美丽的身子,每一个洗澡的动作,是人间最美的一幕.如果把这当儿的仙女画下来,我敢深信,这是人间最完美的'浴女图'.就在这时,一只水鸭子扑啦啦起飞,那美丽的仙女无了踪影."杨翠新讲得有声有色,他没有笑,绷着脸一本正经地在说.  
"这是你的想象,要是看到真的,你会更吃惊发呆的."说到这儿,璎子的脸红起来.  
"璎子,以后我们还偷偷的出来洗澡,你在东,我在西."他向她笑着说.  
"不!我先洗,我洗完你再洗!"璎子说完,莞而一笑.  
杨翠新心想:"不管怎么洗法,将来我一定娶你,保护你,乃至用我的生命."  
'你在想啥?"璎子问.  
"你要是不怕水中的怪兽,那我就在岸边等你!"杨翠新在恫吓着璎子.  
璎子听了脸上掠过一丝惊恐.古往今来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翰林词馆的学士,都在受着良好的传统教育,以学立志而成大器.陈璎在家庭的教育早于杨翠新,后来被杨翠新赶超过去,在学堂上的成绩,总是杨翠新排头名,陈璎排第二.教"私塾"的陈先生愿将女儿陈璎嫁给杨家,一是看中了杨家在屯子中的地位,二是他觉得杨翠新将来必显赫而名扬天下.凭杨翠新在学堂上那股聪明的劲儿,一定能成为超凡脱俗之人,从小他就喜欢这孩子.别人上门提亲他没有同意,杨家的人来提亲,他满面笑容的答应了.今天,作为教育世家的陈璎要嫁给杨翠新做媳妇,她是心满意足的,她喜欢杨家的富贵和杨翠新的文质彬彬,还有他不愿表露的内在情感,这种情感中也常常带有一种野性,一种同自己在一起时别人没有的胆略和勇敢.他暗中保护了自己多少年?爱一个女孩痴迷的情感使她深信不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对大业的追求,乃至永远的坚定信念和雄心,让陈璎感动过.一生注定要嫁给他,就是以后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自己也认了.  
一九0七年初,杨翠新十九岁时,娶了十七岁的陈璎,年底生一个女孩,取名杨淑贤.第三年生一个男孩,取名杨永清.
(四)一代枭雄  
杨久福带领众屯兵忙于白杨两屯之间,驱赶胡子功绩卓绝.胡子消停时,他又带领屯兵去卖粮食和土豆.十几年疲劳过度,喉叭病愈来愈上不来气,于民国元年死于肺心病,享年四十九岁.他的长子杨翠新做了"掌门人",被立为新的族长.一个月过后,父死子悲的心情缠绵未了,他决定在河神庙群体"社祭".  四月初八拜过河神之后,杨翠新威严地说道:"今天是中华民国元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四月初八是什么日子?是放生会,下面将所有带到会场的鸽子全部放飞."人们把带到会场的十个鸽子笼打开,一百多鸽子相继腾飞.  
杨翠新仰望高空翱翔的鸽群,兴奋地说道:"放生,代表着新生.现在是中华民国,已改朝换代了,不管到哪朝哪代,民生是大事,劫而不制国乱,民不安!百姓的大事是吃饭问题,没有粮食就要挨饿,粮食财物被抢就要受穷.过去我屯正面被袭被打,原因是没有防御攻势.所以我提议;要在村周围筑六尺高的围墙,为我方设保护屏障,给敌方造成入侵的困难,我们才能有力的打击劫匪,确保我方平安.围墙筑好后,开东南西北四扇大门,留有小脚门,晚上锁牢,由老詹头看管.大家都看到了王八坑的死鱼,这是什道理?水满自溢,鱼多则漂.从今天起破我祖上惯例,大家可打泡中的鱼吃,打到黑鱼放它归生.那黑鱼精就是泡中的主宰,它就是'河神',千万不要惹怒它.春播结束后,全体村民开始筑墙.我郑重宣布;从今天起杨屯改名'杨翠新屯'."  
杨翠新派人到东县打造了二百块地界石,用几台车拉回来.他在扩大地界埋界石,他深信将来到这里来投生的人会越来越多.  
