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浏览总人数: 今日浏览总人数: 昨日浏览总人数: 本月浏览总人数: 上月浏览总人数:
|
|
|
|
|
世尊拈花,迦叶微笑
轻轻飘飘宛似风,不问钱利不问名。冷眼红尘芜杂事,热心方外淡泊情。 人性自古无善恶,唏嘘皆因心不平。万类无分成一统,无嗔无欲大光明。 这是那天偶尔心血来潮,检点旧笈时发现的,大概是初中时的游戏之作吧?我记得当时是受一位师兄的影响,看了一些佛教方面的书籍。他又特别爱好舞文弄墨,因此彼此颇有些唱和之作。心中都自鸣得意,狂纵异常,常常吹捧自己的文章写得好,这一句是神来之笔,那一句又妙趣天成,天高海阔,无话不谈,“语不惊人死不休”,自谓打遍天下无敌手,一点都不知道脸红。斯情斯景,实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首是否就是当时的“绝世”之作,已经淡忘了,而且具体的资料也“皆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字句听上去似乎极尽超脱,有大意存焉。这倒令我有些怀疑了:难道以我当时十几岁的毛孩子,真得能有这么淡泊的人生态度么? 末句“万类无分成一统,无嗔无欲大光明”乃释家所追求的境界,我当时是真得悟了呢?还是别的?不可知矣。 我倒是不信奉宗教,从上学开始,就被老师培育成了坚定的无神论者兼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只是偶尔翻一翻闲书,天文地理,三教九流,均有涉猎。一为了兴趣所好,二为了写作需要。季羡林先生也曾说过,对世界上的任何宗教,只要认真地用科学方法加以研讨,则会发现它的教义与仪规都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都有其产生根源,都是人造成的,都是破绽百出,自相矛盾的,有的简直是非常可笑的。因此,研究越深入,则信仰越淡泊。如果一个研究者竟然相信一种宗教,这件事情本身就说明,他的研究不实事求是,不够深入,自欺欺人。佛教当然也是如此。(季羡林《朗润园随笔〉〉之《我和佛教研究〉〉)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不相信佛教,所以我才能够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冷眼旁观它的始始终终,同时也因为不求明了它的微言大义,所以也不容易自陷其中。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希望我的认识能够多一份清醒,多一份真实。 尝闻释家有语:万物皆可称佛。我认为这是佛教经典中的精华所在。长空大地,山川风物,皆在万物之属。昔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大概就本着这么一个心思,所以才暴出了这一句“万物皆可称佛”。在他之后,弟子不止三千,贤者大概也能超过七十二,他们对此又各有所得,各自著书立说,各显神通,各自又去“传道,授业,解惑”,结果弄得佛教的分支越来越庞杂,教义越来越晦涩,有的甚至互相抵触,针锋相对,于是反目成仇,业火填膺,因此看上去似乎五光十色,精彩纷呈,其实,连最基本的真义已几近丢失。然佛教本着发扬光大的目的,提出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既然“不立文字”,就依靠你自己的理解了,你愿意怎样理解,就怎样理解了。你天天礼佛也是对的,你骂佛祖是“朝屎橛”也是对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是对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仍然是对的。反正只要你自己觉得合适就成了,哪里要管什么真教义,真妙谛?说起来,这才是佛教最大的弊端,很多本来不错的观点,都被后辈强硬的扭曲了,现在人们对佛教有这么多的偏见,我想和这个不无关联。 因此很多的时候,我都是力避它深奥的教义,只是体会它融融圆洽,气象华美的境界,它否定事物的个性,强调其共性,为的是求一和谐融洽的整体环境,能够让他范围内的人们安安分分,气定神闲,从而延伸出了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要谛,这才是“万物皆可称佛”的真正含义。后人因为不解,所以对其腹诽颇多,是太过强调它的科学性。可以说,佛教是一种维护安定的手段,而不是人们现在倡导的高科技,对此我们不必太过苛求。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佛教绵延历史这么多年,学术典籍泛若云海,陶潜的“读书不求甚解”或可对此有所启迪。 2003年8月23日于济南
|
|
|
浏览次数:1310--
|
----上篇文章:笔名杂趣
----下篇文章:此情唯有落花知
|
|