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图书批发网站
[首页]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付费方式] [本站社区] [留言板]

写手之家
非常SOHO
SOHO秘籍
SOHO撰稿
最新约稿
编辑心声
SOHO设备
才华SOHO
即时新闻
关注稿费
寻求出版
SOHO创业
诚征书稿
承建网站
soho计划
开家书店
强力推荐
新书推荐
编辑在线
媒体诚聘
传媒有约
写手推荐
SOHO资讯
杂志征稿
报纸征稿
网站征稿
写手教程
混在北京
真我风采
电子商务
名人在线
创业导航
书店指南
网站建设
soho创业经验
soho投资融资
版税出版您的书稿
招商合作
品牌营销
媒体资源整合
最新创业项目
代写代笔
软文推广
sohozones全球报道
新媒体运营
创业动态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域名财富故事
自由职业者
soho创业经验
24小时内付稿费公众号
图书批发货源导航
图书营销手册
大众出版
出版产业观察
书业人物
SOHOZONES免费环球资源
SOHOZONES免费赚钱资源
SOHO理财
SOHO健康顾问
SOHO网上创业
SOHO房产
SOHO教父
SOHO居家办公
SOHO成功人士
SOHO财富故事
SOHO文化
SOHO美食
SOHO教育
SOHO科技
SOHO网上社交
寻求发表
爱情故事
soho财富故事
soho创业指南
书商财富故事
出书巴巴
写作变现致富
创业商机
百万版税求书稿
日本女友爱情故事
外贸SOHO
SOHO百万富翁计划
爱上写作
电子书免费阅读
靠谱淘金计划
创业邦
免费分享
现金大派送
稿费认领通知
soho博客
生财之道
一本万利
soho投资指南
soho致富攻略
soho淘金启示

 


·电话:010-51662125
·手机:13011807335
·OICQ:652155904
·电子邮件:sohozones@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建国路15号
·邮政编码:100024
--管中心理
请您留言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作者:洒荣宽 -上传日期:2003-10-3
 轻轻飘飘宛似风,不问钱利不问名。冷眼红尘芜杂事,热心方外淡泊情。
    人性自古无善恶,唏嘘皆因心不平。万类无分成一统,无嗔无欲大光明。
    这是那天偶尔心血来潮,检点旧笈时发现的,大概是初中时的游戏之作吧?我记得当时是受一位师兄的影响,看了一些佛教方面的书籍。他又特别爱好舞文弄墨,因此彼此颇有些唱和之作。心中都自鸣得意,狂纵异常,常常吹捧自己的文章写得好,这一句是神来之笔,那一句又妙趣天成,天高海阔,无话不谈,“语不惊人死不休”,自谓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点都不知道脸红。斯情斯景,实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首是否就是当时的“绝世”之作,已经淡忘了,而且具体的资料也“皆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字句听上去似乎极尽超脱,有大意存焉。这倒令我有些怀疑了:难道以我当时十几岁的毛孩子,真得能有这么淡泊的人生态度么? 末句“万类无分成一统,无嗔无欲大光明”乃释家所追求的境界,我当时是真得悟了呢?还是别的?不可知矣。
    我倒是不信奉宗教,从上学开始,就被老师培育成了坚定的无神论者兼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只是偶尔翻一翻闲书,天文地理,三教九流,均有涉猎。一为了兴趣所好,二为了写作需要。季羡林先生也曾说过,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研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泊。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佛教当然也是如此。(季羡林《朗润园随笔〉〉之《我和佛教研究〉〉)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不相信佛教,所以我才能够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冷眼旁观它的始始终终,同时也因为不求明了它的微言大义,所以也不容易自陷其中。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希望我的认识能够多一份清醒,多一份真实。
    尝闻释家有语:万物皆可称佛。我认为这是佛教经典中的精华所在。长空大地,山川风物,皆在万物之属。昔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大概就本着这么一个心思,所以才暴出了这一句“万物皆可称佛”。在他之后,弟子不止三千,贤者大概也能超过七十二,他们对此又各有所得,各自著书立说,各显神通,各自又去“传道,授业,解惑”,结果弄得佛教的分支越来越庞杂,教义越来越晦涩,有的甚至互相抵触,针锋相对,于是反目成仇,业火填膺,因此看上去似乎五光十色,精彩纷呈,其实,连最基本的真义已几近丢失。然佛教本着发扬光大的目的,提出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既然“不立文字”,就依靠你自己的理解了,你愿意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了。你天天礼佛也是对的,你骂佛祖是“朝屎橛”也是对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是对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仍然是对的。反正只要你自己觉得合适就成了,哪里要管什么真教义,真妙谛?说起来,这才是佛教最大的弊端,很多本来不错的观点,都被后辈强硬的扭曲了,现在人们对佛教有这么多的偏见,我想和这个不无关联。
    因此很多的时候,我都是力避它深奥的教义,只是体会它融融圆洽,气象华美的境界,它否定事物的个性,强调其共性,为的是求一和谐融洽的整体环境,能够让他范围内的人们安安分分,气定神闲,从而延伸出了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要谛,这才是“万物皆可称佛”的真正含义。后人因为不解,所以对其腹诽颇多,是太过强调它的科学性。可以说,佛教是一种维护安定的手段,而不是人们现在倡导的高科技,对此我们不必太过苛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佛教绵延历史这么多年,学术典籍泛若云海,陶潜的“读书不求甚解”或可对此有所启迪。
                                                                   
                                                  2003年8月23日于济南







                浏览次数:1310-- 发表评论,已评论0次


----上篇文章笔名杂趣
----下篇文章此情唯有落花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