城墙外取土的沟挖在离城墙十几步远的地方,沟槽开得整齐,城墙外栽上树.入冬前城墙筑好,城墙的大门安牢,夜晚上锁.杨翠新屯从此万无一失,人们生活在这座小城池中感到泰然自若.  
冬季,杨翠新带领大家到冰泡上捕鱼,留下村民吃的,然后把鱼拉到"东县"去卖,所卖钱财除去补助费用外,全部留做打匪军饷.他让屯子中所有的木匠,打无数只马凳,立在墙下准备打胡子用.大墙四角各建一座炮台,又在屯中央建立了一座五丈高的了望木塔,观察敌情而用. 
杨翠新找来各氏掌门人,对大家说道:"马匪入侵多在冬子月和腊月,望各户做好反击准备工作,把北墙后打出防火道,防止胡子急了放火!那苇塘要是着起来连着野地,刮起北风,我屯将被烧光.明天组织全屯人打出防火道,柴禾按户而分."杨屯人把北墙外向北的草打光,寸草不留,一直打出二百多步远.用耙子搂干净,装车拉回.  
第二天,杨翠新下令打掉北墙对岸冰泡子上的苇子,用车拉到东县去卖,所卖钱财买回各种布料,分给各户.这样从北墙向冰泡子上了望,视野一片开阔.  腊月初七巳时,有人在塔楼上大喊:"马队,在冰泡上!"  
杨翠新闻讯赶来,急忙蹬上塔楼,刚蹬上一半,他已看到了约有二百多人的马队在向杨屯扑来.他让站岗放哨的人赶紧下去擂响牛皮大鼓,急传应战号令.战鼓咚咚响,村民听到后,放下手中的一切活计,抄起枪支直奔塔楼下.  
杨翠新从塔楼向下走,到了离地面一丈多高的地方他停住了,面向下面的人群喊道:"玉新,德新,景新带领一百五十人到北墙下阻击马匪,我领其他人上房,你们换枪药时,我们开火!记住,等胡子靠近了再打!贵新,你组织五十人的马队,听到我的命令时,从西门杀出阻击逃匪,不使他们向白屯流蹿.接火还得两袋烟的功夫,大家分头行动吧!"杨翠新说完,又向上蹬了几步,观察胡子的动静.他看到胡子的马队行速不快,刚到冰泡子中心.他在想:"这伙土匪昨晚不知在哪儿打劫了,没有休息好,敢上这里来,自找苦吃."想到刚才的吩咐,心里一阵轻松,他嘲笑般地看着这群困倦的土匪.  
杨屯人打惯了胡子,除小孩子不让出屋以外,各家的媳妇们,该干活的干活,该做饭的做饭,像没事一样.陈璎右手提着一支枪,左手拎着一只兜子来到塔楼下,着急的喊道:"翠新,给你!你赶紧下来吧!大伙都上房了,你还在那儿楞着干啥?"  
"来得急,北边来了一伙迷糊兵."杨翠新说完感到好笑,他爬上房坐在房盖上把枪药装好,趴下一起和大家观望胡子的动静. 
这群胡子的马队离围墙一百多步远的时候,突然停住不走了.只见一个匪首用枪顶了顶脑门上的帽子,对群匪大喊着说:"昨晚捞了一勺干的,收获不小.兄弟们!今儿个就看大伙的了,拿下这个屯,都让你们'嗑叉子','撮闷头'.'跑梁子赶滑膛打飞子','海江子冒漾','海英子大撑手','砸响窑'啊!"  
群匪听后一阵狂笑,都露出了狰狞的面目.顿时,人和马都来了精神,杀声喊声震天,朝着杨屯袭来.离北墙还有三十步远的时候,匪马队速度放慢,他们各个举枪打杨屯房上的人.杨翠新下令:"玉新,打!"墙内的一百五十多支枪一齐开了火,土匪人仰马翻倒下了一大片.不要命的喊着硬是往前冲,房上的枪一起打响,又有十几个土匪被打在马下.先前的那匪首勒着马直转圈,对众匪高喊:"捞不得,这是'罐子'!"说完拍马而逃.剩下的一百多马匪,蹿上冰泡子向西扎去.  
杨翠新下令:"贵新,马队出击!截住他们,所有的人听命,骑马配合贵新他们,,把胡子赶回原路."各家的媳妇们早把马牵出,站在大街上等候出击.杨屯的三百人马队,一溜烟冲出西门.只打了两个回合就惊慌而逃的匪马队,看到杨屯西杀过来一支庞大的马队,喊声杀声震耳欲聋.伴着战鼓的咚咚声,匪徒们听了各个心惊肉跳,忙又折回,拼命的向冰泡北岸逃跑.杨翠新带领马队佯装追到冰泡子中心,那些马匪早无了踪影.  
六十七具胡子的尸体,离离拉拉的躺倒一片,还有三匹死马,那些无乘马匹跟着胡子  
的马队跑了.  
嗑叉子,撮闷头--指玩女人.  
跑梁子赶滑膛打飞子--匣子枪好使.  
海江子冒漾--猪肉片大碗吃.  
海英子大撑手--烟土大把捞.  
砸响窑--打下有钱有武装势力的村寨.  
灌子--中埋伏之意. 

杨翠新让大家把死尸弄到屯东头的碱土坑,这是专埋被打死的胡子地方.人们用草开始烧地,烧化后刨开一层土,然后放上草点着再沤.啥时沤好,坑才好刨.  
杨翠新让人把那三皮死马的皮扒了,肉卸好后分给各户.  
腊月二十四屯子东来了一伙马匪,在一片坟茔前停住不走了,他们向西望着,杨屯静悄悄.匪首看着新埋的六十七座坟,在前排的一座坟前有块小木牌,上面清楚地写着:入侵者第二百一十九个.  
这伙七十多人的马匪没有去打杨屯,是在向南而行.杨屯人早已在监视他们了,看到的只是小股匪徒,没有当成太大的事,并没有理睬他们.杨翠新下令:"有劫意则打,无意放行!"  
可说来也怪,那伙马匪向南走了三里地停了下来,不一会儿升起了炊烟.这一切引起了杨翠新的戒备之心:"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啊!将预示着一场恶战.他们是在报信后等人,不知还要有几股马匪到来,联合攻打我屯.如果是这样,杨屯定要吃亏遭殃!"他速招集各氏掌门人分析敌情,然后让各家各户多蒸些馍馍,准备打仗.杨翠新写了一张字条,系到鸽子腿上,放走了白家的一只小白鸽,告知大爷白文,当第二只小白鸽飞到你处,杨屯必在危难之中,望火速增援.  
有人提出:"今晚打走屯南的那股匪徒."杨翠新笑着向众人说:"你不用打他都躲着你.目前,他们不是要和你打,他们是在等,等着另外的几股人力而合成为一股对付我屯,力量之大,我屯难以战胜.现在打他们要熬精神,浪费火药.这伙匪徒的来意,就是让我们没日没夜的和他们周旋,想拖垮我们,决不能上当.今晚增加岗哨,监视他们的行动,有敌情击鼓为号.全体能打仗的今晚都睡个好觉,明日看情况而定."众位都觉杨翠新讲得有道理,没有去打那伙土匪.匪徒们在南地支起了小棉帐篷,篝火通明,大吃二喝地怪叫着,根本没有把杨屯的人放在眼里,他们每隔半个时辰向杨屯放一阵枪,杨屯的人不予理睬.  
第二天,太阳已出来,那伙匪徒没什么动静,都在睡大觉.杨翠新派出一百人的马队,向那几个帐篷围过去.剩五十步远的时候,下去几十人把帐篷围住,剩下的人骑马围了一圈,手端枪支,准备待发.真是好得很,连放哨的都睡着了.杨屯的人把他们的枪都抱出了帐篷.一起高喊:"都出来排好队,谁动,打死谁!"七十多匪徒被杨屯人用绳子绑着,连起来一大串被押解回杨屯.杨屯人留下五十个人钻进了土匪的帐篷,装扮成这群土匪.帐篷的后面拴了一群马. 
果不出杨翠新所料,那匪首姓王,名景山,绺号"少一枪".他们是在等三股匪徒的到来,集结共同攻打杨屯,约有七八百人.杨翠新得到这一消息,又写了一张字条,刚想系到鸽子腿上,有人来报说:"屯西来了一支庞大的马队,屯东,屯北,屯南都有马队朝着杨屯围上来."  
杨翠新感到情况万分危急,厉声说:"我屯准备,决一死战!"他急匆匆上塔楼观望,心里不觉叫苦,四面八方黑压压的上来千余人.他向众人高喊:"玉新带七十人,守住西门,德新带七十人守住北门,景新带七十人守住东门,贵新带七十人守住南门.全体听命;我们的屯子到了紧急关头,决不能把屯子拱手相让,要死守到底,用生命保卫家园,各就各位!"他的身边只留了四个骑马的快使,为主战指挥报信.  
杨翠新看到北面的,南面的土匪人马都在向东面的一支土匪人马靠拢,这三股人力约有八百人.  
南面的这支匪徒路经南地的帐篷时,与杨屯的人打着招呼:"'啥么个万子'?'啥么个支着'?"  
杨屯人回答:"'虎头万子','撂一张方子'."土匪们听了知道这是同伙,前来打探的.这帮匪徒们问完话,大摇大摆的从帐篷旁骑马走过去了.  
西门的二百多骑兵到了墙前,玉新一看,不对!高喊:"没我的命令,谁也不准开枪!是白大爷来了,快开大门!"  
啥么个万子--姓什么.  
啥么个支着--干什么的.  
虎头万子--姓王.  
撂一张方子--吃一桌饭的.  
白文带着两个儿子,还有众骑兵前来助战.这下可乐坏了玉新,他笑着向白大爷说:"白大爷快请!我咋看咋不像匪队,这下可好了."  
白文说:"快!去见翠新."  
玉新继续让人守住西门,等候听令.他领着白屯兵直奔塔楼.  
白文急忙蹬上塔楼,杨翠新惊喜地说:"您老怎么来了,第二只小白鸽刚放出去,您莫不是天兵天将吧?"  
白文瞪了一眼杨翠新,说道:"傻孩子,等鸽子飞到我们再出发,你这小城就没了.昨晚小股探匪不走,必有原由,我不放心啊!今早起就带人出来了.你看,那几股匪徒已集结在一起了."杨翠新"扑嗵"一声给白文跪下,激动地说:"您老真是远水解了近渴,用兵神速,杨屯又有救了!"白文顺手拉起了杨翠新,说道:"傻小子,我给你运来两门土炮,射程在一百五十步至二百步远."白文说完捋着胡子在笑.  
"白大爷,您看我的,我要借这土炮的威力,狠狠地轰击土匪,打他个人仰马翻."杨翠新激昂振奋地说着.  
白文说道:"怎么打法你定!你看东面的胡子已正面扑来."  
杨翠新向东望了一眼,说道:"南墙,北墙的人迂回到东墙,一排一排的换打枪药,白屯兵先塔下屋内休息,等土跑一到,全线出击!打退匪徒."四个骑马的信使全神贯注的在听杨翠新的布阵.  
"好,就这样!"白文对杨翠新的人员部署表示满意.  
杨翠新让信使报知东门德新,景新,贵新,听到鼓声锣声交替开火.敌横我横,敌纵我纵,守住东门.  
匪徒们已逼近围墙,突然间杀声喊声惊天,由横队变为纵队蜂拥东门.杨翠新下令击鼓为号,鼓声锣声齐鸣.杨屯人的枪响了,立刻有一片土匪翻身落马而死.杨德新命令人员增至东门,加强东门的阻击力量.看来匪徒们是想冲开东门,马队长驱直入.匪徒们不断用枪射击门上的锁链和铁锁.有一部分人让人把马牵走,趴在地上射击东门和墙上露头的杨屯人,双方都有伤亡.  
那些趴在地下的匪徒有二三百人,后面紧跟着马队.他们用死了的匪徒当掩体,枪架在死人的身上向中门和墙头上射击,他们一边射击一边向前爬行,这样减少了他们自身的伤亡.  
杨屯人在墙内伤亡较少,他们站在马凳上用枪火抠着地上的爬行物.有的打在脑袋上,立刻毙命,有的打在屁股上,滋哇乱叫,有的打在腿上,呲牙咧嘴,比站立的和骑马的难打多了,中门地带杨屯人伤亡较大.杨翠新命令信使告诉杨屯的人躲开中门,在两旁的墙后做掩护,轮番开火可击退敌人.  
东门的铁链在呼啸的枪弹声中被打断了,大门裂开了一道缝.大门本都是圆木扣卯相接的,迎面站立必有伤亡.杨屯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把一根粗圆木撬过来,挡在两扇门的底下,用石头掩住,又有一个人伤亡.他们趴在圆木后,向匪徒开火.爬在地上的匪徒,让杨屯人用枪抠死了一百多.匪首看到久攻不破,命令土匪向后撤.半里地开外,安营扎寨,暂且休战.  
杨屯人乘机清理自己的伤亡之人,死二十三人,伤三十四人,双方损失惨重.杨翠新让人多找几根铁链,把大门锁牢.  
白文站在塔上看得真切,心里一阵悲凉:"这是最惨重的一次."他忽而向西望去,脸上露出了笑容,两辆炮车已清晰可见."翠新,炮车到了!"白文急忙说.  杨翠新正在为死去的屯人难过,听到后为之一振,高喊:"玉新,开西门!"信使飞奔西门.  
两袋烟的功夫玉新把炮车引来.  
杨翠新说道:"这炮就座在长街上,我要亲眼所见它的威力.塔下用旗作手势,中门旁也放一个旗手,开炮前我屯人闪开."  
白文说道:"炮体前用物遮掩,不要让土匪看到."  
人们拉来一挂大车,后面竖起了门板,把土炮藏在后面.调好角度架稳,后面用石滚方石顶住.充填火药,装些碎石铁砂,掺入泥沙碓实,只待点火.  
一袋烟的时光过后,杨翠新看到匪徒们开始摆阵了.这回是马队在前,人队在后,纵队排列,约有十步宽的方阵向杨屯东墙的中门扑来.  
杨翠新命令火炮手们准备,让旗手摆旗,杨屯人闪开.杨翠新看到敌纵队的中央部位,距离炮正有一百五十步远,他大声喊道:"开炮!"第一炮点火打响,正中匪徒马队的中央,四五十人马被炸翻.他接着高喊:"开炮!"第二炮打响,这炮打得较远些,打到了人队中,又有十几个匪徒丧生.  
火炮手们用干布擦好炮膛,重新装填火药.杨翠新乘此时下令:"中门两旁开火."排枪阵阵,响声不断. 
刚才的两炮把匪徒们打懵了,马队,人队立刻出现了两个大缺口,马驮着人四处逃窜,人队向后跑,匪徒们的阵容大乱.杨翠新怒视着匪徒们一片混乱的阵地,深沉地问道:"炮药装填好了吗?"  
火炮手们大声说:"装填完毕!"  
"开炮!"  
"开炮!"  
东墙下的杨屯人,群体高呼:"打中了,又打中了,都打成瘪茄子了,我们不用放枪了."  
匪徒们被这四炮打得焦头烂额,死了一百多人,完全乱了阵脚.有一伙骑马的匪徒,二十几个人向南地突围,被帐篷中的杨屯人全部击毙.匪徒们再也无心打下去了,四散逃命.  
杨翠新向白文点头一笑,高喊:"全线出击!"  
战鼓咚咚响,锣声阵阵敲,白屯的杨屯的几百坐骑冲出东们,杀声喊声震天.  战事结束,杨翠新对被俘的胡子们说:"我不杀你们,望你们今后做个好人,不要再干这个了,把马还给他们,没路费的我可以给你们拿,枪是不能给你们了."  
"大哥,我们都愿意跟您干,哪有家啊!"一群小匪兵哭丧着脸说.  
杨翠新给小匪徒们讲完话,去了看押王景山的那间屋.  
年前,埋胡子死尸的坟地,又多了二百八十块新坟,木牌最大的数字写着:入侵者,第四百九十九个.  
                浏览次数:953--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我可以吻你一下吗
----下篇文章[原创]长篇小说<<乱世豪杰梦>>全文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